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人物|大秦天王苻坚:世界上朕最爱的那个人去了

抗抗说历史 2024-04-25 03:28:39

衣赐履按:这一回,我们讲王猛的离世,以及苻天王和王丞相的鱼水关系。

苻坚和王猛相识时,苻坚大约二十岁,王猛大约三十三岁,两人“一见钟情”(详见拙文《》)。

公元357年,苻坚即天王位,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

当时,始平县(陕西省兴平市)有很多从枋头(河南省淇县东南淇门渡)回来的人,豪门大族横行,公然抢劫,偷盗泛滥,治安混乱。

苻坚就给了王猛一个“美差”,到始平去做县太爷。

衣赐履说:当初,苻坚的祖父苻洪率氐族部众,归降了后赵石虎,石虎把他们安置在枋头,因此,枋头可以算得上是苻氏的“龙兴之地”,这里有大批跟着苻洪混的“老革命”。苻氏入关之后,这些“老革命”的家人,很多都被安置到始平定居。你就想吧,这些家伙,都是革二代、革三代,甚至是“老革命”本人,不闹事儿是本分,闹了事儿才正常,哪个县太爷敢管他们!

王猛敢管。

王猛一到任,立即明法度,重刑罚,甄别善恶,打击强豪,对徇私枉法的公务员,决不手软,就跟县衙里,直接用鞭子抽死了一头机关干部。

立即,就有老百姓上书,状告王猛滥用刑罚,有关部门接受控诉,把王猛往囚车里一扔,拉到廷尉(司法部)的大狱里。

苻坚亲自问询王猛,说:

老王啊,为政之道,应以德为先诶,你这刚去了始平几天啊,就杀戮无数(原文就是“杀戮无数”),你简直是酷毙了诶!

衣赐履说:这一小段,我们能得到几条信息:第一,王猛抽死的手下干部,跟豪强们是一伙儿的;第二,控告王猛的“百姓”,本就是豪强,或者豪强派出的代表;第三,王猛本人把氐人权贵得罪惨了;第四,苻坚有“德化天下”的理想。

王猛说:

臣听说,治理民风和顺的地方,用礼教就可以了;治理混乱动荡的地方,则必须用重典。陛下把臣派到始平,这个地方,那是出了名的乱呐!豪强当道,法度不彰,我就是要为陛下剪除那些凶暴狡诈之徒。我这刚杀了一个,还有成千上万个没动呢。如果朝廷因为我无能,搞不掂那些违法乱纪的坏蛋,我甘愿受死;但如果说我为政残酷,还要加刑于我,我委实不敢接受。

苻坚听后,对群臣说:

王景略(王猛),就是我的管仲和子产啊!

于是,苻坚赦免王猛,升任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公元360年,王猛三十六岁,一年之中五次升迁,做到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在宫中宿卫,一时间权倾内外。皇亲国戚、高官显贵,都对王猛所受宠遇无比愤怒,有些朝廷干部就开始诋毁王猛,都被苻坚摁在电路板上狠狠摩擦,大家这才认清了形势,没人再瞎嘚嘚了。

不久之后,苻坚又升任王猛为尚书令、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王猛多次上书拒绝,苻坚不准。再后来,又加任王猛司徒,录尚书事,其余官职不变。王猛以没有立功为由,坚决拒绝。

公元367年,王猛率军痛扁前凉君主张天锡(详见拙文《》)。

公元370年,王猛率军灭掉了前燕帝国,使前秦的疆域东抵大海(详见拙文《》)。

苻坚任命王猛为使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牧,镇守邺城,封清河郡侯,赐美妾五人,上女妓十二人(一说十人),中妓三十八人(一说三十人),马百匹,车十乘,等等等等。

王猛上书,固辞不受。

衣赐履说:官爵,王猛大约是接受了,不受的,或许是部分赏赐。

另,前燕帝国设置十一州,此处的六州,应指西汉十三州中的六州,即,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兖州、豫州。关东刚刚平定,形势未稳,苻坚就全权委托给王猛,这种事儿,也就苻坚能做得出来;这种信任,也就苻坚对王猛。

公元371年,二月,苻坚重新任命了青州、兖州、并州、豫州、徐州、荆州、凉州、益州、秦州、梁州、雍州各州刺史。苻坚认为关东初平,各郡守县令必须用合适的人,就让王猛根据实际情况,选拔征召英俊杰出之士,先把六州郡守县令的缺补上,然后再上报朝廷正式任命。

