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要斩安德海,慈禧为何不救?慈安:此人着实可恶,就地正法

围炉煮酒话春秋一 2024-12-20 14:36:10

同治八年(1869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竟然将慈禧太后身边的当红太监安德海给抓了,而且准备将其处死。

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许多人都指责安德海目无法纪,赞扬丁宝桢不畏强权、秉公执法,但也有人为丁宝桢捏了把冷汗,怕他因此得罪慈禧太后。

很快,京城就得知了安德海被抓的消息,两宫太后十分重视,慈禧太后本想搭救,怎料慈安太后要求就地正法,她也只得作罢,还下了一道懿旨,也要丁宝桢杀掉安德海。

最终,安德海被丁宝桢处以极刑,距离其被抓不过五天。

有人可能要问了,安德海究竟干了什么事,以至于丁宝桢要杀他,慈禧太后为何不敢救他,她是害怕慈安太后吗?

一、安德海与两宫太后的关系

安德海与慈禧太后的关系确实不一般,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掌权,还得感谢他。

安德海是河北省南皮县人,由于家庭贫困,所以他从小就净身入宫,拜太监总管黄承恩为师,在黄承恩的调教下,他的成长非常迅速。

据记载,安德海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对局势有着独特的见解。

1850年,夺嫡之争进入白热化,主要人选是道光帝的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安德海经过细细揣摩,认为奕詝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通过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向奕詝进献了几个计谋,使得奕詝越发受到道光帝喜爱。

不久后,道光帝就驾崩了,奕詝果然继位为帝,是为咸丰帝,咸丰帝对安德海十分赏识,便派他去侍奉懿贵妃,也就是日后的慈禧太后。

侍奉懿贵妃期间,安德海忠心耿耿、办事得力,懿贵妃非常喜欢他,将其视为心腹之人。

1861年,咸丰帝死于承德避暑山庄,遗诏立懿贵妃之子载淳为帝,是为同治帝,皇后钮钴禄氏为皇太后,同时任命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史称顾命八大臣。

1862年,懿贵妃被同治帝封为皇太后,这样就有了两位皇太后了,钮钴禄氏称慈安太后,懿贵妃则称慈禧太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代替皇帝行使权力。

由于顾命八大臣的存在,两宫太后的权力受到了极大限制,但慈禧太后是个权力欲极强之人,想要大权独揽,于是与慈安太后商议,准备发动政变铲除顾命八大臣,慈安太后为了不使皇权旁落,便表示同意。

为了达到目的,慈禧太后决定联合远在京城的恭亲王奕䜣,因为奕䜣是第三股强大势力,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于是多次派遣心腹太监秘密安德海入京与奕䜣联络,并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在此过程中,安德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他既是使者,也是谈判代表,帮助两宫太后与奕䜣达成合作条件。

后来,在奕䜣的帮助下,辛酉政变爆发,两宫太后成功铲除顾命八大臣,从而夺回了权力。

因为这件事,安德海被任命为总管大太监,成为朝中的显赫人物,许多人都巴结他,希望他在两宫太后面前说好话,为自己创造上升的空间。

后来,慈禧太后又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奕訢的存在限制了她的权力,这个时候安德海再次站了出来。

在安德海的串联之下,许多御史站出来弹劾奕訢,慈禧太后则趁此机会亲手写下诏书,以“虽无实据,事出有因”的理由,革去奕訢的议政王和一切差使,不准其再参预朝政。

至此,两宫太后大权独揽,成为清朝真正的统治者,而安德海再次立下大功,则更加受到慈禧太后的宠幸。

随着时间的流逝,安德海开始感到志得意满,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就连同治帝都敢欺负。

