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军高级将领中,杜聿明是佼佼者,他既是抗日名将,也是蒋介石的嫡系,毕业于黄埔一期,军事能力出众,在国共两党中均有较高的评价。
作为蒋介石提拔起来的高级将领,杜聿明对他的感情可谓很复杂,从最初的“愚忠”到后来的彻底失望。1981年5月,杜聿明因肾衰竭病逝,临终前特别嘱咐妻子曹秀清:“我去世后,定居祖国,永远定居祖国。”
杜聿明和曹秀清的感情是经受考验的,二人算得上是相濡以沫,同享福共患难。曹秀清和杜聿明夫妇都是米脂县人,在家人的安排下,二人结为夫妻。婚后,夫妇二人都是有理想进步的好青年,曹秀清考入师范学校,杜聿明则投身军旅。
在校受进步思想影响,曹秀清一度加入共产党,在“四一二”清党时被清了出来,辗转多地后与杜聿明团聚,养育孩子,长期当一名家庭主妇。
杜聿明从军后,长期在外征战,随着职务提升个人时间越来越少,长期与曹秀清分居。对丈夫的事业,曹秀清不多过问,与普通妻子一样在背后默默支持。
淮海战役后,杜聿明被我军俘虏了,当时曹秀清定居在上海,受国民党虚假宣传影响,误以为丈夫已经战死了。上海被解放前,蒋介石担心像曹秀清这样被俘高级将领的太太受我党统战拉拢,通过各种手段将她们全家老小接到台湾。
为了让曹秀清一家去台湾,蒋介石许诺了优厚待遇,结果一切都不算数了。到台湾后,曹秀清发现被骗了,只给一点点微薄生活费,可她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五个孩子,养活他们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问题蒋介石都没有解决。
为了生活,曹秀清只能四处求人,最终好不容易在一个厂子里找到一份管理内部收发的差事,微薄的工资拿了一年又一年,看不到一点希望。
让曹秀清对蒋介石彻底失去好感的还是儿子杜致仁自杀事件,当时杜致仁在美求学,每年的学费是一笔大开支,杜聿明为蒋介石效力时,这笔钱自然不是问题。蒋介石败逃台湾后,中断了对杜致仁的教育款项,无奈他只能白天学习晚上打工,没多久身体就垮了,失去了经济来源。
得知儿子的困境,曹秀清也顾不上老脸了,向蒋介石寻求帮助,毕竟自己的丈夫曾效忠于他,于情于理应该帮一帮。
蒋介石见事情闹大了,一份不批也说不过去,批了一千元却规定两年给付,可杜致仁一年学费就要三千,这笔钱无疑是杯水车薪,差的太多了。当杜致仁只拿到一千元后,内心极度愤怒,在各种打击之下没有顶住压力,选择吃安眠药自杀了。
国民党高层知道杜聿明被我军俘虏了,对外却说是被我军处决了,还假惺惺给杜聿明立烈士神位,曹秀清也是一个明白人,自然不会全信蒋介石的话,私下一直在调查丈夫是否还在世。
为摆脱台湾当局的控制,打听丈夫的情况,曹秀清计划去美国找女儿女婿杜致礼和杨振宁。当时,杨振宁已经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了,这一情况为曹秀清后来与丈夫团聚起到关键作用。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在华人界引发剧烈轰动。蒋介石看到杨振宁的价值,担心他被我党统战过去,决定先下手为强,计划通过曹秀清的身份将杨振宁夫妇接到台湾,拉高台湾在国际社会上的存在感。
为实现这个目的,宋美龄突然向曹秀清示好,派车去接她见面。两人一见面,宋美龄虚情假意一阵问候,曹秀清面无表情应付,全程没有一丝笑容。
几句场面话后,宋美龄直奔主题,希望曹秀清去美国看看,期间还试探性地问道:“曹夫人去了美国,怎么和杨振宁先生说?”
曹秀清早就想去美国了,就怕台湾当局不放人,宋美龄这么问,回应道:“我不知道,怎么说呢?”
宋美龄说:“杜夫人,总统希望你从美国回来时把杨振宁也带回台湾,让他协助蒋总统反攻大陆。”
听到此话,曹秀清回想早些年蒋介石夫妇对自己的态度,如今又换了一副嘴脸,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摆脱台湾当局对自己的控制,曹秀清假装答应蒋介石的要求,宋美龄见目的达到喜不自胜,敲定了曹秀清赴美行程。
另一边,杜聿明被我军俘虏后,在功德林接受改造。期间,我党对杜聿明等战犯以礼相待,给予特殊照顾,特比是杜聿明,早年为蒋介石卖命时带兵出征,落得一身疾病,险些丧命,在我党的尽最大努力医治下恢复了健康。
曹秀清赴美后,得知杜聿明还活且已经获得特赦的消息,内心激动万分,也陷入深深的矛盾中。一方面,曹秀清渴望与丈夫团聚,另一方面,自己的四个孩子留在台湾,不得不为女儿想想。
1963年,曹秀清下定决心回大陆,在女婿杨振宁的帮助下与杜聿明团聚,二人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得知儿子杜致仁的悲剧,原本对蒋介石还存一丝丝感情的杜聿明,彻底看清他的真面目。没有想到,曾经不惜惜命誓死效忠的校长会如此没有格局,硬生生逼死了孩子。
另一方面,杜聿明佩服我党以德报怨的气度,给予他一定的体面和待遇,看到大陆在我党的治理下欣欣向上,由衷钦佩毛主席,坚信在我党领导下,中国会走向复兴之路,自己早年参军的革命理想得以实现。
1981年,杜聿明病重,临终前嘱咐曹秀清一定不要去台湾和美国,要在祖国定居,对得起共产党。曹秀清早已经看清台湾当局的面目,即便杜聿明不说,也绝不会回台湾定居。
杜聿明病逝后,曹秀清希望台湾放自己的子女回大陆奔丧,这本是人之常情。遗憾的是,蒋经国没有胸怀和气度,拒绝杜聿明子女离台,只允许他们在家里设灵祭奠父亲。
见杜聿明已经病逝,国民党方面觉得曹秀清的子女都在台湾,可以借亲情把她统战回来。为此,国民党同意杜聿明的子女去香港与母亲曹秀清相见,最终目的是让老太太回台湾定居。
1982年,八十岁的曹秀清在香港与子女团聚,一家人很开心有说有笑。当儿女请母亲回台湾定居时,曹秀清态度坚决坚决不去,国民党的“统战”计划就此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