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飞庙前,秦桧夫妇雕像长久以来一直跪地受骂。然而,新时代的讨论又再度激起涟漪,仿佛一切还没有尘埃落定。2020年,一本名为《秦桧大传》书籍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该书宣称秦桧是一位“为结束战乱、造福百姓的南宋杰出政治家”。因此,一场大讨论在网络上展开了。
许多人依然记得明代大文豪文征明的一句话:“彼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似乎秦桧只是高宗赵构的替罪羊。如果说岳家军真的攻破黄龙府,封锁了金国的边界,将被俘的二帝迎回,此时的宋高宗赵构可能无法面对这样辉煌的胜利。更有趣的是,高宗赵构在秦桧去世后多次告诫朝中大臣,与金进行和谈是他的决定,这更让人怀疑其背后的政治博弈。
秦桧这个人物的复杂性让人无法简单地定论他是奸臣还是忠臣。秦桧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通过出使金国的经历成为了南宋的权力中心。这其中的转变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引起的?他如何从一位坚定的主战派转变为主和派呢?
秦桧在金军攻陷汴京期间,代表宋廷官员向女真首领递交抗议书,这个举动既为他赢得了一些宋朝士子的支持,也导致他和家人被金人押往北方。这段时期因他接触到金国高层,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使他成为金国和徽宗之间的沟通桥梁。四年后,他竟然逃脱金人的控制回到宋廷,此事引发了关于他是否为金国间谍的无限猜测。
一些历史学者认为,秦桧是利用其妻族与女真的关系,获得了逃脱的机会。然而,支持他是间谍的学者们坚持认为他后来的种种亲金举动无不表明他是金人的内应。南宋大文豪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秦桧是逃回的,而非金人放回,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其中复杂的历史纠葛。
秦桧回国受到范宗尹、李回等抗金大臣的支持,也得到了高宗的重用。最开始高宗让他负责与金国和谈,尽管第一次尝试失败,但不久秦桧得到了枢密院的推荐。由于内外的多重压力,高宗开始依赖秦桧的政治手腕,他逐渐成为高宗治理外部祸患和内部军将控制的重要助力。
虏获了高宗信任的秦桧迅速崛起,他排除异己,铲除抗金主战派,为维持与金国的和议立下汗马功劳。正是通过这种对外主和,对内削弱军事官员的策略,南宋安定下来。岳飞、韩世忠、张俊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也一一被剥夺了军权,秦桧的独霸时代开始。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叹这一位政治家手段之高超。
在探讨秦桧的问题上,不得不提到明末思想家王夫之,他指出秦桧有五个“可畏之处”,包括成功逃脱、掌权后扫除异己、除掉威猛大将等等。王夫之曾直言,秦桧利用与金人的关系,几乎影响了整个赵宋王朝的历史进程。
总的来说,秦桧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奸臣或忠臣的争议,更是南宋初期复杂政治生态的缩影。细细审视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国家和民众的抉择中采用的策略,即使岳飞案引起了无尽的争议和悲愤,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秦桧在其位时推动的和议为宋朝带来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