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耗时75年研究发现:活得最幸福的,都是这类人

第壹心理 2024-12-07 10:50:20

关于幸福的概念,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物质丰裕就是幸福,而有的人则认为,家庭温暖才是美好的真谛。

不过就在2000年的央视春晚上,赵本山却在小品里表示幸福是遭罪,观众们第1次听到的时候全都笑出了声,可是在仔细思考过后却意识到,这句话其实说得很对。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人的各方面条件也相差甚远,所以在幸福这件事上,要想让所有的人都拥有同一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自2006年开始,Ted大会的演讲视频慢慢被网友所熟知,到了2018年,李开复还在网上分享了一场关于幸福人生共同点的演讲,主讲人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麻生总院精神科医生,他同时还兼任精神分析治疗师,名字叫做Robert wadinger。该演讲探讨的虽然是抽象的概念,但他却拿出了专业的研究数据。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之间,哈佛大学曾不间断的对许多年轻人提出相同的问题,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80%的被提问者都选择了财富这一项,也有一半的参与者认为出名才是最迫切的事情。与此同时,这位教授还引用了文学家马克·吐温的一句话:

“我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这句话的含义便是,幸福无论什么时候到来都为时不晚,况且在明天还未到来之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称之为最悲惨。

哈佛大学还做过另一项研究,他们耗时75年之久,前前后后找了724位男性,并通过他们的生活总结出了相关规律。时至今日,目前这724位研究对象里唯有60多个人尚在人世,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幸福的答案,又将目标放到了这些人的子孙后代身上。

第1代的研究对象年龄较大,他们大多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第2代的研究对象则年龄较小,大多数都是80年代以后才出生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按照其社会阶级的差异将他们分成了两组,其中一组是就读于哈佛大学的学生,而另一组则是住在贫民窟的人。那些住在贫民窟的孩子即便长大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依旧是社会的最底层,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做又苦又累的活。与之相对比的则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他们各自有了光明的前途,有的人成为了上流人士,而有的人则是银行家或是企业家,甚至还有几个才能突出的孩子成为了美国的议员或总统。

根据以上对比便能看出,人的幸福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去维系。在心理学的范畴内,研究者对幸福的探讨同样颇具热情,21世纪之初,美国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就针对幸福的动力和机制发表了一篇心理学著作,名字叫作《积极心理学导论》。这本书的诞生不光代表了积极心理学正式走入大众的视野当中,同时他还给后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那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人们追求幸福。只有在生活中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自身的潜力才能尽可能的激发出来,这不光有利于个人的生活,同时还会促进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还很重视个体的情绪问题,其中包括人们在不同阶段对幸福感的理解和侧重。该研究给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想得到幸福,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当然,哈佛大学的研究结论也证明了一件事,幸福和良好的社会生活脱不开关系,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份子,如果社会关系可以让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能让你在前进的道路上少一些阻碍和磕磕绊绊,那么尽力维系它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幸福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精神层次富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化繁就简,才能慢慢领悟最真实的美好与幸运。

0 阅读:24

第壹心理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