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之死:放弃逃跑,巡抚父亲不救,仆人为其收尸,妻子想殉情

围炉煮酒话春秋一 2024-12-20 14:37:48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英勇就义。

历时103天的变法虽然失败,但“戊戌六君子”用鲜血唤醒了人心,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奏响了前奏。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戊戌变法其实有七君子,因为一个人的逃脱,才变成了六君子,这个人就是徐致靖。

徐致靖是维新派领袖,也是慈禧太后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头一个人,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是怎么逃脱的呢?

这里之所以要讲徐致靖,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故事知道,谭嗣同其实也可以不死。

徐致靖,江苏宜兴人,1844年出生,光绪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他感受到清朝存在巨大的内忧外患,急需变法图存,于是在第二年上书光绪帝,建议效仿日本明治维新,实施变法改革。

后来,徐致靖受到了光绪帝的重视,逐渐成为维新派领袖人物,他数月间向光绪帝上了几道非常重要的奏折,为变法提供了宝贵意见,也推荐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维新人才,另外袁世凯也曾被他推荐。

百日维新期间,徐致靖被任命为礼部侍郎,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因此维新失败之后,在慈禧太后钦定的犯人名单上,他排在谭嗣同等人之前,是第一个要被处斩的。

然而,让许多人没想到的是,原本被判处“斩立决”的徐致靖,竟然在临刑前被改为“斩监候”,被关押了一年多之后,竟然在1900年被释放,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徐致靖的家族与李鸿章的家族有很深的渊源,这件事还要从徐致靖的父亲徐伟侯说起。

徐伟侯与李鸿章是朋友,两人于1847年一起参加会试,坐在隔壁桌,当考试进行到一半时,李鸿章突然得了疟疾,准备放弃考试,徐伟侯便提出帮李鸿章将草稿誊抄后上交,试试运气。

于是,李鸿章就当即结束考试,徐伟侯将他写的文章誊写好后上交,竟然一举高中进士。

因为这件事,李鸿章对徐伟侯感激涕零,后来他位极人臣,而徐伟侯则一直担任县令之类的小官,但两家的关系却十分紧密。

徐致靖被逮捕的时候,父亲徐伟侯已经去世,李鸿章得知世侄被捕,便打算极力营救,但他本人不方便出面,于是找到了慈禧太后跟前的大红人荣禄,请荣禄帮助营救。

荣禄找到慈禧太后,起初慈禧太后并不同意,认为他在为徐致靖开脱,他又说徐致靖只是个书呆子,根本不懂得新政,只是在维新派里唱昆曲、下围棋而已。

慈禧太后听完,怒气稍消,看在荣禄的面子上,她顺手将徐致靖的“斩立决”改成“斩监候”。

之后,徐致靖就待在狱中,活得十分潇洒,没事就看看书,不过他很反感有人救他,他觉得自己应该跟戊戌六君子一起去死,这样才能名垂青史。

1900年,局势稍微缓和之后,在多方营救之下,徐致靖还被释放出狱,成为了自由人,一直活到1917年73岁的时候才去世。

看了徐致靖的故事,我们就知道了,只要关系够硬,戊戌六君子也不是非杀不可的。

那么,谭嗣同的父亲贵为巡抚,为何没有救他呢?

谭嗣同的父亲名叫谭继洵,1823年中进士,因其富有才干、办事得力,又清正廉洁,而得到左宗棠赏识,逐渐得到升迁,历任按察使、布政使等职,1835年担任湖广巡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在“官官相护”的清朝,一个封疆大吏想要救下一个人,并不是办不到的事情,但他并没有四处找门路,主要是因为他不想救,同时认为儿子未必会被杀,存在侥幸心理。

那么,谭继洵为何不愿意救谭嗣同?

