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创建不久,我国就着眼于航天航空事业的兴起、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开始了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一九七零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们的运载火箭的自主研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这一拼搏奋进的过程中,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关注着航天航空事业的不断推进。
毛主席接见钱学森(图像)
一九七二年的九月上旬,国务院七机部把两枚运载火箭开始组装,并将于九月底测试完毕的情况汇报给了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总理得知东方“巨龙”又将腾空起舞,笑傲苍穹,非常高兴。
随之,他让国防科工委的刘西尧同志转告七机部,朱老总、叶帅、徐帅他们都很关心国防尖端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准备到装配运载火箭的车间视察。届时,政治局、国务院业务组、军委的有关同志也将一起去看看。
九月十二日下午,国务院七机部的几位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的干部、科研人员、工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静候着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到来。
同时,气壮山河、英姿挺拔的运载火箭横卧于轨道之中,几种不同型号的导弹也都精神饱满、规规矩矩地待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准备接受领导们的“检阅”。
长征系列火箭(图示)
下午四时整,一辆辆红旗小轿车鱼贯而来,依次停在运载火箭装配车间附近。接着,朱老总、董必武同志、叶剑英元帅、徐向前元帅及李富春等同志相继从车里走下来。
他们一行进入车间后,先是纵观整个车间,然后各自行动。他们仔细观看车间里的每一件设备、每一种产品,并随时就有关情况发出问询。工程师及各业务分管人员、工人是有问必答,且详实准确。
朱老总、叶帅、徐帅、董老他们视察了近两个小时后,意犹未尽。有的笑着问:“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东西啊?都拿出来亮亮相,让我们看看嘛!”还有的说:“你们不要舍不得,更不要对我们保密吆!”……
七机部分管军工科研生产的杨国宇听到领导们这样说,就主动地、认真谨慎地解释道:“我们没有保密,也不敢。按照周总理的指示,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家底全展示出来了。”
杨国宇将军(图像)
后来,他们相互交谈着,恋恋不舍地陆续离开了运载火箭装配车间。
朱老总的专车司机及随身工作人员也已在等待着他上车返程,可是,朱老总没有丝毫的上车离开的意思。他低着头,柱着手杖,慢悠悠地走过来,又走过去,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
见此情景,大家都为年事已高的朱老总担心,但又不敢擅自接近他老人家,只是眼巴巴地、远远地望着他。
过了一会儿,有些同志实在忍不住了,就对杨国宇说:“你快去问问朱老总,他老人家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
杨国宇在大家的极力推荐下,快步走到朱老总身边,轻声问道:“老总,您还有什么指示吗?”
正在低头徘徊的朱老总猛然间听到有人跟他说话,先是一愣,随即问出现在眼前的杨国宇同志:“你是管什么的?”
徘徊、深思中的朱老总(图像)
杨国宇毕恭毕敬地答道:“老总,我是管运载火箭生产的。”说着,杨国宇用手指指身后的英姿飒爽的运载火箭。
听出杨国宇口音的朱老总话锋一转,继续问道:“你是四川那个地方的人?“杨国宇回道:“老总,我是四川仪陇人。”
朱老总听了,微笑着说道:“嗷,我们是老乡嘛。”
接着,他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工作完成得不错,但还要再接再厉。你们要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及早生产出威力强大的武器装备,以便更好地对付世界上的帝国主义等一切反动派。”
“老总,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干、好好干的!”杨国宇诚挚而又信心十足地说。
这时,朱老总的随身工作人员走过来,扶着已八十六岁高龄的朱老总上了车。
精神矍铄的朱老总(图像)
杨国宇和七机部的几位领导同志送走朱老总后,一转身发现,叶剑英元帅独自一人站在车间的一个角落里,若有所思。
于是,杨国宇又在别人的建议下去见叶帅。
杨国宇走近叶帅,问道:“叶帅,您对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指示、要求吗?”
叶帅回头一看是杨国宇,便笑着说道:“是你呀,在这儿负责?”杨国宇赶紧回道:“我不是主管人员,只负责生产事项。”
“嗷,不错,你们干得不错!长此以往,我国的航空事业、军工建设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成果。”叶帅夸赞道。
说完,叶帅看了一眼杨国宇,又说道:“不过,你们今天如果请朱老总讲几句话,那就更好了。讲一讲,对你们也是个鼓励嘛!”
瞩目远方的叶帅(图像)
杨国宇趁机说:“叶帅,朱老总等领导同志都已经离开了,请他们讲一讲也来不及了。现在,就请您为我们作指示吧!”
叶帅说:“我也不讲什么了,就给你们留下一句话——高精尖的军事装备要尽快搞出来,国家需要它们早点去站岗、放哨!”
说罢,叶帅上车离开了。
杨国宇边目送着叶帅离去,边暗自思量:为了国家的强盛,朱老总、叶帅他们是这样地热切期待着军备的发展,其心情是何等迫切啊!
主要参考文献:《老一代革命家与科学家的故事》、《怀念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