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起于群盗,凭借着过人的“狡猾”成就了帝业,然而其形同禽兽

书兰聊历史 2023-03-10 09:14:00

前言:都说时势造英雄,遍观古代王朝的更迭,总会有各式各样的豪杰登场,但凡有人能从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其身上必然有非常明显的过人之处,比如汉高帝刘邦靠着“识人用人”之明,以弱胜强,站在项羽的肩膀上成就了大汉王朝,还有汉昭烈帝的“仁义”,宋武帝刘裕的“军事天才”和唐高祖李渊的“隐忍”等。

一般来说,成功者的”过人之处“都会是优点,然而唐朝末年却出现了一个把“过人之处”演绎成骂名的成功者,这个人便是朱温。他出身一般,在唐末乱世中靠着过人的“狡猾”篡夺了持续将近300年的李唐江山。想当初曹操亦以“狡猾”成名,但是如果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对比,曹操的“狡猾”就是小儿科了。或许是过犹不及,他被骂了千年。

朱温画像

一、朝三暮四,只为成功

1、投巢义军成骁将,临阵反水巢军完

朱温出身于砀山县(今安徽砀山)的一个耕读之家,其父祖均为当地的知识分子。因其幼年丧父,便被母亲带到邻县的刘崇家以“佣食”为生,长大后很不安分,整日里不事生产,动辄和别人斗狠,是典型的“街溜子”,任谁来看,都会觉得他没有什么出息。然而刘崇之母却从他的行事作风中看出他不是常人,对他颇为友善。

适逢关东因连年大旱而爆发了大饥荒,再加上朝廷“赋敛愈急”,使得“百姓流殍,无处控诉”,曹州(今山东菏泽)人黄巢揭竿而起了。25岁的朱温得知消息后便辞去了刘崇家的工作,毅然投入黄巢麾下。因他打仗不畏死,且任劳任怨,跟着黄巢从江淮到岭南,再到荆浙,直至攻占长安,也算是劳苦功高,故而逐渐从一个低级小军官成长为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

黄巢反唐

黄巢对朱温相当器重,每有关键性的战役,总会想到朱温,比如当荆襄一带的唐军从东南面向长安挺进之时,黄巢放着那么多大将不用,偏让朱温去消除此患,等朱温得胜而归之时,黄巢更是以大齐皇帝之尊亲自出城给朱温劳军。随着关东唐军向着长安步步紧逼,黄巢又让朱温出任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以期让朱温守住长安东大门,确保大齐政权安全无虞。

朱温在同州任上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这个人麾下有数万精锐大军,且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收复同州。朱温当时的军力不占优势,连续吃了几场败仗,由此生出了别样心思,在他看来,黄巢的势力不足以彻底颠覆李唐,而他自己跟着黄巢已经混出名堂来了,没必要继续把未来寄托在黄巢身上。想到就去做到,没多久他便以同州为礼,归顺了唐朝,致使黄巢势力迅速由盛转衰。

同州的战略价值

2、叛齐降唐获全忠,打倒李唐坐皇位

狡猾之人都懂得趋利避害的道理,朱温深知自己要想在李唐站稳脚跟,必须得到王重荣的好感,他便以自己母亲姓王为由,颇为无耻地认王重荣为舅父,对其极尽奉承。王重荣亦是个有野心的人,他需要朱温这样的猛将为他建功立业,遂“投桃报李”,屡向朝廷为朱温表功,让唐僖宗对朱温有了不错的好感,除赐名“全忠”外,还不断给其加官进爵,使其刚过而立之年就当上了宣武军节度使和汴州刺史。

跻身于藩镇之主的朱温首先就是和其他藩镇一道合力灭了前任老板黄巢,期间他曾有一次被义军老兄弟们围殴,所幸有藩镇NO.1李克用紧急驰援,帮他成功解围。一般来说,常人碰到这种雪中送炭的事情,心里多少会有些感激之情的,朱温也感恩,只不过他的方式是请自己的恩人吃鸿门宴,眼看李克用逃出生天,他当机立断地除掉了一向忠心耿耿的手下杨彦洪,既灭口,又能甩锅。

朱温成为大唐的节度使

朱温在“打死不认账”的情况下又不断制造朝廷与李克用之间的矛盾,让李克用把心思都用在应付朝廷上面,无暇他顾。趁此之时,他开启了自己的征服之路,当时拦在他路上的最大势力是秦宗权,为了搬开这个拦路石,他和东边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结成兄弟,然而等他吃掉秦宗权后,兄弟就变成了自己的“盘中餐”。等唐昭宗继位后,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原地区的最强藩镇。

