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据彭博社报道:截止目前中国已经有60天未从美国进口LNG。
要知道美国是LNG的出口大国,而中国则是进口大国,但此次是五年来,中国唯一一次这么长时间没有从美国进口。
不过,倒是上一次特朗普在任期间,中国就有大概400天的时间,没有接收美国海运而来的LNG。
那么,这一次中国拒绝LNG的时间又会是多久呢?另外缺乏LNG的存在,中国会不会也有损失呢?
中国买家贸易调整
至于说拒接LNG的时间,恐怕暂时还没办法看出来,但购买LNG却不是一件难事。
虽然说最大的供应商是美国,可并不妨碍,除了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会没有LNG的存在。
无非就是,之前从一个国家购买,而现在需要把几个国家的都凑到一起,但算是勉强维持中国的需求量。
而彭博社在3月18日,就公布过,中国不愿意跟美国签订新的LNG合约,而是在中东地区、亚太地区寻找合作商。
比如说3月17日,中国华润燃气跟澳大利亚能源巨头伍德赛德能源签署了长期 LNG 销售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自 2027 年起,伍德赛德将在 15 年内每年供应约 60 万吨液化天然气。
这不仅是伍德赛德首次以独立公司身份与中国客户签署长期销售协议,也是华润燃气首次签订为期 15 年的 LNG 采购合同。
而美国,当初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时候,中国直接就对美国的LNG加征25%的关税,致使美国对华 LNG 出口停滞。
再加上拜登政府暂停了LNG出口项目的审批,直接导致LNG每年有5000万吨的产能被搁置。
更重要的是,因为美国的这些措施,也让很多海外合作商质疑,跟美国合作究竟是不是合适的?万一美国又出现新的措施,该如何呢?
中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指出,我国天然气供应渠道多元,并不单一依赖美国。
但美国失去中国一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连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公司 CEO 安迪?卡利茨都表示,美国的能源公司一旦失去中国市场,必定会出现产能过剩、市场份额萎缩等问题。
反观中国除了转向亚太和中东地区之外,除了在能源问题上不会被某一个国家“遏制”之外,中国自己也在发展能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1 - 2 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 43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3.7%。
至于一整年的天然气产量,单拿2023年来说,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超过 2300 亿立方米,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还达到了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60%。
如果国内天然气产量的稳定增长,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供应风险,还能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推动国内经济稳定运行。
目前,中国已成功构建起多元化气源的供应网络。俄罗斯的管道气通过稳定的输气管道源源不断输入中国,例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其稳定的供气能力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天然气资源,并且在价格上相较于部分海运 LNG 更具优势。
中亚的液化气凭借地缘优势,也成为中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中东的现货气则在灵活调节市场供需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国内市场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或突发供应短缺时,中东现货气能够及时补充,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这种多元化的供应网络,使中国在面对不同地区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政策变化等风险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确保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
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再到从俄罗斯陆路输送的天然气等更为廉价的替代能源,正逐步削弱中国对海运天然气的需求。
在煤炭方面,尽管其属于传统化石能源,但中国拥有丰富煤炭资源,在保障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前提下,煤炭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能源补充,缓解能源供应压力。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俄罗斯陆路输送的天然气,通过稳定的管道运输,为中国提供了可靠的天然气来源,进一步优化了中国能源结构,降低对海运天然气的依赖,增强能源自产。
结语
总体而言,中国对美国 LNG 进口现状的变化,促使中国在买家贸易策略上进行积极调整,并大力构建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在全球能源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正通过多元化能源供应、提升国内能源生产能力以及发展替代能源等多种方式,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与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信息来源:
俄罗斯天然气不是也在吗
要乘以1.84,还怎么进口啊?
买卖双方都是寻找新客户!不牵涉卖出去卖不出去的问题,世界就这么多能源供应国,不是过剩时期。这个国不买,卖给那个国,寻找新客户就是麻烦一些,
很好(๑>◡<๑)👍🏻
美国特朗普不是想要脱钩吗?他现在做到了。
美国特朗普不是想要脱钩吗?他现在做到了。这个世界没有美国的时代,我们中国同样过了几千年。
这次轮到美国“受气”了,我就没搞懂,川普得罪了这么多财团,怎么弄混下去啊
中国为什么要舍近求远,真的是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