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补药,就腹胀壅堵了,虚不受补,该如果打通身体进补路径?

贾超磊 2025-03-10 21:48:33

虚不受补,脾胃壅滞问题。

身体虚气虚,但是发现吃点补药,这个药就堵在中焦,就下不去了,会产生肚子胀、憋闷、胸闷等等这些情况。甚至有些患者感觉全身都有淤堵的表现。有些患者有可能把这种情况归属到虚不受补,这个也是对的。

但是还是要细究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情况?虚不受补的问题根源是在哪里?像这些患者根源根上是在脾胃上,而且叫做脾胃虚弱,叫运化无力。就是吃的这些补的东西,到体内以后,运化能力差了之后,不只是脾胃差了之后,不只是运化食物的能力下降了,运化补药的能力也会下降。

所以吃的这些人参也好,黄芪也好,到了脾胃之后,就壅滞在中焦这个地方了,就走不动了,就堵在中焦这个位置了。所以就会出现很多人吃了这种补药以后,感觉真的是吸收不了,比吃饭还饱,肚子胀满不舒服,甚至有些时候胀满到胸口这个地方就下不去了。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实际上在给这些患者,知道这个问题就是壅塞了,堵了该怎么办?就要把它理气,疏通。像这个时候给这些患者,如果真的要补,用上补药的同时,适当的加一些行气的药,理气的药在里面帮助他的运化。

比如用上人参,用上黄芪了,里面再加一点陈皮,加一点木香,加一点砂仁,或者加一点枳实,这样肯定是有好处的。

刚才说这个患者的根源是脾胃虚弱了,脾胃虚弱以后就会导致气虚,气虚以后气运行的,虚弱以后运行也会产生阻碍,就会导致产生气虚以后,产生气滞。气滞不通畅以后,日久之后还会产生血瘀。

所以像这些患者时间久了之后往往后期会形成气滞血瘀的情况,身体的血脉也不通畅了,在身体上的表现就会有比如身体的会出现一种疼痛的感觉,有人会感觉到比如胸口这些地方有些时候痛一下,有些时候痛一下,或者是背上,或者是肢体上又有触痛感,或者是有压痛感等等这种情况。

去看舌头,很多患者的舌象会有瘀斑瘀点,舌头下面的静脉比较黑这种表现,这个就是气滞血瘀了。像这种情况下也会阻碍身体的营养的输送跟运行。

像调理的时候要补气的同时加一点活血化瘀的药在里面帮助身体的疏通,更好的运转这些营养物质就比较好了。可以用一点温和的活血化瘀类的,比如用上川芎、三七、丹参、桃仁这些都是可以的。

说到患者身体比较虚,这些虚的东西到人体补的时候往往是吸收是有限的,吸收有限的时候补稍微过一点点,有可能这些就郁在这个地方,就可能化火。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些补药往往都是偏温补的,这些温补的药长时间给一个人去填,这些温补的东西也容易上火。所以大家可以考虑到这一点,在用这些温补的药的时候适当的加一点点养阴的综合一下。

比如就想到这个点,用这些补气的时候,行气的时候,包括行气的药也有点燥,所以提前预想到加一点麦冬在里面,加一点百合在里面,不用加多,就一点点,稍微综合一下燥性,实际上就是不错的。

所以调理身体不是身体气虚了就直接补气就行了,也不是身体血虚了,直接补血就行了。人体各个脏腑之间运行是很精密,是有一套理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能看到气虚就只是补气,还要考虑到它能不能吸收。除了补气之后还要不要理气?刚才讲的还要不要化瘀?要不要加点养阴的等等在这里面。

所以要用动态的补养身体的方法去看待身体,这样才不容易有问题。所以就单纯从补气角度来说,是要做到要补中有行,叫动静结合,这样才不容易补出问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