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多么曲折离奇狗血的瓜。
简单来说,就是南京师范大学副院长与女博士生搞到了一起,尺度很大。
副院长有家庭,女博士有男友,明明是两个人的电影,现在四个人都有姓名。
这事儿之所以能够引爆全网,我觉得有两很重要的原因,首先是事件本身的话题度——名校、权力、情欲、学术腐败、利益输送。
就这种狗血电视剧里才有的剧情,谁不想细细钻研?
另外一个原因,是女博士男友制作的长达14页PDF。

作为一个做内容的,看完这份PDF那瞬间,我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
PDF做得有多好?
有封面、有目录、有文字、有图片、有注解、甚至最后还有致谢?排版精美,逻辑清晰,突出重点,甚至每一页还提上南京师范大学的logo?
且不说放在抓奸界,放到严谨的职场,也是一份教科书般的PDF文档。
感觉之后女博士男友去求职,可以试着把这份PDF文档亮出来,要视觉有视觉、要话题有话题、要热度有热度(上过微博热搜),录取概率直接翻倍。
写这篇文章当然不是为了夸这份PDF。
而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现在诸多对不公的控诉,对正义的追求都逐步内容化和网络化。
什么意思?
就是现在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或者侵害,比如霸凌、性骚扰、强奸、滥用公权、学术腐败等等,都慢慢放弃了司法申诉,而是制成相应的内容,放到网络上进行放大和传播,让施害者遭受全社会的审判。
效果如何,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最近几年的重大社会事件,几乎都是这么走进公众视野的,也是这么得到解决的。
就拿南京师范大学这种件事来说,如果你到学校里去举报出轨这种道德问题,校方大概率是不会处理的,学术腐败问题,不仅不会处理,而且大概率会捂你的嘴,毕竟这关系到学校声誉。
破事只要不捅到外面,就不是破事。
但是先放到网络发酵一波,校方的态度就不一样。
我们必须承认,出轨和学术腐败问题,都不是学校最担心的,他们最担心的是出轨和学术腐败被更多的人知道。
以这年头,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具备:
内容能力+表达能力+对媒体传播的认知。
遇到不公平待遇,起码你知道怎么把这个事情说清楚,知道怎么制成简单的图文,知道剪辑成简单的视频,知道怎么做成PDF和PPT。
以及知道哪些自媒体渠道适合素人大规模传播。
我总在课堂上说,在我们快节奏的互联网里,只有敢于发声,频繁发声,持续发声,才能不做时代的尘埃。
当你知道怎么讲好自己的故事,知道怎么把自己的故事传播出去,本身就能占有世界更多的分量。
遇到不公事件时,也是同样道理。
不善于表达的,或者选择沉默的,到最后基本上都是吃亏的。
我们这个时代,表达者是有红利
的。
(来源许天TALK)
有没有被起诉侵权什么的
别人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就这样被陌生人打印出来,还是被已经删除的情况下,才是最恐怖的吧[得瑟][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