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约定,凡是在中国境内的日军都必须向中国军队投降,于是国民政府派遣抗日名将张发奎将军,率领精锐的国民革命军第13军89师进驻香港,并代表中国政府接受香港境内的日军投降;自《南京条约》签订以来,香港被满清割让给英国到1945年时已经百年
得知中国军队进驻香港后,当地的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夹道欢迎自己的同胞、来自祖国的军队进驻香港。看到香港百姓如此热情,张发奎也非常高兴,他向政府的报告中说现在是收复香港的最佳时机,一旦成功还可以趁机收复隔壁的澳门;蒋介石收到报告后,指示国民政府批准张发奎的请求
他还指示张发奎:如果英国卷土重来、试图恢复他们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张发奎可以率领13军89师进行回击。二战后的英国日薄西山,而我国军队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战斗力日益强悍,从英军手中收复香港并不困难;可我们都知道,香港最终是在1997年回归的,为什么1945年中国没能收回香港,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博弈
抗日名将张发奎将军
英国得知我国已经派兵进驻香港后,狼子野心不死的他们叫嚣着要用武力夺取香港,维护他们大英帝国的利益。当时太平洋战争刚刚结束,丘吉尔政府命令跟随美军驻扎在太平洋的英军舰队开赴香港,无论如何都要阻止我国收回香港的步伐,一时之间中英香港之争白热化
由于我国军队背靠我国大陆,又有香港同胞的全力支持,在和英军的斡旋之中占尽优势;同时比邻香港的广州、宝安(今深圳)等地也聚集了大量的国民革命军,在解除当地日军武装的同时准备随时进入香港,支援张发奎将军所部。英军则远离其本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以“维持秩序”为名派人盯着张发奎将军手下的将士
尽量不让他们和香港的百姓过多接触。就在我国军队即将接受在港的日军投降时,丘吉尔找到了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寻求美国人支持他们重返香港;美国和英国的主体民族同属盎格鲁萨克逊,有着天然的情感倾向,且二战之后的美国也需要英国支持其全球霸权,特别是美国最在意的欧洲、离不开英国这个传统的“搅屎棍”
杜鲁门
丘吉尔
因此面对丘吉尔的请求杜鲁门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随即杜鲁门指示在日本的麦克阿瑟,让他转告日本、香港的日军向英军投降而不是向我国;说好的中国境内日军必须向中国投降呢?面对美国的突然变卦,我国举国上下都非常不满
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13军的其他师团、接受了驻扎在广九铁路以及香港附近的日伪军投降,期间有日军士兵和汉奸朝香港方向逃窜,跑入了英军驻扎的地界。国军将士找到了英军协商,请他们协助我方抓捕日军和汉奸。结果他们不仅拒绝了,还非常狂妄的叫嚣“中国人不能在英军地盘上抓捕任何人。”
可香港明明是中国领土,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被其他国家的人蛮横拒绝,国军将士越想越气,加上得知美国让日军向英军投降,而不是我们,国军将士愤怒之下和英军爆发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多名英军被打伤,指挥抓捕行动的国军长官还鸣枪示威,这次肢体冲突使得中英双方的矛盾更深
国军进入香港
蒋介石
得知英军被打,英国政府不断找到美国人叫嚣,说“不能让中国收回香港。”国民政府也派出使者和美英双方交涉,陈述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事实,并引经据典据理力争、表示中国必须收回香港。但都遭到美英双方的无视。蒋介石对美国和英国的态度非常愤怒,便下令让张发奎将军率军长期驻扎香港,不能再让香港落入英国手中
因为当时英军驻扎在香港的人很少,而国民革命军整整一个师,加上香港百姓对于祖国的热爱,一直支持着国军,所以当时香港在名义上还没有回来,但实际上是我国实控。英国人不想看到这个局面,他们不断找美国给国民政府施压,起初国民政府无论美国怎么施压也没有退步
但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依赖着美国的援助;加上英国不断地催促,美国就对国民政府说,如果国军不从香港撤退、他们将不再援助国民政府,甚至考虑支持中共。这其实是威胁国民政府而说的假话,但蒋介石不敢赌,于是他下令让张发奎将军率军从香港撤退,即便香港百姓和撤退的将士们都非常地不舍
随着国军的撤退,香港重新落入了英国的手中,米字旗再次在香港升起,香港百姓们无不心心念念,期盼着我国收回香港,直到1997年这个愿望才终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