有人可能要说,谭继洵不救谭嗣同,是害怕被牵连,这个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他即便不救,也一样会被牵连,而事实最终也如此,谭嗣同死后他就被革职,回家养老去了。

谭继洵不救谭嗣同,是因为他不赞同儿子的主张,他是绝对的守旧派,思想比较保守,与谭嗣同向来政见不和。

在国事与家事面前,谭继洵选择了前者,为了国家他可以大义灭亲,比如他曾上书朝廷,指出谭嗣同不堪担任军机章京之职。

谭嗣同死后,谭继洵虽觉惋惜,但同时认为儿子是逆子,活该被杀,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因为这一情绪很早就存在,所以谭继洵很长时间都不想救儿子,等到他觉得有必要救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他为何认为儿子未必会被杀。

戊戌七君子被捕之后,由于徐致靖被改为斩监候,所以变成了戊戌六君子,这件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当时许多人都知道。

因为徐致靖之事,谭继洵认为,慈禧太后并不会真的杀掉谭嗣同及其他五人,因为戊戌六君子跟徐致靖一样,也都是有来头的。

谭嗣同就不说了,封疆大吏的儿子,朝廷要杀他,谭继洵认为这不是件小事,慈禧太后应该是有所顾虑的。

除了谭嗣同之外,杨锐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学生;林旭是两江总督、太子太保沈葆桢的女婿;杨深秀本身就是朝廷官员,担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在社会上很有威望;刘光第以学问见长,也算是一位名士。

谭继洵认为,慈禧太后不看僧面看佛面,考虑到杀掉戊戌六君子的影响,肯定不会贸然杀人。

更何况,戊戌变法对清朝造成的影响有限,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慈禧太后的地位,所以慈禧太后更不至于杀人。

这当然是谭继洵的误判了,因为这一误判,导致他没有及时出手救谭嗣同,他一犹豫,结果慈禧太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戊戌六君子杀掉了。

慈禧太后是9月21日发动政变,将光绪帝软禁起来,然后接连发布几道圣旨,到9月24日,戊戌六君子就全部被捕了。

一般来说,罪犯是需要经过审讯、定罪、宣判等程序,然后再执行死刑的,但戊戌六君子并没有接受审讯,原因是刑部不敢审讯,而是上奏慈禧太后,请求派遣大臣会审。

不过,当会审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慈禧太后的旨意却突然下来了,免去所有法律程序,直接将戊戌六君子斩立决,这一决策让大臣们都感到很惊讶。

慈禧太后为什么这么做?这跟她的性格有关,她是个对权力十分执着的人,敏感度极高,手段也很强腕,当她意识到了戊戌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潜在危害之时,就当机立断,杀掉戊戌六君子,将可能发生的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因为这一缘故,戊戌六君从被抓到9月28日被杀,仅仅过去了四天而已。

由此可见,在经历了徐致靖被营救之事后,慈禧太后不想戊戌六君子有人再逃脱了,这就导致六人的背后势力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谭继洵来不及做点什么,谭嗣同就被杀了。

说到底,谭继洵严重低估了慈禧太后杀人的决心,在他看来,这件事似乎还有回旋余地,但在慈禧太后眼中,一切威胁到她执政地位的人,都是她必须杀掉的。

谭嗣同死后,谭继洵也跟着倒霉,被罢免了职务,其实他对慈禧太后是忠心的,但因为谭嗣同变法之事,导致慈禧太后不再信任他,不想他继续留在湖广巡抚这个高位上,便让其回家养老。

谭嗣同死后,谭继洵内心充满了疑问,他不知道谭嗣同为何非要进行变法,也不太理解慈禧太后为何非要杀掉谭嗣同。

谭继洵更不理解的是,在被捕之前,谭嗣同是有机会逃走的,他明知道留下来凶多吉少,为何还要等着被抓?