据记载,安德海经常搬弄是非,在慈禧太后面前说同治帝的坏话,致使同治帝多次受到慈禧太后训斥,同治帝因此记恨安德海,而同情同治帝的大臣,也对安德海十分反感。

安德海还仗着自己受宠,将触手伸向前朝,明里暗里对朝政进行干涉,惹得许多人不满。

由于安德海目无皇帝、越权胡为,导致慈安太后开始对他不满,只不过碍于慈禧太后的面子,这才一直没有发作,不过安德海的死亡也在这时埋下伏笔。

二、安德海的南巡之旅

1869年,同治帝就要大婚了,却还没有置办好龙袍和婚礼所需的物品,慈禧太后为此感到着急。

安德海见状,便心生一计,他请求慈禧太后让他去江南走一趟,以采办婚礼所需物品,实际上他是想借此机会出宫游玩并趁机敛财。

慈禧太后见安德海对儿子的婚事这么上心,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很快他就带着大队人马出京了。

实际上,安德海这么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清朝有祖制,不许太监擅出宫禁,而且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中还有这样的规定:

太监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

说四品以下的太监,如果不是因为差遣,擅自出皇城是要杀无赦的。

那么,安德海当时是几品呢?

尽管后来李连英当首领太监的时候是正二品,但那是特例,在此之前的首领太监都是正六品,具体到安德海头上,他当时不过是正六品蓝翎太监,是不具备出京资格的。

更为重要的是,慈禧太后虽然允许安德海出宫,但并未明发诏令,也没有知会任何衙门,安德海出京时也没有携带任何公文。

因此,安德海虽然号为钦差,实则是违反祖制、擅出宫禁,罪在当诛。

安德海作为首领太监,自然是知道相关条例的,但他仗着自己是慈禧太后跟前的红人,所以忽视了制度的存在,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安德海出京之后,声势十分浩大,他坐着宽大的龙船,打着龙凤旗帜,带着众多仆役和女优,所到之处耀武扬威,对地方官进行敲诈勒索,骚扰百姓,掠夺沿途商户,引起了极大的民怨。

安德海抵达山东德州的时候,再次干了许多违法乱纪之事,德州知州赵新闻是个有心人,他对安德海感到十分不解,因为他没有接到谕旨,也没有收到部文传知(清朝派遣大臣出京,军机处需要外发公文,以便沿途地方官员按礼迎送),安德海的仆役下船购买商品时,也没有出示传牌勘合(一种兵部签发的身份证件),这与制度不符。

赵新闻知道安德海身份特殊,不敢贸然上船查验,但又觉得事有蹊跷,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山东巡抚丁宝桢。

如果换了别人,可能会给安德海一个面子,放他过境了事,毕竟得罪慈禧太后,可没好果子吃。

但是,丁宝桢可不是一般人,他为人正直,为官清正廉洁、不避权贵,在山东政绩很好,朝野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丁宝桢得知安德海之事后,感到非常生气,加之他早就对安德海干政之事感到不满了,同治帝也曾暗示他伺机杀掉安德海,他便打算抓住这次机会。

不过,丁宝桢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人,所以这事必须先进行一番谋划,然后再杀安德海,如果不这样的话,他非但杀不了安德海,自己的小命也得搭进去。

在收到消息的当天晚上,丁宝桢就写了个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到京城交给军机处,当时他在奏折中说明了安德海的恶劣行径,强调了不得不对安德海施以极刑的几个充分理由:

第一,清朝自建国一来二百多年,从未发生宦官与外人接触之事,因此安德海的行为很恶劣;

第二,龙袍和婚礼所需物品属于御用之物,有相关部门负责采购,安德海是越俎代庖,况且两宫太后向来节俭,肯定不会派遣安德海出宫采购,即便需要采购,那肯定有明降谕旨和部文传知;

第三,太监往返应该携带传牌勘合,可安德海没有;

第四,龙凤旗帜是御用禁物,安德海却私自使用,这是欺君之罪;

第五,安德海携带女优,也是违法的。

不得不说,丁宝桢的水平确实高,将安德海的罪行说得很清楚,而且都是死罪。

最高明的是第二条,丁宝桢将两宫太后吹捧了一番,把安德海说成是私自出宫的,这样就将慈禧太后撇得一干二净,而且堵住了慈禧太后的嘴,毕竟慈禧太后不可能承认是她让安德海违法的。

