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进不退
家长要不要主动提出办休学?
最近在做的几个咨询,都发现一个共同的地方。
孩子不想休学,家长认为根据对孩子以往的了解,目前的表现,认为孩子休学才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孩子情绪不好,家长无法很好顺服孩子,亲子关系僵住了。
家长想让孩子休学,心里是怎么想的:
孩子总是说自己要去上学,真到了眼前,又说去不了;
休学复学这条路更难走,即便现在孩子断断续续请假,也总比完全待在家里好;
但是请假这么久,不休学还能跟上原班的学习进度吗;
班主任总是打电话说以孩子目前的状况,建议休学;
孩子目前的情绪,饮食,睡眠都有问题,我不相信他能正常回归学校,让孩子放松一段时间,彻底恢复了再去也是好的;
孩子不休学,我只能是不停地向老师请假,好累,真是张不开口了。
……
家长可能经历过和孩子暴风骤雨般的冲突,估计什么招都用过了,心灰意冷的退了一万步,但是还抱着一丝希望,在犹豫要不要休学。
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02休学与否
要尊重孩子意愿
在孩子是否要休学调整这个问题上,父母首先一定要尊重孩子意愿。
不少孩子其实是不想休学的,他也想朝着主流社会期待的方向去发展,但自己内心有很多撕扯:
休学了就得跟低一届的同学上学,要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和朋友,自己成了留级生,太没面子了;
就算休学了,回学校以后一切都会变好吗?说不定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父母认为只要我休学后在家调整好了,回到学校以后就万事大吉了,我不确定;
休学以后我肯定控制不住自己,继续黑白颠倒玩游戏,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了;
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学校,反正我就是不想休学;
我想尝试边上学,边调整,不知道能不能行。
孩子是最直接面对学业压力和校园生活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的状态有着最为敏锐的感知。
而且,上学这件事情是需要由孩子来执行完成的,所以,这个问题上,孩子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如果父母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决定孩子是否休学,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些患病还被迫继续上学的孩子,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内心的挫败越来越多,躯体化症状也越来越严重,惊恐发作的概率也很高。
所以,如果孩子提出想要休学调整,那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记得支持孩子,让孩子安心在家疗愈;
但如果孩子想要尝试继续去学校,那这个时候,父母尽量帮孩子减压,学着帮孩子疏导情绪。
现实中,大部分孩子对于休学的事情是拿不定主意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休学,还是想继续坚持。
家长不要逼迫孩子尽快抉择,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慢慢想。
作为监护人,和孩子一起聊聊休学的利弊,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不同孩子的学习状态、人际关系、学校和老师的情况不同,所以父母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
03父母发挥家长的功能
做好情绪容器
发挥家长的功能,做好情绪容器家长在面对孩子频繁请假的情况时,可能会感到压力,但这些压力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难应对。
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用善意的谎言或者折中的方式来应对学校和老师的压力。
最难的部分是如何给孩子力量,让他们休养生息后重新回到学校。
家长最需要做的是放下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是由自己负责的。
尽管我们认为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孩子的学业问题引起的,但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处理。
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陪伴孩子就好。
千万不要带着焦虑情绪面对孩子说教,试探,制造愧疚感。
有的孩子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拖下去对孩子只能越来越严重。
如果家长实在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就要积极主动预约咨询,尝试专业支持。
有时候父母的一点改变,会带来孩子大的变化。
善于捕捉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心理上的共情与满足,帮助孩子建立和完善负面情绪排泄通道。竭力发挥所有的感官去捕捉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具体到是情绪处理能力、是人际关系上的困难还是担心父母指责内耗,具体到细节上。
你看到了孩子的困难,并且帮助孩子梳理出来,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理解你,就能唤醒孩子内在的一些力量。
我们要学会不评判不分析不建议,有边界感的聆听与陪伴,允许孩子在混乱里待一会儿,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如果你需要,我就在这里。
一个孩子只有在被接受、被认可、感到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他也会自律地要求自己,但是这样的要求是基于他内心的动力,而不是外界的恐惧。
无论是否要休学或继续请假在家,家长都要相信一点:这世界唯一的你的孩子 ,不会那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