毛主席书韩愈《石鼓歌》,又一长篇草书巨作,气势磅礴,墨韵翻飞

禅书愿悟道 2024-03-19 07:08:25

韩愈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推崇古体散文,鄙弃六朝的骈体文风,作品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有“百代文宗”之名,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有一首七言古诗《石鼓歌》,此诗描绘了石鼓文书法的起源以及它的艺术价值,对石鼓文书法的精妙之处,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很有感染力。

说起石鼓文,它可不简单。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出现在战国、秦代年间,字体以大篆为主。我们现在所说的“金石书画”中的“石”,主要就是指那时的石刻文字,以及后来衍化出的篆刻艺术。

石鼓文物在初唐被发现出土时,并不被重视,韩愈独具慧眼,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时当政者要重视保护石鼓文物,于是写下了这首《石鼓歌》。今时今日,石鼓文在书法界人士心目中无比神圣,石鼓文物也是无价之宝,都得益于韩愈的大力呼号。

毛主席是当代文学大家、书法大家,对韩愈呼号保护石鼓文物的这首《石鼓歌》,自然也多有关注,并曾书写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毛主席的书法墨迹。

毛主席此《石鼓歌》书作,遗憾只找到局部,内容为: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

毛主席此书作,运用草书写法,兼具张旭的狂放豪逸,怀素的猷劲圆润,黄庭坚的开合律动,集三大草书宗师的特色于一体,形成这幅方圆兼备、流丽通达、大气磅礴的草书神作。

如第一图的第一列,笔画圆融润泽,清晰明快,行笔流畅,连接行云流水。第四列又变换写法,墨色枯老苍劲,字形极尽伸展,疏朗开迈,无拘无束,与第一列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作整体字势跌宕起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正或斜,或欹或侧,或俊或险,穿插揖让,映带呼应,变化丰富,不一而足,看点多多。如第一图第三列的“少陵”二字,“少”字欹侧取势,“陵”字俊劲挺拔,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相融的词语。接着的“无人”二字,也有相似的态势,动人心怀。

书作中牵丝映带颇多,把洋洋洒洒的长篇字体,连接成一体,而且牵丝巧妙,流丽生动。如第一图中的“谪仙死”三个字、第二图中的“四海沸”三个字、第三图中的“侯剑”、“相磨”,以及第五图中的“雨淋”等多处连接,前字的末笔与后字的首笔,顺势而下,有气贯长虹、排山倒海之势。

书作所呈现的墨韵,有时静默如山峦,有时动荡如惊涛;有时如潺潺流水,轻缓清玲,有时如狂风骤雨,掀衣扑面;有时屈曲盘绕,有时一泻千里。

毛主席此草书作品,篇章大气磅礴,豪迈旷阔,憾人心魄,真可谓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毛主席的此幅书作以及其他的诸多草书作品,也奠定了毛主席不愧为当代草书大家的基础。

1 阅读:105

禅书愿悟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