朱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朱温,朝廷却还是以前那个朝廷,宦官和朝臣依然斗得不可开交。以宰相崔胤为代表的朝臣便急召朱温入京为援,此种形势像极了东汉末年的董卓入京。朱温虽说读书不多,可也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他率军入关中和李茂贞热火朝天地打了很久,终是如愿以偿。接着,他强行迁天子于洛阳,并炮制了一出“白马驿之变”。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他篡唐建梁。

朱温篡唐

二、都说人往高处走,可是高处不胜寒

1、温欲定乱传美名,奈何性格多不足

朱温在成就帝业后,危机感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那些让他难以安眠的强藩。话说压力即是动力,他在上位之初,亦曾想着励精图治,他积极在经济和法治等多个方面推行改革,想让自家王朝更加强大,强大到有朝一日可以荡平群雄,真正意义上地一统天下。他让相关大臣摒除唐律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制订和颁行了新律,并明确要求此律需做到“传之无穷,守而勿失”。

还别说,他的新律中还是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自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问题一直都是尾大不掉,他为了削弱藩镇的实力,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地方州县的职权,要求藩镇属官归到州县主官之下,也就是说让藩镇少管民政。有法不依等于无法,史载他十分重视法律的执行力度,不搞表面光,要动就动真格的,正所谓“严察用法,无纤毫假货”。

后梁的外部环境

据说有一年某地发生洪灾,他的侄子朱友谅恰好在当地任官,可他这个侄子狡猾得很,把洪灾说成是祥瑞,让人带着一株多穗的麦子入京上贡表功。历史上像这种的事情其实很多,并且很多皇帝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开开心心地坦然接受“祥瑞之兆”。然而朱温却没有这么做,他先是大为光火地把侄子给训斥了一顿,后又免了侄子的职。

朱温能够从一个“街溜子”混成大梁皇帝,在用人方面肯定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史载他早前很善于识人用人,他的手下涌现出了不少勤政爱民的好官,这些人在他的地盘上积极恢复生产秩序,与民休息,不仅帮助他在百姓心中建立了威望,还有效地缓解了中原乱局,比如张全义将“民不满百户”的洛阳治理成“京畿无闲田”,成汭将“民一十七家”的荆南治理成“万户人家”。由此说来,他还是做了些事的。

朱温确是让很多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

2、弃百宫专图扒灰,儿黑更胜朱温黑

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女人,朱温亦不例外,他早年娶了一个张姓官宦人家的小姐为妻,这个张氏堪称是他的白月光。据说张氏很有大局意识,对形势的判断力也很强,一旦她认为某场战事是弊大于利,便会及时劝止朱温,即使朱温已经率军出征,她也会让人快马加鞭去向朱温传递自己的意见,偏偏朱温每次都会听从她的意见。

此外,张氏摸得准朱温的脾性,常能够在朱温濒临发狂之时,及时将他拉回正常状态,比如朱温的长子朱友裕有一次因为作战期间没有乘胜追击便被朱温怀疑有二心,结果导致朱友裕躲到大山之中。得亏张氏出头将朱友裕接回了家中,并且竭力从朱温的怒火中保下了他。然而这样的一位“贤内助”却在朱温建立后梁之前就去世了。

朱温扒灰

没有了张氏的柔情,朱温心中的“恶魔”再也得不到遏制了。他既暴虐,又荒淫,他可以只是因为有大臣没有准时参加宴会,而将这些大臣处死,纵使是像孙骘这样的贤臣亦不例外。他可以只是因为“刺激”二字,不顾为君之德,在前文提到的大臣张全义家中做客时,发疯般地对人家的妻女下手。只要让他动了心思,不管是谁,他都志在必得。

即使是他的儿媳,他也没有什么顾忌,他儿子们为了讨得他的欢心,纷纷将自己的妻子送入宫中,以满足他的欲望。结果其子朱友珪眼见他更加宠爱养子朱友文之妻王氏,认为他有意传位于朱友文,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率众攻入皇宫,先灭了朱友文,后灭了他。一个比曹操还要狡猾的枭雄就这样以一种颇为戏剧化的方式毙命了。

朱温被弑

结语

要说朱温只是因为喜欢朱友文妻子而信重朱友文,恐怕也不尽然。据说他早就对朱友珪和朱友贞等亲生儿子不满,尤其是当他看到昔日大敌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的奋发有为后,他对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就产生了一种担忧,他常对手下大臣说,“诸儿非彼敌也”。至于朱友文,虽只是养子,但是才能卓越,是诸子中的佼佼者。让朱温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竟然最后会有弑父的魄力。

朱友珪上位后,朱友贞亦想上位,二人一番争斗后,原本国力还算不错的后梁受到了严重打击,直接导致李存勖趁势而上,取后梁而代之,建立后唐。或许是因为权力有一种“迷人眼”的魔力,李存勖上位后很快就步了朱温的后尘。所不同的是,朱温在私德上面放飞得着实太过了些,更容易受人抨击。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新五代史》

《资治通鉴》

0 阅读: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