谭嗣同之所以不跑,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是他对于忠孝的表达,也是对中国革命最后的奉献。

前文提到过,慈禧太后是9月21日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并宣布训政的,9月24日官府才开始动手抓人。

也就是说,戌戊六君子是有三天时间逃走的,比如同样参加变法的康有为,他就在得到消息后提前逃离北京,最终逃到日本去了。

但是,戊戌六君子没有一个人逃走,尤其是谭嗣同,他不但没有逃走,而且又干了好几件事,最后干脆坐等被抓。

谭嗣同干的第一件事是营救光绪帝。

当时,谭嗣同听说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囚禁,就感到非常着急,于是积极谋划、多方活动,把能找的人都找了个遍,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谭嗣同干的第二件事是想办法保全父亲谭继洵。

谭嗣同以忠孝著称,他不听父亲的劝阻参与维新变法,这是为国家尽忠。

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连夜模仿父亲谭继洵的笔迹,用父亲的口吻给自己写了几封信,都是些诸如父亲斥责他大逆不道、要断绝父子关系之类的话,以此让父亲与自己撇清关系,从而不至于父亲被自己连累,这是为了尽孝。

自古忠孝难两全,可谭嗣偏偏想要两全,虽然最后失败了。

也就是说,打一开始,谭嗣同就抱着必死的决心,正如他曾说过的一句话: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认为,自己的死亡是有意义的,他打算用自己的死来为变法事业殉葬,从而与封建顽固势力做最后一次抗争。

9月23日,谭嗣同曾到日本使馆拜访梁启超,日本大使曾劝他留下来避难,然后送他去日本,但被他拒绝。

之后,谭嗣同还前往徐致靖家中吃饭,徐致靖问他有何打算,他说自己将留下来,徐致靖本来也有机会逃走,听了他的话,第二天就选择了自首。

除了日本人之外,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也劝谭嗣同到英国大使馆避难,但依然被他拒绝。

9月24日,谭嗣同被逮捕,他没有反抗,而是十分平静地接受这一切,与他一样的还有戊戌六君子中的其他五人,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不选择了从容等死这条绝路。

在狱中,谭嗣同已经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但他并不害怕,还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被斩首,他死前仍在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死后,徐致靖被深深震撼,他写了好几首悼亡诗,为自己的苟活而感到羞耻,而他人生最后十几年一直怏怏不乐,直至去世。

谭嗣同死后,他的父亲、妻子和孩子都怎么样呢?

有传言说,慈禧太后为了泄愤,曾下令刽子手用钝刀对谭嗣同施以极刑,最后谭嗣同的脖子被砍了三十多刀才咽气。

事实上,这个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慈禧太后不走正规司法程序就处死戊戌六君子,就是为了求快,以免夜长梦多。

慈禧太后之所以要迅速杀人,其实是想来个死无对证,将戊戌六君子的“罪”坐实了,当然也是为了不给戊戌六君子背后的势力以营救他们的机会。

为了达到目的,慈禧太后不但绕过法律程序,而且用密旨的方式下达了行刑的命令,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把戊戌六君子给杀掉了。

因此,一心求快的慈禧太后,不可能搞什么钝刀杀人,更何况她国事繁杂,注意力根本不在行刑用什么刀这件事上。

真正能控制如何杀谭嗣同的人,不是慈禧太后,而是负责行刑的刽子手,谭嗣同极有可能是被快刀杀死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谭嗣同与大刀王五是好朋友,刽子手担心王五来劫囚,所以用快刀杀死谭嗣同。

谭嗣同在京城有不少亲朋好友,但这些人都担心被牵连,所以既不敢营救他,也不敢去观刑,更不敢去收尸。

最后给谭嗣同收尸的人,让人感到意外,竟然是他在浏阳会馆居住时的一个老仆人刘凤池!

