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发展几近于不受控的状态,尤其是东晋,就连皇帝都要看士族的脸色行事。出身于琅琊王氏的王敦只是暗示一番晋明帝让其回朝,晋明帝立马亲自写下手诏,让王敦还朝,并赐其“奏事不明,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权利。出身于龙亢桓氏的桓温说废掉晋废帝司马奕就废掉了。自孙恩、卢循之乱和侯景之乱后,南方士族算是衰落了。
然北方士族一直到隋唐时期依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比如关陇集团和关东士族。关陇集团暂且不说,隋唐皇室都是由其而来。位高权重如唐时宰相薛元超,曾叹道“此生所遗憾者,未娶五姓女”,所谓五姓,即关东士族中的李、崔、卢、郑和王。就连贵为至尊的唐文宗,想为自己的公主在这几家里找个驸马,都不能如愿,人家就差直接说,“你们李唐皇室不配和我们联姻”了。这些关东士族是有多强?到了唐朝还敢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士族
一、关东士族的代表—“五姓六望”1、“五姓六望”在唐朝建立前的底蕴
所谓“五姓六望”,即“五姓七望”中除去陇西李氏的关东六大世家,分别是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和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其中赵郡李氏起源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战国李牧,早在西晋时期,李牧的十七世孙李楷担任治书侍御史,后逢赵王司马伦篡位自立,“八王之乱”进入高潮,李楷为避祸乱,举家迁至赵国平棘县(今河北赵县一带)定居,由此为赵郡李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赵郡李氏在南北朝时期迅速壮大,坐拥大量坞堡,有“坞堡之王”的称号,想当初李作为赵郡李氏小小的一分支,凭借着自己经营出来的坞堡,在北魏后期以一己之力,力扛葛荣十万大军。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均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卿大夫崔明。史载崔明的十六世孙崔意如有二子,分别定居于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和涿郡安平(安平后属博陵郡管辖,今河北安平县),后续因此形成了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五姓七望
博陵崔氏自西汉昭帝始,便实现了“世吏两千石”的小目标,至东汉后,名人辈出,跻身于名门。清河崔氏也不知道是不是史料遗失的原因,一直到东汉末年才有崔林和崔琰这种被列入史籍正传的代表人物。这两支崔氏在南北朝时期均为一等一的豪门,有“儒家文林”、“文宗”等美称。范阳卢氏来源于东汉名臣卢植,不过早在卢植之前,秦汉交替之际,卢植的先祖就已经到涿县(后属曹魏范阳郡,今河北涿州)定居。
卢植后裔均为官宦世家,在北魏时期一度被誉为“北州冠族”。荥阳郑氏来源于西汉大臣郑当时,郑当时曾在汉武帝时期担任“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后举家迁至河南郡开封县(西晋时属荥阳郡,今河南开封)。东汉时期,荥阳郑氏人才大爆发,一跃成为高门大族。太原王氏来源于东汉王柔和王泽两兄弟,东晋南北朝时期先仕东晋,后王慧龙逃亡北魏。这六大世家可谓是源远流长,实力惊人。
东汉卢植(刘备恩师)
2、“五姓六望”在唐朝时期的强大
士族玩的是圈子文化,顶级的和顶级的玩,次顶级的和次顶级的玩,像关东五姓这种顶级圈子,是很注重团结性的,他们彼此之间通过联姻等方式结成紧密关系,轻易不与其他家族通婚,最大程度上保证他们所掌握的各种资源不流失。举个例子来说,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浩在北魏早期红得一塌糊涂,后来因为卷入“国史案”而被灭了族,好在清河崔氏与众多顶尖士族有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在他们的帮助下方才快速回血,重新跻身豪门。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六大世家再加上陇西李氏抱起团来得胜过多少个诸葛亮?据相关史料所载,赵郡李氏在唐朝时期共出了17名宰相,其中包括与商鞅和诸葛亮等名相齐名的李德裕。博陵崔氏虽说在唐朝时期出的宰相比赵郡李氏少2人,不过其中有参与神龙之变的崔玄暐,为李唐的兴复立下了大功,待到中晚唐时期,时人称博陵崔氏的第二房为“士族之冠”。
李德裕会客图
清河崔氏在唐朝时期出的宰相比博陵崔氏少3人,千万别小看这12人,要知道曾经在在东晋时期与司马氏“共天下”的琅琊王氏在唐朝时期只出了4名宰相,清河崔氏是琅琊王氏的3倍了,这要换在东晋时期,简直难以想象。这两家崔氏如果加起来,在唐为相者就达到了惊人的27人,唐朝一共才22位皇帝,平均每位皇帝在位时期出1名宰相还有多的。如果以五品官为线,他们在唐朝一共出了400多名五品以上官员,恐怖如斯。
范阳卢氏在唐朝时期出的宰相有8人,俗称“八相佐唐”,且其中绝大部分的官声都很不错,比如卢怀慎、卢商和卢翰,素以勤勉著称,堪为“贤相”。荥阳郑氏在唐朝早期没怎么在仕途上发力,到了中期后,持续出现了11名宰相,门生故吏不计其数,人称“郑半朝”。太原王氏在唐朝时期与李唐皇室频繁联姻,从李渊把妹妹嫁给王裕开始,李世民把女儿嫁给王敬直,李治和李隆基的原配皇后也都是出自太原王氏。
