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6大功效与作用,提醒:甘草也是有禁忌的,这3种人不宜吃

振华说养护 2025-02-18 19:14:43

甘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素有“国老”之称,其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在中医临床上,甘草的应用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单味药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调理身体。

然而,尽管甘草的功效显著,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

甘草的6大功效与作用

1、补益中气,增强体质

甘草具有补益中气的作用,能够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中医认为,甘草能够“益气复脉”,对于体虚乏力、气血不足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长期适量服用甘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调和诸药,减少副作用

甘草被誉为“调和之王”,在中药方剂中常被用作“使药”,能够调和诸药的性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和副作用。

例如,在治疗寒热错杂或药物性味过烈的方剂中,加入甘草可以缓解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使方剂更加温和。

3、止咳化痰,缓解咳嗽

甘草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能够缓解因风寒、风热或肺热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中医常用甘草与麻黄、杏仁等药材配伍,治疗外感咳嗽;或与麦冬、贝母等配伍,治疗阴虚久咳。甘草的润肺作用能够缓解咽喉干燥,减轻咳嗽症状。

4、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缓解因外感风热或内热炽盛引起的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症状。

现代研究表明,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5、缓解痉挛,止痛安神

甘草具有缓解肌肉痉挛和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脘腹疼痛、头痛、牙痛等症状。中医认为,甘草能够“缓急止痛”,对于因气血不足或寒邪侵袭引起的疼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6、调和气血,改善血虚

甘草还具有调和气血的功效,能够改善因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

中医常将甘草与当归、黄芪等药材配伍,用于调理气血不足或血虚导致的多种症状。

甘草也是有禁忌的,这3种人不宜吃

1、高血糖患者

甘草中含有甘草酸,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或高血糖人群应避免过量服用甘草,以免影响血糖控制。

2、血压偏高或水肿人群

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升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或水肿患者来说,过量服用甘草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这类人群应谨慎使用甘草。

3、阴虚火旺者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一定的温补作用。对于阴虚火旺、内热炽盛的人群来说,服用甘草可能会助热生火,加重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因此,这类人群不宜服用甘草。

如何正确使用甘草

1、合理用量

甘草虽好,但不可过量服用。一般来说,每日服用量以3-6克为宜。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水肿、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

2、避免长期服用

长期服用甘草可能会导致依赖性或副作用,因此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如需长期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配伍使用

甘草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其功效并减少副作用。例如,甘草与黄芪配伍,能够增强补气作用;与石膏配伍,能够清热解毒。因此,在使用甘草时,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配伍方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治疗或保健建议。具体病情请遵医嘱,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