刘凤池虽然只是个仆人,却对谭嗣同十分仰慕,他很赞同谭嗣同的思想主张,认为只有谭嗣同这样的人才能救清朝。

再加上,谭嗣同平时对刘凤池也不错,让刘凤池十分感动,所以在他死后,刘凤池便用芦苇编织的席子裹住他的尸体,一个人一瘸一拐地将尸体运回浏阳会馆。

后来,刘凤池又将毕生积攒的纹银六十两用于购买棺椁,并请人将谭嗣同的尸体缝合,然后放在会馆的大厅暂存,等候谭嗣同的家人来领取。

谭继洵得知谭嗣同死亡的消息后,只说了句“噫”,便再未说其他话,不久后他便被革职,他曾私下写下过这样一副挽联:

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万世,不得而知。

由于谭嗣同伪造父亲信件的缘故,使得父亲只是被革职,并没有被处死,家人也都得以保全。

九月下旬,谭继洵派遣孙子、谭嗣同之侄谭传赞到北京,将谭嗣同的遗体迎回湖南浏阳,由于不敢举行葬礼,所以只能暂厝于茅坪的墓庐中。

过了好久,都没人敢去吊唁谭嗣同,后来在他的老师欧阳中鹄的组织下,将他在浏阳的好友几十人聚集到一起,为他进行了一次吊唁活动,并集资请来了道士和尚,举行了为期七天的法事。

一直到第二年,谭氏族人才在浏阳城南为谭嗣同修剪了坟墓,1904年时正式下葬。

在此过程中,谭继洵并未出现,因为他年老体弱、心情郁结,早在1901年10月就去世了,享年78岁。

谭嗣同被杀的时候,妻子李闰33岁,李闰是谭继洵幕僚、好友李篁仙的女儿,由于两家关系十分要好,李闰又是谭继洵看着长大的,所以谭继洵将其聘为儿媳。

谭嗣同与李闰结婚后,夫妻感情很好,在谭嗣同的影响下,李闰思想进步很快,她积极协助谭嗣同宣传不缠足的好处,并从事女权运动,开设了中国第一所自办女学堂,她也由此成为一位著名的女权运动家。

李闰的贤惠,让谭嗣同为了后顾之忧,让谭嗣同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

1889年,李闰曾为谭嗣同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谭传铎,但可惜这个孩子后来夭折了,之后李闰再无生育,一直到谭嗣同被杀。

谭嗣同去世的消息传回老家的时候,李闰差点伤心得背过气去,一度打算自杀殉情,谭继洵为了安慰她,就对她说:

七嫂,你不要这么伤心,我也同样不好受,你要知道,老七将来的名望在我之上呀!

谭继洵这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出自真心,但李闰很受用,李闰不再寻死,收拾好心情后,马上开始与家人商议接回丈夫遗体及安葬之事。

由于谭嗣同没有儿子,为了不让其绝后,谭继洵便做主,将二儿子谭嗣襄之子谭传炜过继到谭嗣同和李闰名下,由于谭嗣襄也只有谭传炜这个一个儿子,所以谭传炜属于是“一子两祧”,是两个家庭的继承人。

此后,李闰不但不轻生,而且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每天忙里忙外,精心抚养谭传炜,还抽时间整理亡夫的文稿和遗物,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谭继洵去世之后,李闰再也没了依靠,他一人打理家务,虽然劳累但乐此不疲,清朝灭亡后,她还积极推动谭嗣同祠堂的修建工作,为谭嗣同的名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5年,李闰因病去世,享年60岁,家人讲她与谭嗣同合葬。

得知消息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还特意赠送了一副写有“巾帼完人”的匾额,以表达李闰对谭家做出卓越贡献的敬意。

写在最后:谭嗣同的生命虽然终结了,但他的死亡确实给了清朝沉重的一击,因为他的事迹感染了无数人,千万个“谭嗣同”从此站了起来,对清朝的统治地位发起一次次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谭嗣同有个学生叫杨昌济,深受他的影响;后来,杨昌济收了一个叫毛泽东的学生,建立了新中国。

这一切,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谭嗣同知道他希望的世界迟早会到来,虽然他看不到,但他内心充满了期望,所以他愿意慷慨赴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