而丁宝桢之所以将奏折送往军机处,而不是其他什么部门,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因为这样慈安太后就可以看到奏折了。

三、慈安太后的愤怒

丁宝桢之所以一定要让慈安太后看到奏折,是因为慈安太后才是拥有最高决策权之人,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两宫太后谁的权力更大。

我们都知道,同治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慈安太后是没有儿子的,这样看来,似乎慈禧太后的权力应该大于慈安太后,实际上慈安太后才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慈禧太后都需要看她的脸色。

之所以会如此,是在古代嫡庶观念当中,嫡妻的地位高于小妾且不可动摇,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皇后,而慈禧太后不过是嫔妃,两人的地位差距非常大。

咸丰帝去世的时候,其实只将慈安封为太后,并没有册封慈禧太后,并且他还刻了两枚代表着权力的印章,一枚交给慈安太后,一枚交给同治帝,根本没慈禧太后啥事。

同治帝继位后,由于他年纪小,所以他的印章由生母慈禧太后暂时保管,代为行使权力,等到同治帝亲政之时再交还。

大家注意,慈禧太后的印章,是她从同治帝那里拿来的,并非同治帝主动而为,因为同治帝那时根本不懂这些。

后来顾命八大臣就是根据这一点来攻击慈禧太后的,而慈安太后自始至终都未被攻击,因为她是咸丰帝的皇后,同治帝的嫡母,又手握印章,是可以合法参与政治的。

同时,慈禧还被封为太后,虽然与慈安一样都是太后,但地位是有差别的,慈禧是西宫太后,慈安是东宫太后,东宫位在西宫之上。

也就是说,哪怕咸丰帝不在了,慈安太后作为嫡妻、嫡母的身份,始终要高于作为嫔妃、生母的慈禧太后,这是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

在垂帘听政的过程中,慈安太后极少发表观点,慈禧太后则上蹿下跳,展示出了极强的权力欲,这就给人一种假象,慈安太后的权力不如慈禧太后。

实际上,这跟慈安太后的性格和为人有关,她比较恬静,为人正直,很爱国,她虽然不太喜欢政治,但不认为慈禧太后可以动摇自己的地位,所以很多时候她都是放权给慈禧太后的,自己只在关键事情上做决策。

比如,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慈安太后曾坚持杀掉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赐死骄奢婬耻的大将胜保,赏赐给与太平军作战有功的汉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爵位,等等,这些事情未必合慈禧太后的心意,但慈禧太后也只能听她的。

并且,慈安太后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史书说她任用贤能、赏罚分明,擅长协调各方关系,这样一个人绝对不可能让慈禧太后胡作非为,危害大清江山的。

总而言之,慈安太后在清朝拥有最高权力,地位和权势远在慈禧太后之上,年幼的同治帝首要听她的话,其次才是慈禧太后,这也是为何丁宝桢一定要她看到奏折的原因。

西宫太后性警敏,锐于任事,太后悉以权让之,颓然若无所与者。后西宫亦感其意,凡事必谘而后行。

丁宝桢将奏折送到军机处,也正是因为慈安太后作为最高决策者,是第一个看到奏折之人,并且他相信慈安太后的为人,肯定不会纵容安德海的,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给慈禧太后面子的。

正如丁宝桢所料,慈安太后看到奏折后,对安德海的行为大为不满,当即勃然大怒,下达了一道严厉的诏书,要求丁宝桢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同治八年,内监安得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以闻,太后立命诛之。

实际上,丁宝桢还有个小心思,也是不能为外人道的,那就是让慈安太后下令杀安德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这当然无可厚非了。

那么,慈禧太后对于慈安太后下令杀安德海这件事,是什么反应呢?

