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国一市长因擅自闯入民宅、盗窃被捕。
事件发生时,这位市长在被房主发现并用枪指向时,气急败坏地咆哮:“你知道我是谁吗?”当日早晨6时52分,房主的监控系统警报响起。
房主报警后,赶到门口将其拦下,并警告他“待在原地”。
然而,闯入者竟不理警告,反而傲慢回击:“我不听你的命令,凭什么?”
当房主亮出手枪时,这名市长反而威胁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市长!”
官位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美国市长曾未经允许进入民宅被捕
美国市长闯民宅被捕
2023年,佐治亚州南富尔顿市市长哈立德·卡马乌因涉嫌非法闯入民宅及盗窃被捕。
事件引发关注,令人错愕的是,这位市长在被房主用枪对准时,竟口出狂言:“你知道我是谁吗?”
事件发生在8月8日清晨6时52分。
当时,一户民宅的监控系统发出了警报,房主发现有陌生人闯入。
立刻报警后,房主赶至门口,将闯入者挡住,并警告其停步。
结果这名闯入者不以为意,反而言辞激烈:“我不听你的命令,你凭什么指挥我?”
双方言语激烈,房主拔枪自卫,闯入者却不慌不忙,甚至嚷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市长!等着警察来吧。”
不论身份如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哈立德最终因涉嫌入室盗窃被拘捕,随后交纳保释金,暂时离开警局。
面对指控,他解释称,自己只是路过时看到这座房子设计独特,误以为是废弃物业,因此才擅自进入。
他辩解称,自己并无任何违法之意,至于被指责的“咆哮”,他表示只是为了表明身份,而非威胁对方,并已向房主道歉。
市长身份或许让他觉得自己有些许特权,但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事件发生后,舆论一片哗然。
有人戏谑道:“难道美国警察真不想干了吗?”
仔细分析,问题的核心其实不止于此。
关键在于,任何官位,都绝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
无论身份如何,权力多么强大,每个人都应遵循法治。哈立德身为市长,不代表他可以免于法律的制裁。
他擅自进入他人住宅,哪怕自称只是“参观”,这一行为本质上依然属于非法侵入。
这并非一场误会,而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
他可以辩解误以为房屋无人居住,但这种“误解”并不足以成为违法行为的正当理由。
无论如何,他被控非法侵入与一级盗窃罪,判定合理,实属应得。
作为公民,守法是最基本的责任。
无论是市长,还是普通民众,权力与身份从不意味着豁免。法律是所有人共同的底线,是不能触碰的红线。
法律需在权力之上
法律的平等性,正是对特权的严厉反击。
想必大家都熟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曾经,孙悟空的战斗力无敌,几乎无所畏惧,但随着取经之路的推进,他的战斗力似乎大不如前,面对妖怪时时常显得力不从心。
初看之下,似乎是悟空变弱了。
细细品味之后,你会发现,问题并不在于他的力量,而在于他对社会规则的深刻理解。
孙悟空战斗力并没有减弱,但孙悟空对“关系”的认知却有了巨大的转变。
比如对待无依无靠的妖怪——如白骨精,他毫不手软,一棍打死。
但面对那些拥有天庭背景,或者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妖怪时,悟空就不能像打白骨精那样随意了。
这种区别待遇,便是特权的真实写照。
特权不是凭本事获得的,而是依赖于背景、权力和关系。
法治社会的核心要求,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掌握权力的官员,亦或是来自天庭的妖怪,均应依法行事,不应因背景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待遇。
所以官员的行为是否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可是现实中的中国社会,受封建历史的深远影响,这种“特权思想”却时常潜藏于人们心中,形形色色的案例不胜枚举。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发生在2023年7月。
河南省信阳市街头,五辆车牌被遮挡的土黄色中巴车肆意穿行,竟未被执勤交警拦下,而车队后方更有警车护航,场面让旁观者咋舌,引发了广泛热议。
根据《道交法》规定,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可以依法予以处罚。
但这些车为何能够堂而皇之地遮挡车牌,还能得到交警开道?
