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蒋介石就没有再直接性的见过面。
可虽说没有再见过面,但两人私底下的沟通却不少,直到蒋介石临终前,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一直保持的不错。
而就在1975年蒋介石去世前夕,他深感自己时日无多,便给他的心腹陈立夫交代了自己临终前的遗愿,并让他去大陆联系毛主席,把这个愿望告诉他。
终日幻想“反攻大陆”的蒋介石,又怎会在临终前将自己遗愿告知毛主席?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
和平统一,两党的共同愿望
在详述这个遗愿的经来由去之前,还有一个小故事要跟大家讲一下。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脱险后回到南京后,曾对前来探问的部下开过一个玩笑。
他说,如果自己此次回不来的话,你们猜我会选谁当接班人?
是程潜?汪精卫?孔祥熙?
蒋介石对部下的猜测一一摇头,然后说了一个没人提过的名字:白崇禧!
白崇禧是盘踞在我国南部的桂系军阀,实力强大,人送外号“小诸葛”,若是选他做接班人,倒也说得过去。
然而,蒋介石接下来所提的第二人选,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我选毛泽东做第二人选!”
这个故事的来源是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听闻记载,其真实性如何,如今也无法考证。
然而,光从这个传闻来看,蒋介石虽然把毛主席视为对手,但心中还是很佩服他的能力和志气的。
解放战争后,蒋介石退败台湾,自此,大陆和台湾展开了长时间的“冷战”。
朝鲜战争时,美国把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开挑战我国对台湾的归属权。
而蒋介石虽然希望美国的军队能够帮他驻守台湾,以期大陆登岛时能有抵抗的机会,但又不想美国以“独立”为由头,让台湾脱离中国政权的管辖。
于是,蒋介石便通过国民党“外交部长”叶公超发表声明,说虽然接受美国在台湾的驻军计划,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可分割,不可独立。
毛主席在看了这条声明之后,说老蒋总算还是有点良心,他也不想看到美国人的阴谋诡计得逞,更不想做那个分裂国家的千古罪人。
由于两党的领导人都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上意见统一,蒋介石便初次有了与毛泽东建立“特殊联系”的打算。
周总理也在一次接待外宾时公开向蒋介石传话,说如果台湾能够顺利回归祖国,那中国人民也一定会宽恕蒋介石的。
见到我党的沟通意愿如此之强,蒋介石也坐不住了,他找来了与两党关系都不错的曹聚仁,作为与大陆沟通的中间人。
曹聚仁与两党上层关系密切,却在意识形态上不偏不倚,既不尊崇三民主义,也不信仰我党的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也没留在大陆或台湾,而是去了香港。
有曹聚仁当中间联络人,实在是再合适不过,而经过他的多次往返,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信任感,也在逐步升高。
炮击金门事件后,曹聚仁再次来到北京与毛主席会面,期间又一次谈到两岸统一问题,毛主席给出了自己的条件。
这些条件经由周总理进行归纳后,成为了台湾回归祖国的“一纲四目”。
什么是“一纲四目?”
一纲,就是指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全部尊重蒋介石与陈诚意见,并妥善处理。
四目,则是指台湾回归后,除外交权回归中央外,其余所有军政事务交由蒋与陈自行处理,且所有军政与建设费用,不足之处皆可由中央拨付。
还有就是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暂缓到条件成熟后再协商决定;此外最后一点,就是双方不可以任何方式破坏团结。
这些条件宽厚得简直吓人,就像是在哄老蒋把台湾还回来似的。
然而即便如此,蒋介石还是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条款有所异见,并又差使着曹聚仁来往两岸之间数次,才在回归条件上达成了意见统一。
不过,遗憾的是,伴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蒋介石又一次对我党的政策产生了疑虑,两岸和平统一的事也就此搁置。
经年一场志,雨后尽成空
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后,台湾在国际上的外交地位越来越小,而我党则变得越来越大。
此时,蒋介石仍然对联系我党这件事十分犹豫,认为在这个时候提出沟通,那便是在“投降”。
然而,毛主席则没有蒋介石那般小肚鸡肠,反而主动采取了一些措施修复两党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大陆恢复“二二八”纪念活动,欢迎台湾各界人士来大陆参观,访问,探亲,并且会保障他们的安全和自由。
除此之外,我党还特赦了许多国党的战犯和特务,愿意回台湾的就回台湾,愿意留下的就直接安排工作,选择权在自己。
蒋介石深感于我党和毛主席的心胸宽广,但奈何作为中间人的曹聚仁先生已经离世,故蒋介石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作为回应。
而在此时,毛主席却派出另一位中间人章士钊到台湾进行沟通,然而可惜的是,章士钊当时已是92岁之高龄,在来往两岸没多久之后,他便病逝于香港。
两岸沟通再一次受到阻碍,而此时蒋介石也深感自己时日无多,或许在有生之年内没法看到两岸和平统一之日,便秘密地将心腹陈立夫喊来,并交给他一个任务。
蒋介石希望陈立夫能够告诉毛主席,他希望毛主席能来台湾看看,两个人当面聊聊统一事宜。
陈立夫接到任务后,不敢怠慢,立刻来到大陆去寻找毛主席,并在此期间通过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公开邀请周总理和毛主席来台湾进行访问。
可毛主席那时身体也不好,没办法长途奔波,便只好安排邓小平同志代劳出席对台湾的访问。
可不幸的是,还没等到邓小平同志访问台湾的那天,蒋介石却于1975年的清明节与世长辞了。
蒋介石一生给中国的平民老百姓带来了许多苦难,然而,他这一走,中国的统一大业还真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毛主席在听闻蒋去世后,心中久久不能平复,还给蒋介石留下了六个字的悼词:
“君且去,不须顾!”
结语
蒋介石去世后,国民党派系林立,尊崇蒋介石和平统一意愿的人越来越少,而和平统一似乎也成了一种奢望。
然而,我国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愈发重要,收复台湾,已无需像以前那样顾虑许多。
相信无论用什么方法,总有一天,我们能看到台湾回归祖国,而两党彼时共同的愿望,也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