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起端午节有吃粽子的食俗的?

凌萱看历史 2023-01-14 22:22:04
在中国古代农历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仅次于元旦(正月初一)的第二大节日。

古代“午”通“五”,所以端午节又被称为“端五”或者“重五”。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端午节的文献记载,那时的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重五”之日则是一年之中最恶之日。

春秋时就有“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等俗语,在《史记•孟尝君列传》还记载了齐国在端午节时要进行一系列辟邪、驱疫的活动。

但那时的端午节还没形成吃粽子的食俗,有关粽子的最早记载始于汉代,所以学界普遍认为从汉代到魏晋是端午节食俗的初步形成过程,而南北朝至隋唐是端午节食俗的定型阶段。

南朝南梁人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中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士人,白云三闾大夫,谓曲日;‘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月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泪罗水之遗风”。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端午节做粽子的习俗始于汉代,在南朝时期已经广泛流传,不过那个时候的粽子是由楝叶及五色丝制成与今天不同。而且这里只记载了粽子被当做祭品的用途,并没有记载粽子能被人食用。

那么粽子是什么时候能被人食用的呢?

西晋名士周处所著的《风土记》给了我们答案:

“仲夏端午,烹婺角黍”。

角黍就是粽子的别称,因为在北魏人贾思勰所著的《齐名要术》中有载:

“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啖之。此谓粘黍,一名角黍,一名粽,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综上三段史料对比可知,粘黍、角黍都是粽子的别称,早在晋朝时,人们就开始食用粽子了。经过北魏时期的发展,到南梁时期粽子已经取代粘黍、角黍成为了固定名称,其制作原材料也由黍米改为大米替代。粽子成为了端午节的时令食品也是在此时固定下来的。

为什么会有粽子这样的时令食品出现呢?

其实不论是汉代的竹筒贮米,还是晋朝以后的粽子,究其食品本身材料就是古时南方人民的日常食物,本无特殊意义。

但在西晋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人们目睹了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乱世凄凉,幸存下来的南渡名士慢慢地将端午节与五百多年前那位与自己有同样遭遇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联系在了一起,人们随之爱屋及乌,将思念给予了本是用做纪念屈原的祭品身上。

经过百年的发展到南朝南梁时期,粽子已经被赋予了爱国、怀古、祭祖等复杂的纪念意义,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时令食品。

唐朝时期,端午节的食俗由于李唐皇室的官方认证,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农历传统重要节日。

今天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如喝雄黄酒、划龙舟等等一系列习俗与禁忌都是形成于唐朝时期。

每逢端午节,朝廷都要举行正式的宫廷宴会,李唐皇帝要对大臣们有所赏赐,以示恩宠,最常赏赐之物,就是粽子了。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说:“就这!就这!堂堂皇帝在端午节就赏赐个寻常百姓都能做出的粽子?不会吧,不会吧”。

羚羊说:“还真会”。

不过,皇帝所赏赐的粽子可并不是普通百姓就能做出的粽子,它叫“九子粽”,也是唐朝最出名的御宴食品之一。

就是将九种不同食材做成的粽子用九种不同颜色的丝线扎在一起制作而成。

唐玄宗李隆基还专门有一首诗就是为了赞美“九子粽”而作,云:

“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先。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出自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

除了吃粽子,唐朝宫廷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举办一些娱乐活动。

根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要制作粉团,把粉团放在盘中,再制作适宜女子使用的小角弓,用箭射盘,谁能射中粉团,就可食用。

因为粉团又滑又小,所以想要射中难度不小,谁能射中立马会成为宫中的焦点人物,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因此射粉团成为唐时最热门的宫廷游戏之一。

正是由于射粉团在宫中太火,后来被大臣们纷纷效仿,从宫中传向民间,以致于射粉团、吃粉团也成为了唐时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不过粉团相较于粽子来说还是少了太多的纪念意义,与端午节联系不深,几经朝廷更迭后,射粉团、吃粉团的习俗也就逐渐失传了。

0 阅读:14

凌萱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