四、安德海之死和慈禧太后的恐惧

丁宝桢送出奏折后,还没等到朝廷的回复,就以“私自擅离皇城且沿途骚扰官兵百姓”为由,下令东昌、济宁各府追捕安德海一行。

最先发现安德海行踪的是东昌知府程绳武,他带着一队人马跟着安德海的大船走了三天三夜,最终趁大船靠岸之机实施抓捕,将安德海一行68人全部抓捕归案。

很快,安德海就被送到了丁宝桢面前,丁宝桢马上开堂审案,安德海仗则着自己是慈禧太后的亲信,不把丁宝桢放在眼里,还说自己是“奉旨出行”,威胁丁宝桢放人。

丁宝桢当然不惧怕安德海了,当场列举了安德海的种种罪状,吓得安德海不敢再出声。

很快,丁宝桢就接到了军机处传来的密谕,其实就是慈安太后给的批示,说安德海横行不法,让丁宝桢将其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之所以是密谕,就是为了不让慈禧太后知道这件事,以免事情再出现波折。

然而,事情还是被慈禧太后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恭亲王奕䜣虽然被慈禧太后打压了,但因为他“表现良好”,被慈禧太后起复,依然在军机处任职。

丁宝桢的奏折送到军机处的时候,刚好被奕䜣看到了,他虽然将奏折交给了慈安太后,却同时将消息告诉给了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原本很想搭救安德海,但奕䜣与安德海有仇,便说慈安太后肯定不会放过安德海,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只有跟安德海撇清关系才能保全自己,因此他建议慈禧太后处决安德海。

听了奕䜣的话,慈禧太后觉得自己低估了事情的严重程度,就感到非常紧张,生怕慈安太后责怪她让安德海出宫。

作为挽救措施,慈禧太后决定放弃安德海,于是她以自己的名义下了一道懿旨,让丁宝桢将安德海处死。

不过,慈禧太后的懿旨抵达济南之前,丁宝桢已经收到了军机处的密谕,并且慈安太后给丁宝桢的懿旨也先于慈禧太后抵达。

原来,给丁宝桢发密谕,其实是军机处的决定,就是为了让慈禧太后认为杀安德海只是丁宝桢的决定,跟慈安太后无关。

慈安太后当然知道军机处的良苦用心了,这是为何维护她与慈禧太后的关系,但她认为这样做并不妥当,会让丁宝桢处在危险的境地,于是又单独发了一道懿旨,公开了自己的态度。

丁宝桢接到懿旨后,当即着手准备将安德海处斩,到了行刑那天,正当丁宝桢将要下令将安德海斩首的时候,慈禧太后的懿旨却突然到了。

安德海见状,大喜过望,以为慈禧太后会救自己,丁宝桢内心也很忐忑,难道事情有变故?

不过,当使者宣读完慈禧太后的懿旨,安德海当即瘫坐在地上,然后号啕大哭,自己尽心尽力侍奉慈禧太后,却换来这样的结果,他很不甘心。

丁宝桢听完懿旨,却感到很高兴,当即下令将安德海斩首,安德海死时只有25岁,距离他被捕不过5天。

安德海被杀后,慈禧太后还特意去向慈安太后请罪,慈安太后却说这事跟她没关系,让她放宽心,她见慈安太后如此大度,感到很高兴。

有人可能要问,慈安太后为何不借此机会惩罚以下慈禧太后?

其实,这正是慈安太后高明的地方,毕竟慈禧太后是同治帝的生母,虽然地位比自己低,但总不能为了惩罚慈禧太后而得罪同治帝吧,这样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相反,不处罚慈禧太后,才是对慈禧太后最大的威慑,她是在告诉慈禧太后,自己才是掌握最高权力之人,有罪与否,全在她一念之间。

再说丁宝桢,他杀掉安德海之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慈安太后也对他另眼相看,他的仕途因此变得越来越顺畅。

慈禧太后也没有因为这事报复丁宝桢,因为她看到了丁宝桢的宝贵品质,这是她执掌朝政所需要的。

更何况,丁宝桢杀掉安德海,也是慈禧太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她明白不能任用安德海这种奸邪之人,否则会引火上身。

后来,慈禧太后又宠幸了很多太监,但没有一个人像安德海这样,比如李连英,崔玉贵,此二人都已办事谨慎,做人低调而著称,也深受慈禧太后喜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