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时期国军六个集团军的司令各自表现得如何

小赵侃车 2025-04-24 17:00:42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为中日抗战首场大型会战,规模最大、战斗最烈。双方共百万军队参战,日军9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中国73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六集团军参战,未能阻日军。

【1、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

1937年淞沪会战起,张发奎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守浦东沪西。8月,他依托黄浦江防御,炮击日军舰艇。9月坚守浦东,夜袭日军。10月升任右翼军总司令,驰援金山卫,未遏日军。11月撤退时,其部阻击日军。

张发奎抗战时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二兵团总司令、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他率部死守浦东,重创日军106师团。后统筹两广防务,组织桂南会战。桂柳会战期间,他指挥阻击,掩护撤退,坚持游击,为华南反攻核心将领。

【2、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

淞沪会战前,张治中拟“围攻上海日军”计划,8月13日率德械精锐强攻日军司令部及纱厂,压缩日军至狭小区域。后因日军工事坚固且增援快,战局胶着。他亲赴前线督战,但因缺重火力未能突破,后被调离。

张治中抗战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攻上海日军据点未果,却挫其速胜。后任湖南省主席,因大火辞职。转任军委会政治部长,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兼西北行营主任,督导边区抗战。参与重庆谈判,签《双十协定》。

【3、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

淞沪会战,刘建绪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守浦东至杭州湾北岸。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10军登陆金山卫,国军防线过长,未能阻击。刘调第63师驰援,被击溃。刘因失守受质疑,但仍组织阻击,迟滞日军十日。后退守浙西,继续作战。

刘建绪淞沪会战守浦东至杭州湾,因金山卫失守退浙西。1939年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阻日军于金华、衢州。1941年起驻闽浙沿海,1942年任福建主席,保守防御。抗战后期重后勤,1945年参与福州反攻,后淡出军界。

【4、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诚】

陈诚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负责淞沪会战左翼。1937年8月下旬,他率部在罗店、宝山与日军激战,罗店战役尤为惨烈。他调集主力以“血肉磨坊”战术对抗,虽伤亡重,但迟滞日军月余。9月,他提出“持久消耗”战略,未获实施。

10月升第三战区左翼军总司令,统筹防线并夜袭日军机场未果。11月指挥苏州河南岸阻击,掩护西撤。麾下67师死守松江三日,仅存500余人。陈诚治军严,但国军指挥混乱、火力不足,战后称败因国力悬殊。

陈诚抗战时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武汉卫戍总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他淞沪会战阻敌月余,武汉会战重创日军,鄂西会战歼敌三千。注重整训,创办干训团,抗战末期任军政部长,战略思想强调持久消耗与协同。

【5、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薛岳】

薛岳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守蕴藻浜至大场。1937年10月,指挥60、61师等部,在陈家行、塘桥与日军9师团激战,多次击退日军。后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炮兵阵地,但大场失守。撤退时设阻击点,掩护西撤。

薛岳抗战时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等要职,指挥万家岭战役等,三次长沙会战毙伤日军11万。1944年阻击日军两月。他强调机动防御,被誉为歼敌最多将领,主导华中战场。

【6、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

廖磊任21集团军总司令,1937年10月率桂系7、48军援淞沪。15日接防蕴藻浜北岸,夜袭日军阵地,伤亡6000余人未果。21日敢死队突袭日军司令部失败。11月初退守苏州河南,48军阻击日军两日,损七成。

廖磊抗战时任第21集团军总司令,驰援淞沪会战,血战蕴藻浜。后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参与徐州会战。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病逝于立煌县,终年49岁,被誉为“大别山铁柱”。

会战中,六司令各展战术:张发奎炮兵压日军舰艇,兵力散而未能阻;张治中强攻破日军速胜计;刘建绪因防疏撤;陈诚死守罗店迟滞日军。薛岳机动反攻,廖磊夜袭惨烈。虽撤,却挫日军野心,为后续战积累经验。

0 阅读:19

小赵侃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