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出现单边冲顶走势,价格沿着 5 日均线一路狂飙时,此时,不要被踏空的担忧所困扰,更不能因害怕错过良机而贸然追高。
近一年来,“FOMO” 这个词频繁闯入大家的耳畔,它即 “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在金融市场这片波谲云诡的领域,许多人之所以在本不该出手的时候买入,正是 FOMO 情绪在背后作祟。
那我们该怎样避开 FOMO 情绪的干扰呢?
1、正确认识股市。
如下图所示,恒生指数从 2010 年至今的走势图很容易看出它的“性格”。期间虽有众多单边上涨行情,可从长期视角来看,震荡才是市场的主旋律。所以啊,大可不必时刻担忧错过什么,反而应该多警惕FOMO。

这还只是港股市场的情况,咱们可投资的品种繁多,即便错过这一种,还有别的机会在前方。人啊,不会因错过而遭受金钱损失,却极有可能因错误的操作而蒙受巨大亏损。
过去这些年,A股和港股的特点是,长期涨幅很小,短期波动很大,底部不断抬升。要是想收获可观的收益,就务必要充分利用短期波动大的这一特性,去施行反人性的操作。
2、提前做资产配置,切勿每次都等到新闻告诉你大涨时才忍不住去买。
一定要在资产价格低廉之时,入手那些自己看好的优质资产;而在其价格已然大涨之后,就得对 “这次不一样” 这类叙事逻辑提高警惕。
倘若实在按捺不住投资的冲动,不妨用少量资金去购买虚值期权,以此来替代直接追高的行为。
3、一定要有止错机制。
如果在行情突破之际追高买入,这倒符合趋势策略的做法,但一定要带止损。追高不止损,迟早亏大钱。
4、留意市场亢奋指数。
每当察觉到市场热度攀升至高位时,咱们应当心生畏惧,而非盲目兴奋。
不少研究机构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总是在市场处于高位之时,挖空心思寻找各种理由去论证未来行情还会继续上扬,却鲜少在低位时告知我们哪些品种未来会一路涨至高位。

5、股债平衡,管住手。
当市场整体估值高企,四处都找不到便宜的资产可买时,即便减仓了,也得狠狠管住自己的双手,避免冲动行事。这时候,可以去购买一些 30 天定期开放的债基,这 30 天的时间足以让人冷静下来,平复情绪。
投资,其实跟农民种地有着相似之处,都是 “靠天吃饭”。既然自身无法左右最终的收成,那就只能提前做好准备。丰年之时多储备 “粮食”(现金、债基等),如此一来,等到灾年(市场不景气)来临,才不至于弹尽粮绝,陷入困境。
熊市中的现金流,大多都是在牛市期间精心储备起来的。
当然,就当下市场而言,只是局部出现过热的迹象。所以即便咱们选择减仓,也还是会去配置一些处于低估状态的品种,以此来优化投资组合,把握潜在机遇。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