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居上”典故中的公孙弘为什么比汲黯更受汉武帝的重用?

凌萱看历史 2023-01-14 22:22:04

汲黯,是太史公司马迁极为推崇的诤臣。

在魏征没有出世之前,汲黯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直言敢谏的代表人物。

这不仅仅是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对汲黯赞誉有加,还跟汉武帝也有莫大的关系,因为汲黯并没有被汉武帝所杀。

要知道汉武帝可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手下的功臣善终的是少数,张汤、主父偃、李广、李陵全家、卫青全家都死于汉武帝的屠刀之下。

至于汉武帝的丞相们那更惨,13位丞相,有4个自杀,3个被杀,53%的人死于非命;

即便剩下的6个,虽然没有死于横祸,但被罢免权势晚景凄凉的就有4个,占比30%;

余下的2人,有1个人是因为受到霍光和汉昭帝的庇佑,直到汉昭帝时期才去世的,也就是说真正是因为汉武帝而得以善终的丞相只有一人。

这个人就是公孙弘。

一个直谏汉武帝而没有杀身之祸的诤臣,一个做了汉武帝的丞相却得以善终的完臣,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汉武帝的幸臣,所以两人的争锋是在所难免。

汲黯位居九卿时,公孙弘还是刀笔小吏;公孙弘位居丞相时,汲黯还是九卿,于是汲黯对汉武帝说道:“陛下用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君上”。

意思就是说汉武帝用人就像堆柴火垛一样,把后来的堆在上面。“后来居上”的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公孙弘比汲黯更受汉武帝的重用。

但为什么呢?

汉武帝由于性格原因,虽然敬畏汲黯,但他更喜欢公孙弘。

汉武帝在当太子的时候,汉景帝就安排汲黯担任太子洗马,汲黯可以说是汉武帝的元从之臣。汲黯刚直正义且为官清廉,在朝野上下都享有清誉,汉武帝从小都对汲黯忌惮三分。

从《史记》中记载一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待公孙弘和汲黯的差别。

史载大将军卫青入宫,汉武帝曾在厕内接见。丞相公孙弘觐见,汉武帝有的时候连冠都不戴。但如果是汲黯入宫,汉武帝不穿正装是不敢与他碰面的。

有一次,汉武帝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前来奏事,他来不及整理服装,吓得迅速躲避到床帐内,派近侍代为传话。

但事实上,汉武帝的性格,咱们都清楚,他好大喜功、飞扬跋扈,但同时又不拘小节、敢于打破常规,所以他对卫青和公孙弘不拘礼数,是代表他真正喜欢他们,而对于汲黯只有敬畏。

此外,公孙弘善于以退为进、韬光养晦,而汲黯为人倨傲、直言不讳,公孙弘更适合做丞相。

公孙弘虽然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比较晚,但公孙弘为人极其低调,非常善于揣摩汉武帝的心思,从不居功,而且生活异常简朴也属于廉吏,在这点上汲黯一样,让汉武帝挑不出毛病。

因此公孙弘这样的举动被其他大臣攻讦为阿谀奉承和沽名钓誉之辈,他也不生气,做个好好先生,此举反而让汉武帝觉得公孙弘委屈,更加重用他,破格提拔他为丞相。

西汉之前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必须封侯者才能担任丞相,而汉武帝为了公孙弘打破了常规,公孙弘成为第一个因为担任丞相后而被封侯的人。

但公孙弘真的是不管不问的丞相吗?

其实不是,他在很多关键时刻,非常有主见。

比如诛杀主父偃一事。

主父偃是“推恩令”的制定者和实践者,他帮汉武帝解决了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如何削弱汉室藩国的势力。

主父偃就此立下汗马功劳,深得汉武帝的欢心,但主父偃生性贪婪且睚眦必报,导致晚节不保。

元朔三年,主父偃因为贪污受贿而陷害齐厉王刘次昌下狱并迫使其自杀一案东窗事发,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不想诛杀主父偃。

这个时候公孙弘说话了:“齐王含冤自刎以致于绝后,封国被废,主父偃是罪魁祸首,天下皆知,陛下如果不杀主父偃,试问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平常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公孙弘一反常态的语气点醒了汉武帝,主父偃的罪过不是贪污,而是用阴谋灭掉齐国,这不仅违反了“推恩令”的主张,更让汉武帝“推恩令”的初衷污名化。

要想证明“推恩令”的清白,就必须诛杀主父偃,否则会激起所有汉室藩国的团结反抗,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又将重现。

于是汉武帝下令诛杀主父偃,世人皆夸武帝圣明,唾弃主父偃。

司马迁却对主父偃非常惋惜:“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0 阅读:2

凌萱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