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我们日常人际交往中,了解想要建立友谊关系的人的三观至关重要。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能反映一个人到底值不值得深交。
比如一个只想索取,不想付出的人,我们在生活中肯定要远离。
而真诚待人,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才是我们值得交往的对象。

但问题在于,一个人的三观往往是在深入了解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这时候如果我们已经与其建立了友谊关系,那就要牵扯到沉没成本了。
心理学家指出,想要快速了解一个人的三观只需要问他一个问题就可以。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一个人的“本来面目”。

想知道对方值不值得深交,一定要记住这个万能问题:
"你觉得那个很厉害的人(比如你们共同认识的成功人士)怎么样?"
这个问题就像照妖镜,能照出一个人最真实的三观。
比如你们聊天时提到同学会上混得最好的小王。
对方如果张口就是"人家家里有矿呗"或者"他也就是运气好"。
那你就得小心了,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往往自己没本事还爱嫉妒。

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人评价别人时,无意中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就像用手机拍别人,镜头里其实会映出你自己的脸。
那些自卑的人看见比自己优秀的人就浑身难受,总爱挑刺,而自信的人反而会客观分析。
之前有家公司的老板想提拔销售主管,特意在茶水间聊起竞争对手公司的金牌销售。
结果发现后来当上负责人的员工都在讨论对方的服务流程。
而那些背后嘀咕"肯定给回扣"的人,半年内全被淘汰了。
判断时重点看三个信号:
总把别人成功说成靠运气背景的,八成自己没本事还嘴硬;
开口就贬低他人成果的,往往是酸葡萄心理;
死活不承认差距的,大概率眼高手低。
遇到那种满嘴场面话的,可以追问他:"你觉得这人哪里做得不够好?"
真实坦荡的人会像评价朋友一样客观:"他有时候太较真";
虚伪的人要么不敢说,要么马上开启挑刺模式。

还有个更狠的检测方法:看手机聊天记录(经过对方同意)。
如果他在兄弟群嘲讽同事加班是作秀,在闺蜜群挖苦朋友嫁得好是拜金,赶紧离这种人远点。
记住,面对优秀的人,能发现闪光点的人是宝藏,只会挑毛病的人是深坑。
毕竟看见光就想靠近的人,总会比嫌光刺眼的人走得更远。

除了问上述问题之外,判断一个人三观是否正确,还看他遇到以下三种情况时的反应:
第一,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怎么做。
正确三观的人会真诚夸赞:"这人业务能力真强,我要学学他的方法"。
同事升职加薪,他们会第一时间请教经验。
而三观不正的人总在背后嘀咕:"他肯定有关系才爬这么快",或者传闲话"听说他以前犯过错误"。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两名员工安排到明星员工身边工作,两个月后,主动请教的人业绩提升了40%,而整天阴阳怪气的人直接垫底。

第二,遇到不同的意见听不听。
三观正的人面对反对声会说:"你的角度挺有意思,具体说说?"
读书时遇见和自己观点冲突的章节,他们会反复琢磨三天,而不是直接划叉。
有个真实例子:某公司开产品会时,有个实习生当场指出总监方案有漏洞。
总监非但没生气,还带实习生重新优化方案,结果该产品年底获得行业大奖。
相反,那些容不得异议的人,总是用"你懂什么""别废话"堵嘴的人,经常栽大跟头。

第三,发现自己做错事怎么办。
三观正的人只要发现自己有错,当场就能认错:"刚才我说话过分了,给你道歉。"
他们摔了杯子第一时间捡碎片,弄错数据会连夜核对重做。
就算当众被指出错误,也能坦荡回应:"谢谢提醒,我现在改。"
怕丢面子硬撑的人,往往会犯更大的错。
有家餐馆被顾客投诉包子馅少,老板当众吃下三个包子承认偷工减料,结果当天顾客反而增加了三成。

培养正确三观要注意三点:
遇到厉害的人先想想对方哪值得学,而不是挑刺;
听到不同观点先思考合理性,而不是反驳;
发现自己问题先改错,而不是找借口。
就像学骑自行车,眼睛要往前看远处才不会摔倒。
日常可以这样做:每天睡前想三件别人做得好的事,随身带小本子记下值得学习的细节,看到街上清洁工也要想想他们的专业素养。
这样的三观不仅能让自己成长,也会让身边的人感到温暖踏实。
——THE END——
参考资料:新华社——翟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三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