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作家丁玲有多美?与2个男人同居,狱中怀孕,主席曾写诗给她

琦琦评过 2025-02-21 13:56:18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上个世纪,国家的时局相当的动荡,为了鼓励大家振作,为了表达对当时环境的担忧,国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丁玲就是其中之一。

当丁玲第一次把作品寄到出版社的时候,负责审核的就是主编叶圣陶,叶圣陶先生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

可是面对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叶圣陶先生也觉得无可指责,仅仅是修改了一点错别字,就让丁玲的作品顺利发表了。

更加让人感慨丁玲天赋之高的,还有随稿酬一同寄给丁玲的信件,里面是叶圣陶先生的书信,让丁玲把文章寄给他,有多少就发多少。

丁玲在文学上的天赋,许多人都艳羡不已,不过,同时倍受大家讨论的,还有丁玲的感情生活,在上个世纪那个思想还较为古板年代,丁玲就已经同时和两个男人一起生活。

这又是怎么回事?中间又有什么隐情呢?

丁玲,1904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小时候的日子相当幸福,毕竟家里有钱父母又开明,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丁玲就深知学习的重要性。

不过,人有旦夕祸福,如果说丁玲的父亲前半辈子顺风顺水,那么后半辈子开这个药铺就是他躲不过的劫。

俗话说得好,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在开设药铺的时候,考虑到自己不善于经营管理,丁玲的父亲甚至特意雇了一个伙计。

谁知道这个伙计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呢,在掌握了药铺的管理权之后,直接带着药铺的钱财逃之夭夭。

一下子失去了大量的财产,丁玲的父亲倍受打击,通过鸦片来麻痹自己,32岁的时候就早早去世了,这是丁玲童年不幸生活的开端。

父亲去世的时候,母亲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母亲不得不卖了家产去还父亲欠下的债,带着孩子回到娘家。

失去了丈夫,家里没有顶梁柱,但是所幸母亲是一个相当坚强的人,不仅让丁玲学习,自己也去师范学堂读书,眼看生活一天天变好。

在丁玲14岁那年,意外却再次造访了这个家庭,丁玲的弟弟因为身患重病去世了,母亲悲痛欲绝,丁玲一边安慰母亲一边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

21岁的时候,为了让学业更进一步,丁玲报考了艺术学院,不过遗憾的是,没有通过学校的考试,丁玲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个时候,丁玲遇见了胡也频,一个非常浪漫的年轻男子,在知晓丁玲曾经因为失去弟弟而痛苦的时候。

胡也频送了丁玲许多花,中间藏着一个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让丁玲倍受感动。

两个人坠入爱河,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有相同的话题,都热爱文学,在上山的时候,会因为看到天空中一轮漂亮的月亮。

不约而同的一起停下脚步,在河流边欣赏月色,这样一呆就能呆一个晚上,虽然这个时候两个人的稿费不是很多,生活过得相当拮据,两个人却都很满意。

在丁玲26岁那年,他们夫妻生下了一个儿子,成为了幸福的三口之家,原本日子能够这样平平淡淡的继续下去,可是冯雪峰出现了。

究竟喜欢上了冯雪峰什么呢?丁玲自己也说不清楚,论长相,冯雪峰的相貌甚至可以算得上丑陋,论财力,冯雪峰更是一贫如洗。

最后只能归结于自己喜欢上了冯雪峰的才华,发现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之后,丁玲心中彷徨过,可是最后竟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不如三个人居住在一起共同生活,或许是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胡也频和冯雪峰还真就同意了这个建议,三个人一起住在西湖边。

既可以谈诗词歌赋,又可以聊柴米油盐,丁玲对这种日子相当满意,可是身为丈夫的胡也频却越发的不得劲儿,这状态真的对吗?

