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将帅们挥军作战,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但也大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新中国的开国大将陈赓将军,就是如此。
1946年11月初,中央军委电令陈赓将军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的第十旅、十三旅赴东北作战。第四纵队的第十一旅与豫北之二十三旅、太岳军区独立旅组建为第八纵队,继续在太岳地区坚持革命斗争。
在山西长子鲍店地区整装待发约半月有余后,中央军委又根据军情所需,电令陈赓将军率领所部返回同蒲路,与第八纵队合并为第四纵队,仍留太岳地区,参加同蒲战役。
战斗在太岳地区的陈赓将军(图像)
陈赓将军遵令而行,立即命令十旅、十三两个旅和直属队,在其他领导的指挥下,进军同蒲路。自己则去邯郸,向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两位首长汇报并请示工作。
部队到达同蒲一带后,立即分兵于霍县以南、洪洞以北沿线,打击敌人。
1946年12月中旬,第十旅副旅长楚大明亲自率领二十九团的一个营,攻打阎锡山军队的一个名叫小贾村的据点,俘敌甚众,斩获颇丰。
楚大明是1932年的老红军,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抗战时期,曾任支队长、军分区司令,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升任副旅长,颇得陈赓将军赏识。
为了彻底消灭这股敌军,进一步扩大战果,楚大明派人向纵队领导汇报求援。
不料,没等我们派出的援军到达作战地域,阎锡山的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王靖国已经调派一个师的兵力,将楚大明和他率领的部队重重包围在小贾村的两个院落里。
猛将楚大明(图像)
如此一来,纵队与楚大明他们的联系中断了。这时,有的纵队领导同志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因为,性子偏急的楚大明,从来不畏惧敌人的火力,常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被敌军包围后,一旦他为了让部队脱离困境,不管不顾地打击敌人,导致自己有什么不测,他所率领的整个营就有不复存在的可能。
就在大家苦无良策之际,陈赓将军从邯郸回到了四纵司令部。
了解了有关情况,得知了大家的担心后,他认为,楚大明和其所部有惊无险。
一则,二十九团是楚大明带出来的队伍,反包围作战的经验非常丰富,日寇都奈何不了他们,阎锡山的部队更不会有戏。
二则,不管是单兵作战,还是率部作战,楚大明历来勇猛无畏,且时常带头冲击敌军不假。但是,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进攻的过程中。
如今,楚大明身陷重围,寡不敌众。这种态势下,他绝对不会莽动蛮干的,不会将自己的实力暴露给敌人,他会想方设法地固守待援的。
我军在反击敌军(画作)
三则,从小贾村内仍不时有枪声响起可知,咱们的部队还没有垮掉,赶快派精兵强将增援完全来得及。
陈赓司令员的这番分析,就是楚大明副旅长及所部被敌人包围后的、真实的作战写照。
受困于敌军重兵之后,楚大明发现敌人的兵力十倍于己,出入两个院子的两道门均被敌军的火力严密封锁了,很难击败敌人突围出去。
于是,他就利用院落门少及院墙是用砖砌的等不利局面下的有利条件,指挥战士们扼守要地,以待救援。
最终,周希汉旅长率领第十旅主力赶到小贾村,向敌人发起猛攻,帮助楚大明他们突出重围,安全返回。
对楚大明及其所部的英勇顽强的作战行为,四纵党委给予嘉奖。同时,陈赓将军对楚大明副旅长有勇有谋的表现,称赞有加——“稳如泰山,指挥若定”。
赞扬楚大明的陈赓将军(图像)
出于为部队培养高级指挥员的考量,陈赓将军还时常将整个部队的前线作战指挥权,交给自己的某位旅长。
1948年11月,陈赓将军被上级指定为我军围歼黄维兵团之东集团的最高军事领导,统一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九纵、十一纵和豫皖苏独立旅。
这时,陈赓将军为了便于他对多支部队的统筹指挥,也为了培养纵队乃至更高级别的军事指挥员,他决定:四纵十旅旅长周希汉同志全权负责四纵各旅的作战行动。
陈赓将军麾下的东集团发起总攻后的第一仗,是由四纵主攻敌军盘踞的李围子。
为了确保陈赓将军同各部队的及时联系,将军行动到哪里,四纵通讯科就把电话线架设到哪里,随他同步前进。
将军见了说道,不要扯什么电话线了,我这时已起不了大作用了。四纵的前线作战,有周希汉旅长,我没话可说了。整个作战部署已定,对上级也没有可请示报告的了。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观战”,不需要电话。
“观战”的陈赓将军(图像)
随着发起冲锋的信号弹的升空,敌人的阵地很快被我军的榴弹炮打哑了。没多久,周希汉同志向陈赓将军报告:战斗已经全部结束,部队基本没有伤亡。
陈赓将军听了,高兴地说:“打得好!明天,九纵打张围子,你们组织火力去支援。八日,你们攻击沈庄,九纵将支援你们。”
说完,将军悠然地朝着一处高岗走去。
四纵攻打沈庄时,陈赓将军没有去前方“转悠”。他只是打电话告诉周希汉旅长,如果准备不充分,可以推迟进攻时间。然后,派有关人员到前线去看看情况。
周希汉旅长信心十足地对陈赓将军说:“战前准备比攻打李围子时还充分,将按既定时间发起攻击,请司令员放心!”
部队发起冲锋后,突破敌军前沿阵地的捷报,很快传送给了陈赓将军。
时隔不久,周希汉旅长又亲自通过电话告知将军:已全部解决战斗,全歼敌军一个师的师部及其所属的两个团。我部伤亡极小,不超过二十人。
建国后的周希汉将军(图像)
这样的战果,令将军欣慰至极。他放下电话后,倒背着手,笑着走出了指挥部。
陈赓将军知人、用人到如此地步,可谓臻至化境,令人感佩!
主要参考文献:《陈赓传》、《陈赓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