郑氏三公
二、唐朝对关东士族的打压手段1、编纂《氏族志》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愿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在某处地方得不到彰显,尤其是像李世民这种有抱负的君主。李世民眼界高远,对关东士族的力量颇感忌惮,可他不敢像李广那样“野蛮施工”,也不愿意像北魏勘定“后族四姓”那般去团结他们,因为那样只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故而选择了偏中庸的做法,令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高士廉主持修订《氏族志》。高士廉作为出身渤海高氏的士族子弟。
同时,他还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在李世民看来,高士廉能够把握皇族、关陇集团和关东士族之间的关系,在减少矛盾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削弱关陇集团和关东士族的影响力。李世民为了让高士廉能够有效贯彻自己的思想,还把关陇集团的代表—出身于京兆韦氏的韦挺,江南士族的代表—岑文本派给高士廉做副手。然而高士廉依然没有正确领会李世民的意思,在第一次勘定结束后,按照传统习惯,把博陵崔氏排在了第一。
高士廉雕像
李世民对此相当不满,不得已直接挑明了意图,给高士廉定下了基本原则,那就是皇族第一等,外戚第二等,士族第三等。这里面的分等,简单来看似乎只是名誉,其实能影响所分蛋糕的多寡,将皇族排在第一等,目的是让皇族在宗族社会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将外戚排在第二等,则是通过附庸在皇族周围的外戚家族,将皇族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另外,士族排在第三等,自然会想着竞争第二等,这样的话,李世民就能一石二鸟,既增加了士族之间的内耗,又巩固了皇族的核心作用。最关键的是,李世民通过《氏族志》将一些已经没落的寒门提升为新士族,让他们与“五姓七望”这种老牌士族去博弈,李唐从而扮演“渔翁”的角色,坐收其利。李世民之后,李治和武则天也都这么搞过,不断将一些没落士族和寒门往上抬。
寒门出身的宰相—狄仁杰
2、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唐朝之前,隋朝对士族的力量也是忌惮不已,为此推出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建立之后,对这两个制度进行了补充和优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所谓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所谓六部,即礼、吏、户、刑、兵和工部。三省六部制相比于早前的九品中正制来说,对岗位分工无疑更加具体化,仅三省就将以前宰相的审议、决策和执行三项核心权力进行了分割。
三省之间、六部之间、三省和六部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牵制的关系,有利于皇帝对朝廷各项事宜的掌控,防止哪家士族因为身居高位而利用手中权力进一步壮大自身,进而对皇权造成威胁。至于科举制,唐朝初期着实是花了些力气,可因为当时还是初创阶段,效果并不明显,直到武则天时期,科举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士族与寒门之间方才有了一轮洗牌。
三省六部制
不过从整个唐朝的科举制情况来看,士族并未因此而受到致命打击,因为唐朝录取名额比较有限,且士族有着长期以来的文化优势,在考科举上比寒门也厉害得多。好在科举制除了入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影响,那遍是婚姻观。士族阶层以前奉行的是“等级内、身份内通婚”,士族坚决不与寒门通婚,然而正因为唐朝进士稀少,物以稀为贵,进士成了打通士族婚姻通道的法宝。
进士会得到朝廷授官,且进士出身的官员一般都会仕途顺畅,仕途的顺畅又会提升门第的档次。士族在选择联姻对象时,很难不考虑进士,毕竟比起血缘来说,朝廷上的话语权才是士族发展的根本保障。纵使士族考科举再厉害,寒门子弟考中科举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因为除了家学以外,还有越来越兴盛的学校教育。一旦寒门和士族之间通婚,士族以前的那种抱团就会松动。
唐朝科举
结语综上所述,关东士族虽说在东晋时期不如那些南渡士族威风,可他们并未停步不前,相反,他们在纷乱的环境下养出了比南渡士族更有生命力的韧性。即使到了隋唐时期,即使遭受了各种打压,可他们依然不至于彻底熄火。另外,唐朝是比较兼容并蓄的王朝,虽说对士族有一定的打压,可并不是说非要灭了士族。
直到黄巢之乱和宋朝的大规模科举,关东士族的神话才算是被终结了。不过神话终究是神话,他们的存在为华夏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文化方面,这些士族里面,哪家没出一些文学家、诗人、教育家的?
参考文献:
《新唐书》
《资治通鉴》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