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是灯节:“千门开锁万灯明”、“满城灯市荡春烟”。
也是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是相思的良辰:“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也是祈愿的吉日:“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它预示着新春佳节的终止,年正式过完了,但是蓬勃的春天来了,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都有好光景,前程锦绣,福禄双全,平安健康,蛇年大吉。

01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02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03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04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05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金·元好问《京都元夕》

06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07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明·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08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09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清·丘逢甲《元夕无月》
10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唐·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1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明·李梦阳《汴京元夕》
12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唐寅《元宵》
13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宋·朱淑真《元夜》
14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宋·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5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宋·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6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7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8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9
笼街弹压上元灯。满瑶城。簇珠星。老矣如今,谁记旧来曾。眼底相逢惟有月,空对面,若为情。
残生消不尽齑茎。瘦棱棱。困腾腾。扶起眉间,杯酒酹寒檠。也为风光陪一笑,心下事,梦中惊。
——宋·陈著《江城子·笼街弹压上元灯》
20
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
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
——宋·刘辰翁《卜算子·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