十一月,王猛考虑到都督六州的责任过于重大,向苻坚进言,请求将这个职位改授给亲近而又贤明之人,另外,鉴于选拔六州郡县长官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自己掌管一个州也就可以了。

苻坚回复王猛说:

朕之于卿,从大义上讲是君臣,从情谊上讲则胜过骨肉。历史上的君臣典范,齐桓公有管仲,燕昭王有乐毅,刘玄德有孔明,但是,我认为,咱俩比他们都强。人主最重要的工作是寻求大才,找到之后,则可以省力放心(夫人主劳于求才,逸于得士)。既然把六州委托给你,朕就解除了东顾之忧,这么做,并不是表示对你的优待尊崇,而是朕自己想消闲安逸诶。打江山不易,坐江山也难,一旦用错了人,发生祸患,那就不仅是我的忧虑,也是你的责任了。因此,我宁肯空着三公的职位,也要先用最放心的人,把关东地区给管起来(意思是三公的位子,一直给你王猛留着呢,但你要先把关东地区给朕料理好)。

老王啊,你真是不了解朕的心意诶,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政权初建,急需人才,应该尽快选拔建立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等到关东地区教化已行,你自当身着上公之服,西返长安。

苻坚派侍中梁谠到邺城宣告圣旨,王猛于是继续都督六州。

公元372年,二月,前秦朝廷任命清河(山东省临清市)人房旷为尚书左丞,征召房旷的哥哥房默,以及清河人崔逞、燕国(北京市)人韩胤为尚书郎,北平(河北省遵化市)人阳陟、田勰、阳瑶为著作佐郎,郝略为清河相。这些人,清一色的关东名士,都是由王猛荐举的。

六月十二日,苻坚任命王猛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特进、常侍、持节、将军、侯爵全部保留。任命阳平公苻融为使持节、都督六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冀州牧,接替王猛。

衣赐履说:苻融是苻坚的老弟,符合既亲近又能干的标准。

八月,王猛抵达长安,又加任都督中外诸军事。

王猛推辞说:

丞相威重,太子太傅位尊,尚书令政务繁杂,司隶校尉责任重大,总督军务,上传下达皇命,文武职务集于一身,大事小情都要过问,就算是伊尹、姜太公、萧何、曹参这样的先贤,也不可能同时兼顾,何况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呢!

辞让的奏书,王猛上了三四回,都让苻坚给打回来了。苻坚对王猛说:

老王啊,朕正在统一四海,除了你,谁可委以重任?你不能推辞宰相,就像朕不能推辞天下一样。

王猛做丞相,苻坚优哉游哉于其上,百官统属于其下,军事上、内政上、外交上,一应事务,事无巨细,全由王猛一把抓。王猛刚正贤明,清廉严肃,褒贬鲜明,放逐罢免尸位素餐者,提拔重用有才而不得志者,对外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对内引导督促种田植桑,没本事的干部一率不用,没犯罪的人绝不用刑,数年下来,政务通畅,国富兵强,百姓丰乐,秦国大治。

苻坚时常对王猛说:

老王啊,你夙夜为公,日理万机,朕就好像周文王得到姜太公,可以优游以度岁月了。

王猛说,陛下没有追究我的过失,我已经很庆幸了,又岂敢与古人比肩呢!

苻坚说,依我之见,姜太公也比不上你诶。

苻坚还时不时对太子苻宏及长乐公苻丕等人说:

你们事奉王公(王猛),要像事奉我一样。

衣赐履说:苻宏、苻丕,都是苻坚的儿子。王猛文也文得,武也武得,既能治天下,也能玩儿宫斗,委实是历史上少见的大才、全才。不过,我们必须看到,他所成就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苻坚的无条件信任上的。苻坚和王猛治下的大秦国,出现了十六国时期少有的太平景象。

公元373年,年底,前秦拿下了晋帝国治下的梁州、益州。

公元375年,五月,王猛病重卧床,苻坚亲自为他到南、北郊,以及宗庙、社稷,祈求神灵,又分派侍卫近臣前往黄河、华山,遍祈诸神,为王猛祈福。王猛病情略有好转,苻坚非常高兴,将死刑以下的罪犯,全部赦免。

王猛上书说:

没想到陛下为了臣的性命而损害了天地之德,这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臣听说,回报恩德,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直言进谏,我的生命即将结束,再向陛下进献最后的一点忠诚。陛下威德,震动八荒,声望教化,照耀天地,九州百郡,十有其七,平定燕、蜀,如拾草芥。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因此,古代的圣哲帝王,知道建功立业的艰辛,无不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兢兢业业,如临深谷)臣盼望陛下能够追随前代的圣人,则天下幸甚。

苻坚看了王猛的上书,十分悲痛。

衣赐履说:讲真,我看到此处,也不由泪目。这种千古君臣典范,历史上真找不到几对。

这一段,乍一看,似乎是讲了一堆正确的废话,一通儿大道理下来,实际可供遵循的具体建议,毛都没有一根,怎么看都不像是临死前掏心窝子的忠言。

我反反复复研读,不得不叹服,王猛真的是先知先觉的典范啊!

所谓“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怎么翻译都翻不出原文的意蕴,我理解,就是王猛严肃地提醒苻坚,你的大秦国已经非常好了,这样就可以了,不要去想着统一天下,不要妄图消灭东晋,因为“善始者不必善终”,你要知道放下,知道停止,你要向古先哲王们看齐,认识到功业得来之不易,你要兢兢业业,如临深谷啊!

王猛当然知道苻坚的政治抱负,他也看出苻坚并没有认识到功业得来之不易,而是太容易了,苻坚大概率不会兢兢业业、如临深谷,而是随时可能挥师南下。

王猛深知,前秦的繁荣和强大,还只是表面的繁荣和强大,以民族问题为主的各种复杂问题,还没有时间去消化解决,他一离世,没人能阻止苻坚“善始还要善终”的雄心壮志,那可能就是一场大灾难。

我个人认为,后来事态的发展,王猛都已经看到了,其内心充斥着无奈与苦痛,却毫无办法。

七月,苻坚亲自到王猛家来探望,并询以后事。王猛说:

晋朝虽然偏居长江以南,但他们是华夏的正朔,上下安定和睦(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死之后,希望陛下不要图谋他们。鲜卑和羌人,是我们的仇敌,最终一定会成祸患,应该逐步剪除他们,以使社稷永固。

衣赐履说:诚斯言也!这一段,是对上一段的具体化。

说完这些话,王猛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一岁。

装殓王猛尸体时,苻坚三次前往,每次都哭得肝肠寸断,他对太子苻宏说:

难道老天不想让我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我的景略啊!

之后,按照汉朝大将军霍光的旧例,安葬王猛。

好,我们讨论几个问题。

问题一,刘备孔明组合与苻坚王猛组合,哪个更体现出鱼水关系?

苻坚王猛组合,历来是与刘备孔明组合相提并论的,都号称是鱼和水的关系。既然是鱼和水的关系,自然要论及鱼和水之间的互动。

刘备孔明,开始于公元207年,结束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互动十六年。

苻坚王猛,相识于公元357年或稍前,结束于公元375年王猛去世,互动约十八年。

从相处时间上看,两组差不多。

看看两组的事功。

苻坚王猛组合:王猛帮助苻坚取得天王位,之后,王猛的权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文治方面,王猛明法度,整吏治,建太学,促生产,等等;武功上,王猛伐前凉,灭前燕,前秦夺得东晋所属的益州、梁州,王猛虽然没有亲自征讨,但当时军政大权一把抓,哪怕苻坚没功,也不能说王猛没功。

刘备孔明组合:两人相识于刘备困厄之际,孔明提出了隆中对策,为刘备将来的发展,制订了战略规划。随后,曹操大军攻打荆州,刘备南逃,派孔明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进而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数郡,再之后,刘备夺取了益州。从建立孙刘联盟到刘备白帝城托孤,老实说,刘备和孔明之间,从史料中找不到多少“鱼水关系”的直接证据。实际上,孔明为人所熟知的事功,基本上都是刘备死后的事儿。当然,实际情况也许有所不同,只是史书没有记录。

因此,从事功上看,应该是苻坚王猛组合更胜一筹。

从对君主的影响力来看,除了王猛劝苻坚诛杀慕容垂而苻坚没有听从之外,苻坚对王猛,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甚至将军政大权,全部交给王猛,自己做甩手掌柜。刘备对孔明的建议,我估计有的也听,但在大事上,则坚决不听。比如,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孔明长叹说: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应该说,在对君主的影响力上,王猛完胜孔明。

此外,苻坚和王猛,性格互补。苻坚宽仁大条,王猛刻薄严密,史称,王猛掌权后“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这种互补性,使两人达到“双剑合璧,天下莫敌”的境界。有王猛在,苻坚必不至被其滥施恩德的行为所反噬;有苻坚在,也能够对王猛刻薄的性格有所制约。刘备和孔明,似乎尚达不到这种契合的程度。

综上,我个人认为,在鱼水关系上,苻坚王猛组合胜出,甚至于,他们不是鱼水关系,而是螺丝和螺帽的关系。

问题二,如果王猛活着,会不会帮助苻坚攻打东晋?