原来,这些车辆属于信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观摩团,正值该市为期两天半的2023年第二季度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活动。
而这种行为,无疑触犯了法律。
根据相关法律,公车无牌上路,显然属于违法行为。
政府和官员,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理应带头遵守并捍卫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无牌车肆意通行,背后折射出的是某些官员的“为所欲为”心态,是那种以权力为盾,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思维。
正因为如此,才让法律在个别人的眼中变得模糊,甚至可有可无。
换句话说,这种无视法律的行为,实质上是对法治精神的践踏,是对普通公民权利的忽视。
这种现象,既暴露出一些地方官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也彰显出社会治理体系的不足。
法律必须面向所有人,无论你是普通公民,还是身处高位的官员。
法律的公平性,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与尊重。
特权的滥用,官员们在法规之上肆意行使权力,最终只会引发公众的广泛反感,产生对政府的深深不信任。
这种行为不仅使得法治精神遭到践踏,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一旦这种偏离法治轨道的现象泛滥,社会对政府的支持和认同便会急剧下降,最终只剩下空洞的口号和愈加加深的失望。
此事件正是警示——如果政府不作出深刻反思与果敢整改,公信力的丧失将难以挽回,社会对其的信任也将成为泡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都意味着公平正义的崩塌。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每一个公民的保护伞。
无论个人、组织,抑或官员,都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这不仅仅是对权力的约束,更是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捍卫。
而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理应成为宪法和法律的忠实执行者和模范践行者,不能在潜规则与“特权思维”中迷失自我。
毕竟,权力的滥用只是短视的权宜之计,而真正的公正,源自对法律的敬畏与遵循。
要恢复公众的信任,唯有通过严肃、公正的执法,才能让人们看到法治的力量。
只有将法律摆在所有权力之上,才能真正让社会信服,恢复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
法治的核心
现代法治社会的核心,就是确保法律的权威不可亵渎。官员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严格依法办事。
法律,理应成为所有人行为的规范和底线,不容任何人凌驾其上,不容任何人轻视其权威。
然而,法治的真正意义,往往被误解。
许多人认为,法治是“治”百姓的工具,是官员为了管理群众而设立的规范。
因此,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法治应该是官员的“宠儿”。在一些历史时期,这种观点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放眼今天,现代法治社会的精髓在于:法律的真正对象,并非老百姓,而是那些掌握公权力的官员。
如果我们摒弃修辞,直言不讳,那么很多为官者并不真正喜爱法治。
相反,他们偏爱“人治”,因为那样便能左右一切,随心所欲。
而真正为民所想、智慧过人的官员,才会真心拥护法治,推行法治。
这并非因为他们“喜欢”法治,而是因为他们明白:法治是维护公平、公正的基石,是他们为政的依据和准绳。
相反,那些懒政、贪腐、暗地里谋取私利的官员,必然对法治心生排斥。
在法治的框架下,他们的权力受限,他们的私利无从保障,他们的权谋难以实现。
可以说,法治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这些“失职”的官员而言,反而是一种束缚、一种困扰。
因此真正需要法治的,恰恰是那些拥有权力的官员,而非普通百姓。
法治的核心精神,正是在于对权力的约束。
一个健康的法治社会,必须让每个官员都感受到法律的威慑,不能让任何人凭借个人意志,随意超越法律的边界。
法律,不仅要保护民众,更要对官员行为进行规范,保障权力的公正行使。
实则,老百姓最应喜爱法治,因他们才是法治的最大受益者。
法治的根本原则之一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缺乏权力和资源,他们更希望能有一套公平公正的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
法律是每一个公民的保护伞,尤其是那些没有权势的普通百姓。
与此同时,值得反思的是,作为官员,他们与普通民众并无本质差异。
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才智上,他们与百姓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
官员们和普通百姓一样,都有着喜怒哀乐、喜好与担忧。
他们也渴望秩序与安宁,渴望自身的家庭幸福与社会的安定。
官员与民众的心态,并非天差地别。
官员通常喜欢“良民”,即那些顺从、守规矩的民众;而民众则更期盼能有“清官”,即那些公正廉洁、为民所用的好官。
若二者的期望能够得以实现,社会将形成和谐的氛围,官民之间团结一致,国家便能实现长治久安。
“官民一体,国运昌盛”。
若政府能够依法行事,真正做到公正廉洁,民众自然会为之所拥护;反之,若政府官员自视高人一等,剥夺了民众的基本权利,则不仅民心难以安定,社会亦难以和谐。
法治社会的理想状态,不仅是让百姓依靠法律保护自己,更是让政府官员通过法律的框架行使权力,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而这一切,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国泰民安”。
参考资料:涉嫌入室行窃,美市长被“抓现行”,向房主咆哮“知道我是谁吗?”环球时报
公权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