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场引爆下,直播带货似乎一下子成了2020年实现财富自由的最佳途径。
从李佳琦、薇娅到罗永浩,那些一夜带货上亿的成绩,刺激着每个人的肾上腺素。然而,肉多狼更多,热闹始终是少数人的,一众入局者纷纷喊亏,日前,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就被曝出此前在他的直播中某品牌方付了60万元坑位费,但实际成交不足5万元。
一石激起千重浪,吴晓波不得不发长文做出回应,然而这份“勤勤恳恳”的长文非但没能息事宁人,反如火上浇油,进一步激起了大众对名人直播带货话题的探讨。
刷单买流量,直播行业有多乱
可以说直播带货出现伊始,就伴随着刷量现象,虽说在业内人士心中,直播中刷流量数据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但很多行业外的商家却是一知半解,很容易在合作中成了“冤大头”。
一般来说刷量的方式有两种,最简单的是某宝雇真人/程序刷观看数据。还有一种是MCN与网红主播“合作”,先刷出足够的销售额,再批量退货,仍按之前谈好的比例收取佣金。
在这种“刷单”模式下,MCN和主播无论是直播分成还是通过其他渠道分销产品,都可以最大化收益,而品牌商们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甚至有品牌商也默认这种刷单存在,亏的钱只当是做营销。
有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举过这样生动的例子:一般很多MCN机构会给品牌方这样一个方案:几万至及几十万元服务费+20%提成,可以承诺保底一定的销售额,如果做不到就退服务费。 直播当天的成绩一定会符合预期,当品牌方按约定把提成转过去之后,没几天就傻眼了,退货率能超过一半,很多产品都是MCN自己掏钱买了再退货,也就是说直播当天的销量都是注水的。
“能赚钱就怪了,薅得全是品牌方的羊毛。大多找主播直播带货的商家都是赔钱赚吆喝,遇到刷量的机构和主播,品牌方就连吆喝都没有赚到。”前述业内人士如此总结道。
另有媒体报道,全国直播电商主播TOP50,5月GMV(成交总额)对外宣称总计约为123亿元,但实际销售额仅约为1.3亿元。100倍之差的销售额只是数据造假链条中的一环,事实上每个数据都可以充满水分。
泡沫之下,直播电商路在何方
在电商直播行业外表风光的背后,水分之深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水多了,主播捞着肉的可能也就越来越小了。不仅如此,随着直播泡沫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品牌主的资源会更愿意向头部主播靠拢。此前就业界有人士判断,淘宝直播每晚的GMV,薇娅占了30%,李佳琦为20%,这就意味着其余的6万个直播间要去分割剩下的蛋糕。
前段时间李佳琦以特殊人才落户上海,其实也反映出地方对头部主播的重视程度。按此逻辑,其他主播要实现“阶级跨越”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诞生下一个李佳琦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那么当下遍地泡沫的直播行业,能否延续此前“浩荡”的趋势?长期来看,直播电商随着技术的加持还会继续享受流量红利,比如5G的加入,它会增加直播中信息的丰富程度,而随着AR和VR这样技术的成熟,也会增强现实交互感。
此外直播电商也在倒逼商家做供应链改革,主播通过在前端集客,反向下单,倒逼C2M。主播带货出来的订单,对商家来说利好也是极大,一是有规模效应,二是0库存压力,三是穿透了中间商,供应链的整合是释放让利空间的最强依托,也会进一步激活流量的购买。
这实际上也是电商的发展趋势:一边是需求端获取流量红利;另一边就是对供应链的整合,释放更多利润空间。像直播卖货这样的新物种每次出现,难免都会在前期因缺乏监管,导致乱象丛生,而当泡沫过去,市场回归理性以及技术上的进步,剩下的东西或许才是直播电商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