为了寻求建议,胡也频不远万里的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沈从文,在沈从文的口中,胡也频知道了夫妻之间究竟该怎么相处。

而冯雪峰同丁玲一样,其实也已经早有家室,两个人居住在一起,或许只是短暂的意乱情迷,冯雪峰很快的就离开了。

丁玲虽然万般不舍,但是,却只能表示支持,不过,得到了就成蚊子血得不到的就是红玫瑰,在之后和胡也频的相处中。

丁玲不止一次的神情恍惚,甚至在胡也频亲吻她的时候,内心疯狂的渴望,这个吻是来自冯雪峰的。

和两个男人居住在一起的荒唐生活结束之后,丁玲和胡也频又回到了之前的平淡日子,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在丁玲27岁那一年,胡也频被抓捕,直接枪决了,失去了丈夫之后,丁玲一下子感觉无依无靠,不过还有儿子要照顾,她必须坚强起来。

这个时候,丁玲的故事在文人之中传播的已经相当广泛了,许多人慕名前来采访,其中就有德国的记者史沫特莱。

丁玲并不会德语,为了保证两个人的沟通顺畅,翻译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翻译就是冯达,一个丁玲无数次后悔遇见的人。

最开始接触到丁玲的时候,冯达只把她当作一个采访的对象,可是随着沟通越来越深入,冯达不可避免的了解到了丁玲的内心。

了解到他失去丈夫是如何烦闷,了解到他之前是多么热爱他的丈夫,了解他又是如何振作起来,这一切都让冯达眼中的丁玲闪闪发光。

在冯达热情的追求之下,丁玲的内心防线很快失守了,胡也频去世的那一年,丁玲就迅速的和冯达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冯达,丁玲一开始只以为他是个翻译家,谁也没想到的是,冯达是一个特务,一直在为国民党服务。

丁玲作为共产党党员,又是鼎鼎有名的大作家,和冯达走得近了之后,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国民党的视野里。

1933年的5月14号,原本是非常祥和的一天,冯达出门的时候,丁玲和他依依不舍,突然冯达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12:00要是我不回来,你就赶紧离开。

结果,12:00之后,冯达果然没有回到家,而丁玲并没有把丈夫离开时的那句话放在心中,反而继续在家里等待,因此彻底落入了国民党的手中。

这么有名的大作家被监禁,一下子引起社会上的哗然,许多有名的人都发起抗议,想要把丁玲救出来,其中就有鼎鼎有名的宋庆龄女士、鲁迅先生等等。

在被国民党囚禁的那段时间里,丁玲一直不向他们吐露共产党的任何情报,让国民头疼不已,迫于外界的压力又无法对丁玲做些什么。

丁玲就这样被国民党关在了那里,冯达也这里看望她,两个人住在一起,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再加上天气严寒,两个人之前又是夫妻。

在被国民党囚禁的这段时间里,丁玲甚至还怀上了孩子,这段时光,也成了之后丁玲被各方势力逼问的根源。

他们觉得丁玲被国民党抓住,却生活的好好的,国民党有的时候还会给他补贴,丁玲一定做出了什么背叛党的事情。

丁玲心里委屈却无法诉说,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作家的身份,经常活跃在文坛,毛泽东同志也为丁玲的坚韧而感到震撼。

甚至诗兴大发,写出了临江仙这一首词: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其中的一句,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让丁玲彻底洗掉了身上的耻辱。

有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之后丁玲为共产党干起事来更加的热情,32岁那年,离开了自己的两个小孩来到了前线,跟着部队走遍四方。

上个世纪人们的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女子的思想,从最开始的保守封建,到后面的女子也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其中有无数人的努力,丁玲的努力更不可忽视,延安当时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分子,可是在这里,丁玲仍发现男女平等的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鼓励女子,丁玲亲切的写出了几条建议,第一条,她希望女子永远让自己健健康康的,毕竟世界上没有人比自己更爱自己,而身体最为重要。

如果有了健康的身体,那么丁玲就提出了自己第二点希望,希望大家觉得开心快乐,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

古代的女子常常听从丈夫或者家人的建议,而不自己真切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丁玲认为这并不可取,所以建议大家多用脑子。

同时也不要养成好逸恶劳的性子,要能吃苦,毕竟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更光明的明天,或许正是因为丁玲的这种觉悟,才在38岁的时候,遇上了小她13岁的陈明。

年龄差异大,可是两个人却恩恩爱爱,共同渡过了漫长的余生。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丁玲生命中的“一个男人”和“一张字条” 2015-07-16

凤凰网——女作家丁玲的四段情 曾提出过与两个男人共同生活 2010年07月23日

中国妇女——从文小姐到武将军,她是硝烟中绽放的玫瑰,今天我们依旧怀念她!2024-10-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