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故事---李白《早发白帝城》

Guagua小兀 2023-12-25 11:24:24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在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这首诗的背后故事是:

公元756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唐玄宗李隆基带着宫眷西逃。其中包括太子李亨。在马嵬坡,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分道扬镳,后来李亨去往宁夏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因为当时到处都在打仗,皇宫内部的斗争也比较激烈。唐玄宗的另一个儿子永王李璘受父亲指派,东下招兵买马。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听到消息后特别高兴,完全没有考虑当时的状况便投到永王门下,成为了永王的幕僚。李白以为永王要去平定安禄山他们,没成想兄弟俩打起来了。毕竟朝廷的军队多,太子名正言顺支持者比较多,比较厉害,自然是胜者为王败者寇。永王被杀,李白被牵扯,先是坐牢,后又被流放夜郎。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问,永王的军队被唐军击溃,他本人以及他的谋士几乎全部被杀。李白为什么没有被杀?因为李白在逃亡的路上被捕,打入浔阳监狱,本应被判处死刑,但由于《唐律疏议》的规定,以及李白在主观上不具有谋反意图,最多算是受永王的欺骗和教唆,受其蒙蔽,不具有犯罪故意,因此被处以“加役流”刑,没有被处死。其实这么看来唐朝的律法和现在法律还是很相近的。

说起来李白是算幸运的,759年,因遭遇大旱,唐肃宗为了表明他是个好皇帝,要和百姓一起面对困难,就大赦天下。李白也在被赦之列,此时李白正好在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听到这个消息无比的愉快,激动,兴奋,终于可以不用发配夜郎了,可以回去了!李白赶紧乘船告别白帝城,顺流而下去湖北江陵。于是乎,《早发白帝城》应运而生,流传于世了。
0 阅读:25

Guagua小兀

简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