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朋友都看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影片极具奢华,又以其悲剧内核令人在华丽的画面中怅然若失。
整部电影最令人难忘的除了拉娜·德雷深沉隽永的歌声,就是莱昂纳多扮演的盖茨比在漫天烟花中朝镜头微微招手的画面了。这部电影的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原作就非常具有文学性。悲剧与生活:起伏贯穿人生《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巅峰之作,对当时的美国乃至世界文坛都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爱情和悲剧的故事。主人公詹姆斯·盖茨比,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爱上了富家女黛西,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分离。战争结束后,盖茨比通过非法手段积累了巨额财富,试图赢回黛西的心。即便黛西已嫁给了富有的汤姆·布坎南,但盖茨比仍然通过不懈努力与黛西成为爱人。盖茨比的梦想最终以悲剧告终,他因为黛西承担罪责被杀,而黛西却未出席他的葬礼,继续在另外的城市着她的奢靡生活。这出悲剧之所以能够引发许多人的共鸣,是因为其从本质上展示出人们对于曾经向往的美好那种不懈的追求,以及梦想破灭之后的失落。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种心理是具备共性的。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与未实现的爱情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现象被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指的是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记得更清楚,对已完成的事情则容易忘记。这种效应在爱情中尤为明显,许多人对未曾实现的爱情难以忘怀,因为他们心中总有一股未完成的欲望。这种心理现象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情,是一种未曾实现的爱情,他将黛西视为梦想的化身,不断追求,却始终无法触及。这种未完成的爱情,如同蔡格尼克效应中的未完成事项,始终萦绕在盖茨比的心头,成为他一生的执念。男性的“脑补”与情感装点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男性会自动“脑补”那些难忘的情感,将美好的回忆装点这段未曾实现的情感。他们像盖茨比一样,对过去的爱情进行理想化的加工,使其成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对此,女性作家张爱玲就以著名的意向“白月光与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来表达这种想法。这种心理现象,使得许多人在面对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时,失去了理智,无法客观地看待过去与现在。盖茨比的故事告诉我们,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过度美化,是一种自我欺骗。他将黛西视为完美的化身,忽视了她的真实面貌和现实情况。这种自我欺骗,让他无法看清现实,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喜剧《夏洛特烦恼》中的主人公夏洛对当年“女神”秋雅的不断追求,也是基于同样的心态。舍弃:男人最大的自律读了5遍《了不起的盖茨比》才发现,一个男人最大的自律,不是烟酒不沾,不是每日打卡,而是学会“舍弃”。舍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舍弃那些无法实现的爱情,舍弃那些自我欺骗的念头。只有舍弃,才能让我们从过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迈向新的生活。在中国文化中,“有舍才有得”是老祖宗的智慧,表达出人们在面对抉择时的权衡。从行为心理学视角来分析,放弃某些行为(舍)可能会因为带来积极的结果(得)而被强化,从而形成一种正向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鼓励个体在面对选择时,通过放弃某些短期利益来追求长期更大的回报。盖茨比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学不会舍弃。他无法舍弃对黛西的执念,无法舍弃对过去的美化回忆,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如果他能够及时舍弃,或许他能够避免悲剧,找到新的生活方向。《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仅是一个关于爱情和梦想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自律和舍弃的警示。它告诉我们,一个男人最大的自律不是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内心的自我控制。学会舍弃,是走向成熟和自由的必经之路。只有当我们能够舍弃那些无谓的执念,我们才能看清现实,拥抱未来。舍弃,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