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月
编辑|六月
前言北京时间2025年4月10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高调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25%的惩罚性关税,这项政策“立即生效”,并且明确指出,不适用于全球其他75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对全球其他国家喊话,给予90天的加税暂停,并额外“奖励性”下调10%互惠关税,声称“要让那些愿意与美国合作的国家看到诚意”。
而就在前一天,中国已率先出招,将对美商品的关税从34%大幅提高至84%,毫不含糊地展现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态度。
为什么特朗普偏偏要在这个时间点掀起对华“第二次关税大战”?
中国的强硬反击,是否意味着对美国彻底“失去幻想”?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关税攻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场戏我们是不是看过了?
2018年的第一轮中美贸易战,特朗普高举加税大旗,逼迫中国就范,但最后在中国强硬反制下不了了之。
五年过去,他似乎还在复读相同的剧本,只是这一次,加码到了极致——不是10%、25%,而是125%的惩罚性税率,几乎相当于把中国制造“一脚踢出”美国市场。
特朗普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关键事实——2025年的中国早已不是2018年那个需要小心翼翼应对加税的中国。

这几年里,中国稳步推进国内大循环、扩大“一带一路”合作、深化与亚非拉国家的自贸协定,同时加快高端制造替代升级,从汽车芯片、工业机器人到新能源电池,中国制造业已经完成“中低端向高端”的根本转型。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不再把美国市场当作“唯一重要的出口方向”,而是将东盟、中东、非洲、拉美视为新的增长支点。
网友评论说得犀利:“这125%不是对中国商品征税,是特朗普亲手割掉美国消费者的钱包。”
没错,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惩罚”,但本质上,这是美国自己经济的自残。

高关税最终将转嫁到美国进口商、零售商、普通家庭的消费品价格上。
而在美联储已经维持高利率、美国通胀久居不下的背景下,这一招,简直就是给市场加了一把火。
特朗普对外的解释是“为了遏制中国制造的威胁”,但实际上,他正在用美国经济的稳定作为赌注,试图挽救自己的政治口碑和2024年连任失败后的“重新出山”声势。
美国民众愿意为他的赌局买单吗?更大的问题是——美国的盟友,还愿意继续站在这场破坏全球贸易规则的赌博里吗?

如果说这场关税战是政治上的豪赌,那它更是一种经济上的“休克疗法”。
这一术语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改革,当时试图通过激进政策压制通胀、改革市场,结果却直接把经济打进深渊,人民生活水平一夜跌落谷底,国家几近解体。
而今,特朗普似乎在复制这一操作,只不过这次的实验对象,是美国自己。
根据美国财政部前部长萨默斯的估算,如果这场关税战持续,美国今年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将高达70%,可能会导致超过200万人失业,平均每个家庭损失5000美元。

而华尔街的金融交易平台更是已经对冲未来3个月的大幅震荡,纳斯达克和标普指数出现明显波动。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也在紧盯事态发展,一旦中美全面脱钩,他们很可能下调美国政府债券的评级,这将导致美国国债融资成本飙升,进一步引爆财政赤字。
特朗普喊话说:“冷静点,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正如网友所讽刺:“说这种话的人,往往都心里没底。”
他还在幻想着通过经济威胁,逼迫中方低头妥协。

然而现实早已证明,中国不会,也不可能在主权、核心产业和国家利益上“让步换缓和”。
尤其是在对美战略认知已趋一致的背景下,中国不会再重复“打打谈谈、边让边抗”的旧套路。
这一次,中国直接用84%关税回敬了特朗普的一纸通牒。
可以预见,如果特朗普执意强推“125%关税计划”,中国还将继续拉升反制措施。
比如,暂停某些关键战略资源出口(稀土、石墨、钽钨锗等),限制对美国高端技术依赖产品的采购,甚至可能发起对美企业在华经营资格的审查与清理。
这种“以打促稳”的反制手法,不是为了升级冲突,而是清晰地传达出:中国已经不再退让。

让特朗普焦虑的不只是中国不吃这一套,而是“世界也开始不信美国了”。
过去,美国之所以能在全球推行自己的规则,是因为它手握军事霸权、金融霸权与技术霸权。
但现在,这三大支柱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
军事上,美国连也门胡塞武装都打不下,面对伊朗也选择回避,不敢正面对撞,乌克兰战争更是把美国拖得疲惫不堪。

金融上,美元霸权逐步被多边结算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所稀释,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
技术上,美国虽仍有优势,但已无法全面压制中国发展。中国的高铁、电动车、绿色能源、高端制造产业正在从跟跑走向并跑甚至领跑。
更令人讽刺的是,连特朗普自己也不再相信美国能一统全球。
他一边打压中国,一边试图拉拢日韩、澳大利亚、台湾等地区的制造业,想将“供应链转移”强行启动。

但这些国家早已在全球产业链中和中国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不是说转就能转的。
事实上,美国的霸权体系正在发生裂变,而中国的战略耐力,正逐渐在全球赢得信任。
特别是在中国对美态度转硬的同时,不少新兴经济体纷纷与中国达成新的合作协议。
中东国家用人民币结算石油、非洲与中国签署基础设施协议、拉美国家积极推进“南南合作”……世界已经在悄悄改弦更张,特朗普还沉迷于冷战思维和极限施压的旧脚本。

2025年这场“125%关税大战”,远不是一次简单的经济摩擦,它更像是中美之间,乃至世界旧秩序与新规则之间的一次硬碰硬。
特朗普选择了用最野蛮、最强硬、最冒险的方式向中国施压,想借此重塑“美式霸权”的威慑力。
而中国,则用最理性、最坚定、最有底气的方式回应挑战,不再妥协、不再回避、不再配合旧剧本。

这一次,真正分出胜负的不是“谁喊得更狠”,而是谁能撑得更久、布局更深、走得更稳。
125%关税,不会改变中国的发展轨道,反而可能成为中国打破外部封锁、加快转型升级的转折点。
中美的较量,最终将决定未来全球经济的新方向。而这场博弈的胜利者,不一定是说得多的人,而一定是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