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这是一个从热血到凉血的过程。
热血!这一阶段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他们的心中始终保有一颗“我献血,我健康、我光荣”的心态,我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热血。凉血!是热血变化之后慢慢的冷却了。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后天清醒。我肯无偿献血是因为我认为这是可以帮助到别人的爱心,但是,当这种信念被摧毁后,你在让我无偿献血,多数人是不会干的。最近,网传某学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对于献血者可以加0.5个学费作为鼓励,有同学说自己参加了活动献血300CC当晚就感受到头晕目眩。

还有人说:他一朋友身体偏瘦,献血后月经不来了钱还花不少。闺蜜献过一次血后来就常出现头晕,双腿发软,检查结果是贫血,恢复很久也难以重回之前的精神状态。以上内容皆出自这两天的网传内容。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献血对身体的确有影响。盲目献血盲目爱心吃亏的只会是自己。当然这不是说让大家不要去献血,献血的初心是为了治病救人挽救他人生命,但这有一个大前提,必须是确保自身条件允许,必须是血液最终流向是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二者缺一不可缺一个都别去。2021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了篇文章,标题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显示——无偿献血,中国位居全球前列》,要知道这是疫情爆发的第二年。

这说明我们觉悟很高,多数人都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内容显示:全国无偿献血从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2020年的1553万,增长了47倍,2021年1—4月,全国无偿献血人次达到511.9万献血量884.5万单位,共1769吨。这一阶段无偿献血人数是整体增长的。(这里必须插播放一个概念,世卫认为:一个成年人只要 献血量不超过13%没有不良影响,我们的国家标准是200CC到400CC。)而这一阶段,“无偿献血”的口号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2022年以后尤其2022年11月到2023年这一阶段,无偿献血的人数陡然下降还出现了血库告急。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懂的人都懂?网上有一个叫徐文兵的中医,他说:献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是献血的那个人更伟大,我们很多打着所谓专家的那种“幌子”,说献血没有坏处,还能促进上腺细胞分泌。你越献血血越多,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嘛!血,都是肾精所化,抽血就是在流失自己的精气。按中医理论讲:脾造血耗费精气,精气是补不回来的。按西医讲损失血液会导致血小板,红细胞之类的血液物质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你可以无偿奉献但不能被忽悠。而科学也表明献血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亏的过程,需要大量进补。可见无偿献血并非他们吹嘘的一样没有任何害处,凡是他们说无偿献血好处多的,好处肯定有但不是你的。那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去献血了?是口号标语不管用了,还是热血不热了呢?答案并不复杂,就是信任没了。第一,黑市一直存在有专门以血为甚的黑色利益链条,这些血液的来源和去向多数是见不得光的,不少打着无偿献血的幌子,背后却做着另一些事。其中部分医院,也被曝光出“高价卖血”的例子。我记得2022年下半年有曝光过,而且还是疫情期间,在本就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在遇这种事,失望是必然的,因为人们知道,献再多的血也不过是帮人做了嫁衣。第二献血证的权威性失信。有一条小新闻是《女子无偿献血9年,母亲病重急需用血被拒,血站:证明你妈是你妈》。

她了解到的,按照国家规定,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都可以在用血时减免费用。但是真到用时,各种要求证明就出来了,没有证明就无法使用。尽管最后得到了解决,但是,这让更多人看清了现实。当然这并非个例,因为挺多类似的例子,让人们渐渐失去了信任。这两点都是人们很难再愿意无偿献血的原因之一。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2022年12月那一个月,全国各地血库告急。除疫情影响外,就是有患者在上述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情况,爆了出来!那段时间很多人的心态是崩溃的,我献血但我的亲属不能用献血证终成空谈。我在网上看了下,直到今天,表示不愿意无偿献血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的看法都比较一直:“我凭什么无偿献血去鼓起你的腰包?”;也有人说自己无偿献血就是为了将来能给家人用,到头来用不了。“他们说献血有益健康,谁爱去谁去。”这是目前网上占据主流的声音。不可否认,在这一点上有官方做的确实不到位,如果不能兑现承诺又何必夸下海口,而部分不良医院和血站则加剧了这一过程。就我个人而言:无偿献血当然是好事,可以挽救很多人的声音。从初心来说,这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国家的本来希望,是希望无偿献血变成一种公益帮助更多人,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成为了一些医院敛财的路子。这就是我们说的医疗腐败现象。从个人健康来看,无偿献血固然是爱心但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我们都希望能帮助到别人,但不是通过这种方式肥了别人的钱包。经历过了2022眼看2024,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爱心献血,和更少的黑暗肮脏。只有让献血回归出行,规范人的言与行。才能重拾信任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