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国企机关员工:35岁前去工地叫历练,40岁后去项目就是流放

谷丝和趣事 2025-03-05 15:26:49

在建筑国企,有这么一句话:35岁前去工地一线是历练,40岁后再去项目就是流放。

这话听起来有点扎心,但背后藏着不少职场的无奈和现实。

35岁前,年轻有活力,去工地是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那时候,身体吃得消,熬夜加班也不怕,还能在一线学到真本事。

就像刚毕业的小伙子,25岁进工地,天天跟着师傅学技术,几年下来,从施工员干到项目主管,进步飞快。

可到了40岁,情况就不一样了。身体不如从前,家庭责任也重了,加班熬夜吃不消。

这时候再去工地,可能就不是为了历练,而是被“边缘化”了。

毕竟,公司更愿意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成本还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40岁就只能“躺平”,不能再拼一把了,其实要努力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

有经验的40岁职场人,完全可以凭借丰富的阅历和专业技能,转型做管理、技术顾问。

或者考个一级建造师证书,给自己多条出路,免得到时候职业变动,搞得自己措手不及。

如果你是工程老油条,40岁后从一线转到技术指导岗位,用多年经验帮新人少走弯路,自己也过得轻松。

其实,年龄从来不是限制,心态和能力才是关键。

35岁也好,40岁也罢,只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就能在职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工地上少喝点酒,利用业余时间考个证书,或者学习新软件、新技术,让自己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

建筑行业本身也在变化。现在越来越注重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反而更有优势。

毕竟,他们见过的项目多,遇到的问题也多,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不过,也要承认,职场竞争确实激烈。35岁前,大家拼的是体力和学习能力。40岁后,拼的是经验、人脉和抗压能力。

如果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就能在国企里继续发光发热,但说实话,这种“35岁前是历练,40岁后是流放”的观念,也挺让人无奈的。

毕竟,每个人的成长路径不一样,有的人35岁还在一线摸爬滚打,有的人40岁已经转型成功。

去工地一线,还是坚守机关部门,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兴趣!

建筑国企小伙伴,你是怎么应对年龄带来的挑战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0 阅读:0

谷丝和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