不少人认为,王猛临终前以东晋“正朔相承”为由,劝苻坚不要图谋东晋,再加上他本为汉人,就足以证明,如果王猛没有死,他一定会阻止淝水之战的发生。

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王猛之所以劝阻苻坚,我更倾向于认为,他觉得攻晋的时机尚不成熟。王猛向苻坚指出东晋“正朔相承”,只是点出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心态,并且,东晋“上下安和”,“正朔相承”加上“上下安和”,结论就是,东晋不好打!一旦开战,万一失利,前秦内部必然出大乱子。因此,王猛强调,鲜卑羌虏,才是我们的仇敌,迟早要出问题,“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我个人认为,如果王猛活到了淝水之战时,只要鲜卑和羌人的问题没有解决,他一定强烈反对征讨东晋,即使劝不住苻坚,至少能套得上孔明那句话:

王景略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南下;就复南下,必不倾危矣。

那么,如果鲜卑和羌人的问题解决了,王猛会不会打东晋呢?

当初,桓温入关中时,王猛曾经投身于他,桓温撤军时,想带王猛回东晋,王猛谢绝了。

之后,苻坚听说了王猛,就让人叫来见面,两人“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两人大为合拍,“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这两条史料说明,王猛曾经有过在晋朝谋发展的想法,但出于某种原因,放弃了;与苻坚见面后,谈到“废兴大事”,王猛从此对苻坚死心塌地。

也即是说,王猛放弃了所谓的民族大义,选择了实现个人抱负。

综合判断,我感觉,如果攻打东晋的时机成熟了,不打和打,王猛大概三七开吧。

最后再讲几句,王猛对政治的态度。

《十六国春秋·苻坚传》载:

公元382年,三月,东海公苻阳、员外散骑侍郎王皮、尚书郎周彪谋反,事情泄露,哥儿几个被下了大狱。

苻坚很纳闷,这几个货为毛要谋反?

苻坚挨个儿问他们,那个叫王皮的说:

我爹做到丞相,有辅佐您成就大业的功勋,但是,你看看我,我是要官儿没官儿,要钱没钱,我造反,不过是想图个富贵罢了。

苻坚说:

你爹临终时,专门托付过我,说是给你十头牛,作为打理耕田的资本,他并没有为你求官诶。如今回头看看,知子莫若父,你爹是何等英明啊!

这个王皮,就是王猛的儿子。

除了王皮,王猛还有王永、王休、王曜三个儿子,王猛在世时,他们官做得都相当寡淡,王猛似乎也没有拜托苻坚关照他们。

这个世界上,可能有那么一种人,他们洞察人性,谙熟政治逻辑,因此,他们百发百中;但也正因为他们洞察人性,谙熟政治逻辑,他们深知政治的凶险。

王猛虽然辅佐苻坚成就了大业,但他也知道,这个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家破人亡。儿子们虽然都是公务员,但只是一份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王猛不愿他们参与得太深。

王猛的一生,以及他对儿子们的态度,给我感觉,他已经把世事看透了。但是,王猛看得再透,他的儿子为了追求富贵,还是造反了。

这,通透如王猛,也无从改变。

王猛地下有知,大概会苦笑一声吧。

这一回,是衣赐履读通鉴《秦燕争霸》单元的最后一回。

王猛死于公元375年,前凉灭于公元376年,亡一人与亡一国,孰轻孰重?

我思来想去,总觉得前凉亡与不亡,对苻坚没所谓的,而王猛之亡,才是前秦的分水岭,灭掉前凉,远不足以弥补失去王猛。

王猛的辞世,将苻坚的人生一分为二:

之前的苻坚,是有王猛陪伴的苻坚,呼啸前行;

之后的苻坚,是无王猛陪伴的苻坚,刹车失灵。

因此,我将王猛之死,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回。从下一回开始,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淝水之殇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