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多次强调中国倾向和平,不希望战争或关系恶化,其言论引发广泛关注。
卢卡申科(资料图)
近年来,国际局势波谲云诡,部分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频繁发出异样声音,试图裹挟中国卷入军事冲突,“劝”中国出兵的论调时有出现。然而,这种无端的“劝诫”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从经济层面看,西方部分势力试图让中国分担巨额的军事开支。以俄乌冲突为例,战争带来的经济消耗巨大,据相关数据统计,冲突爆发以来,仅军事装备损耗、人员物资调配等直接费用就高达数千亿美元。西方一些国家深陷其中,财政压力剧增。它们妄图让中国出兵,就是想将自身沉重的军费负担分一杯羹给中国,借此缓解自身经济困境。但中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发展规划,不会被这种别有用心的企图所左右。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内经济,改善民生,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社会福利等领域。如过去十年间,中国在高铁建设方面投资超万亿元,极大提升了国内交通效率,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民众生活带来诸多便利,这与卷入战争泥潭的选择截然不同。
在地缘政治方面,西方试图通过迫使中国出兵来破坏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中俄作为战略协作伙伴,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若中国在西方压力下出兵,西方就会借机在中俄之间制造嫌隙,破坏双方多年来建立的深厚信任。但中国始终坚定地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依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不会被外部势力牵着鼻子走。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经贸、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动摇。
卢卡申科(资料图)
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外交实践都明确表明,中国是和平的坚定维护者。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截至目前,已与超过150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这一倡议下,诸多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生根,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像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不仅加强了中老两国的互联互通,还为老挝的贸易运输、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老挝从“陆锁国”逐步迈向“陆联国”,充分彰显了中国通过合作共赢促进世界发展的决心。
在国际冲突中,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面对国际热点问题,中国积极斡旋,倡导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中国派出外交人员穿梭于冲突各方,传递和平信号,推动多边或双边谈判的进行。例如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积极参与相关外交活动,为维护伊核协议、推动和平解决争端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卢卡申科(资料图)
为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国际社会各方应尊重中国的和平立场,摒弃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西方一些国家应停止无端指责和恶意施压,与中国一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加强在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和平、合作、共赢的理念处理国际事务。
中国不想要战争,也不会被胁迫卷入战争。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国际社会应认清这一事实,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