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国团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31岁那年,他含冤自杀,留下10字遗言。
1937年,容国团出生在香港一个教师家庭中。父亲容勉之参与过反帝运动,非常爱国,教育容国团热爱祖国,长大后报效国家。
4岁那年,容国团接触到乒乓球,喜爱上这项运动。和传统家长不一样,容勉之非常开明,相信“行行出状元”。他告诉容国团:只要把乒乓球打好,照样能为国争光。
容国团非常喜欢乒乓球,把它和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早上练、中午练、晚上练。容国团通过天赋加汗水,成为一名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
18岁那年,容国团获得全港校际乒乓球单打第三名;19岁那年获得全港乒乓球单打第五名。
1957年4月,当时的乒乓球世界冠军日本男团访问香港。就当所有人以为日本男团要零封香港男团时,容国团站了出来。这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以2:0的比分战胜了当时的男单冠军狄村伊智郎,一鸣惊人。
比赛结束后,全场高呼“容国团!”就这样,“容国团”这个名字传遍了香港,传到大陆。
当时主管体育的贺老总求贤若渴,非常希望新中国能出个世界冠军。听说容国团成绩出色后,贺老总写信邀请他加入大陆乒乓球队。
收到贺老总来信后,容国团非常激动,亲自到大陆转了一圈。看到祖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十分开心,立志报国。
1957年11月,在香港爱国组织帮助下,容国团入读广州体育学院,为代表大陆出战做准备。1958年,容国团入选广东省乒乓球队,在随后的全国锦标赛上力克群雄,拿下男单冠军,获得国手资格。
当时新中国连一个世界冠军都没有,外国人讥讽我们是“东亚病夫”。全国体育工作者都憋着一口气,希望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打脸外国人。
1958年,容国团在体育大会上宣誓:“保证三年内拿到世界冠军”。所有人都以为他在吹牛。不曾想,仅仅一年后,他就完成了誓言。
1959年3月,容国团出征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一路过关斩将,打进决赛。4月5日的决赛上,他面对曾9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匈牙利名将西多毫不手软,3:1战胜对手,拿到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嘲讽我们是“东亚病夫”,容国团的名字传遍中华大地,乒乓球正式成为中国人的国球。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男团决赛上,容国团连拿两分,帮助中国男团以5:3战胜日本男团,拿到第一个男团冠军。
1965年,容国团调任国乒女队教练,率领女队多次斩获世界冠军。容国团才华横溢,本应为国家做更多贡献。可惜,他的人生在31岁那年戛然而止。
1968年6月,容国团自缢身亡,留下10字遗言: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容国团死后,国家没有忘记他的贡献。2009年,容国团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
最后,用容国团的人生名言结束文章:“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