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骗局暴雷!创始人潜逃,现场大门紧锁,烂摊子被甩给了投资者

面包飞满天 2025-01-04 12:08:42

编辑丨H

老人作为群众中的弱势群体,也是社会广泛关注和照顾的对象;根据数据表明,我国养老金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为的就是减轻压力,让老年群体能够安享晚年,放松生活。

然而总有那么几个不法分子打起了养老金的主意,把中老年人看作容易受蒙骗的群体,精心设计各种骗局让中老年人防不胜防。

12月21日,前不久还人声鼎沸的金恪集团一夜之间人走楼空,只剩无辜的投资者收拾烂摊子,曾经的承诺成为它大肆敛财的幌子,一场骗局卷走上万老人半生积蓄,是什么是骗子如此嚣张?我们又该如何维权?

蓄谋十年的骗局

现在网络上有一句让人细思极恐的话:你认为自己不会上当受骗,那是因为你还没遇见针对你的骗局,而金恪集团在光天化日之下非法集资一事,就验证了这句话的真实性。

今年年初,金恪集团旗下的度假经营被上海公安局检查,不幸的是这家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并没有一身正气,最终以“非法集资”一罪被立案调查,而且该案子涉及的金额与受害者数量都非常庞大,上亿的金额加上上万的受害者,令人唏嘘不已。

之所以能有这样惊人的数字,是因为金恪集团策划的骗局。作为2014年成立的老企业,金恪集团与受害者打了一场持久战:从成立到被打出多元化现代企业的名号,金恪集团机关算计。

表面面向中老年人展示旅游、养老、销售等服务,私底下却干着非法集资的勾当,将手伸向老人的腰包。

除此之外,金恪集团还有一个能说会道的运营团队,他们用成功人士的人设来包装自己,对外打起感情牌,通过洗脑话术博取老人的同情和信任,让很多人“心甘情愿”的成为受害者中的一员,购买其公司的理财产品。

有该事件的受害者分享自己上当受骗的全部经历,金恪集团是凭借一种“客房租赁”的合同,通过出租养老客房、旅游管理等项目吸引中老年人群,再将投资者的钱给老客户对付收益,让少数的人拿着每年10%的收益免费给自己打宣传。

这时候很多人都误以为自己是赚到了小便宜,却不知正一点点走进陷阱。

金恪集团的“收网”是从2023年8月份开始的,因为运营不利,很多资金都周转不开,金恪集团旗下管理的很多项目都不得不关门,因为没钱公司也开始不按照合同对付本息,对事情完全持有逃避的态度。

等到了十月份,公司就完全不装了,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反正说什么也不给钱了。直到这时,人们才后知后觉是自己被骗了。

当时到处都能听到来自受害者的懊悔与哭嚎,被金恪集团蒙骗的主要人群都是中老年人,有的甚至将自己的半生积蓄都倒搭进去。

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那可能就有人要好奇,出了这么大的事,背后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从法定人角度来看,金恪集团的法人是任松,但在公司掌握大权的却是另一个名叫王建峰的人,因为任松在集团占有的股权仅有0.2263%,而王建峰却手握集团多于71%的股权。有理由怀疑任松只是一个被推出来的替罪羊。

随着金恪集团的阴谋被拆穿,王建峰又在混乱中美美隐身,网上对于王建峰是否落网的说法猜忌重重。有知情人士说他早就在私底下转移财产,推测王建峰本人对此应该早有预料,很可能已经潜逃到国外逃避责任。

同样在网上备受争议的还有金恪集团本身,因为就在被查前不久,金恪集团还还被评为AA+主体信用等级。作为机构评定的等级,很多人都认为含金量很高,加上该评级有效期一直到2025年,不少媒体立刻将金恪集团吹捧上天,直接扩大了金恪集团的影响力。

在金恪集团出事之后,评级也随之终止。这让很多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如果AA+主体信用等级的公司都是骗局,那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金恪集团的暴雷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些机构受利受贿下帮助企业评级刷分,让这种见不得光的行为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权威机构的不负责只会间接助长了骗子的气焰,成为骗子的帮凶。

骗局为何越来越可怕?

金恪集团的骗局为我们敲响警钟,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便宜,诱惑和陷阱无处不在。信息时代的走来给我们带来了更便捷的生活,也给不法分子带来更多发挥的空间,各种骗术五花八门,熟悉互联网的我们都有可能被骗,更何况是信息滞后的老人?

近年来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养老企业的投资建设上,这对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却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养老服务“的旗号做诱饵,吸引老年人上当。

所谓的 “低风险高回报”也不过只是骗子管用的手段,他们会让小部分人获得利益,让大部分人都抱有着一夜暴富的幻想入局,在精心包装的公司之下,是虚空的产业链,透资的企业。

而且近年来这种诈骗手段并不少,并且在社会上逐渐扩散,老客户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就会邀请身边的新客户入局,这种“拉下线”的方式让受害群体逐渐扩大,无辜的人最后成为骗子吸血的工具。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骗局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对你洗脑,在骗局崩塌之前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的事实。加上养老产业是近年来才兴起的,行业监管尚未完善,企业内更是鱼龙混杂容易被小人钻了空子。

这些人不仅能够通过复杂的股权躲避监管,还能在私底下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不断的从内向外转移资产,甚至遁身于追责之中。这样的人就是行业的蛀虫,如果严加管控,影响的范围会逐渐扩大,让人防不胜防。

结语

骗子固然可恨,但敌在暗我在明,如何识破骗局并成功脱身才是我们所需要掌握的本领。希望子女能够多多关系家里的长辈,为长辈科普网络及电信相关的知识,加强防骗意识,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宜而因小失大。

参考资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