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03f551418aec408d4cd8c50066327a.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06fe4b8d78c45d2bd44377bdf0aca4.gif)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0添加、0糖、0脂肪!”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识,吸引着消费者们的目光。
这些词语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纯净、天然、无害,在健康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这样的宣传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2475afd9c0b326c0f6cd9e02220b4b.png)
我们渴望为自己和家人选择更安全、更健康的产品,而 “0 添加” 仿佛就是那把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食用这样的产品,真的能够更加安全健康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032cf1385df9865e7bcdedacd9a202.jpg)
在如今的食品市场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产品的包装上标有 “其他没了”“0+” 等字样。
一开始,消费者可能会被这些简洁而有力的表述所吸引,认为这些产品一定是纯净、无添加的健康之选。
而当我们深入了解后却发现,原来这些竟然是食品品牌的注册商标,这不得不让人感叹,食品包装上的文字游戏何时才能停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e2ed3b46237deead4f846f5506c915.jpg)
一款标有 “其他没了” 的果汁,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款果汁仅仅是由水果榨取而成,没有任何添加剂。
但实际上,虽然可能没有某些常见的添加剂,却可能存在其他消费者并不知晓的成分或者加工工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ddfc5d959fd702896e2a7dcf690b90.jpg)
同样“0+” 的食品也可能并非完全零添加,只是在某种特定的定义下符合了品牌方的宣传口径。
从商业角度来看,食品品牌将 “其他没了”“0+” 注册为商标,无疑是一种巧妙的营销策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ab1a26582b05f8ac13323a68e67795e.jpg)
这些独特的商标能够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强调产品的纯净性和无添加属性,品牌方可以树立起健康、天然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而现在之所以 “0添加”这样的猖狂,还是因为食品添加剂给人们带来的噩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1bbfe7c3470056d932483b82de39bc.jpg)
食品添加剂对儿童的影响实在是难以忽视,根据多项研究和报告,这些添加剂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儿童的神经功能,从而影响其行为、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智力发展。
一些食品添加剂,甚至还被证实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59e62b96a175f089b336d6b42da862.jpg)
有小孩就因为长期吃颜色鲜艳的糖果,出现了慢性皮炎,医生怀疑与色素过敏有关,虽然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更常见,但成人过量摄入色素同样有害。
这是因为人工色素不仅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还可能增加儿童患自闭症等神经性疾病的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e756175c8ac1c02d925a0c0e4552eb.png)
除此之外,某些防腐剂具有神经毒性,长期暴露于这些环境可能增加儿童患自闭症等神经性疾病的风险。
研究显示,摄入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如膨松剂中的铝含量超标,不仅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也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骨骼发育。
而人工色素柠檬黄、日落黄等被发现会加剧儿童多动症症状,并可能导致智力值下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c6cd59ab08733da54c08584dadefd1.jpg)
另外,糖精和其他人工甜味剂也被认为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有负面影响,尽管具体影响因人而异,但大多数研究为观察性,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但长期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是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c044ae63cf4f5b80f0305c6c13d749.jpg)
而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指出,食品标注“零添加”是误导消费者。
当我们在超市的货架上看到标有“零添加”的食品时,往往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些食品更加健康、安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f701807dd4c2e0bcf0a080f2848657.jpg)
但实际上,“零添加”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是模糊不清的。
所以孙宝国委员建议整治涉食品顽固谣言,这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整治谣言,规范食品宣传,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儿童的食品安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4b80fb7c345d19a3832f24c3c0a670.jpg)
很多家长一看到 “0 糖 0 脂” 的标签,就以为找到了孩子健康零食的绝佳选择。
要知道,有些 “0 糖 0 脂” 的食品可能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者其他高热量成分,过量食用同样会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2f38ac818867aa753603ba8ab20380.jpg)
除此之外,一些 “0 糖” 食品中可能会添加人工甜味剂来替代蔗糖等传统糖类。
虽然人工甜味剂的热量很低,但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进而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和免疫系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3a6d21b15a4e5b093a77cd9f478bda.jpg)
家长们对孩子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健康的饮食,而 “0 糖 0 脂” 的宣传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让家长们误以为这些食品就是健康的代名词。
再加上,大多数家长并非食品专业人士,对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的理解有限,他们往往只看表面的宣传口号,而忽略了背后的真实含义。
所以食品厂商为了推销产品,会采用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261d4e7eb60481471f058026e28640.jpg)
“0 糖 0 脂” 的宣传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手段,这些宣传往往夸大了产品的健康优势,让家长们难以辨别真假。
为了预防这些,挑选零食时,家长们要仔细查看食品的成分表,了解食品中都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它们的含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fd9c70509eba063c2db090f3a0e60b.jpg)
尽量选择成分简单、天然的食品,避免选择含有过多添加剂、人工甜味剂和高脂肪、高糖的食品。
如果有时间和条件,家长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零食,这样可以确保食品的原料和制作过程都是安全、健康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e99a39cb9c5f91fb7d82b893a65e06.jpg)
不光的儿童食品的“0 糖 0 脂”,其中有很多商品,实际上都添加了各种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包括防腐剂、甜味剂、色素、香料等,但他们偏偏打着“0 添加”的旗帜。
有专业团队深入调查了 800 种号称 “零添加” 的商品后,却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些商品中竟然加了 81 种添加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55b524835ef78433faadfdad26f247.jpg)
这一发现让我们感到非常困惑和失望,为什么这些商品明明添加了添加剂,却还要声称自己是 “零添加” 呢?难道这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吗?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 “0 添加” 这个概念其实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和误导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24532274abcc2c2a2c1e04b7785b8f.jpg)
在很多情况下,商家所谓的 “0 添加” 并不是指完全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而是指没有添加某一种特定的添加剂,或者是添加的添加剂含量非常低,符合一定的标准。
一些食品可能声称 “0 添加防腐剂”,但实际上却添加了其他具有防腐作用的成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e2ab1617ed28f3d83487db35a22796.png)
还有一些化妆品可能声称 “0 添加香料”,但实际上却添加了一些天然的植物提取物,这些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香味。
除此之外,即使是真正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商品,也并不一定就比添加了添加剂的商品更健康、更安全。
有些添加剂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是可以起到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强化妆品功效等作用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c0f2901bde4072069c0bd2ab71e896d.jpg)
而且一些没有添加添加剂的商品,可能会因为保存不当,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而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我们在面对 “0 添加” 的谎言,消费者应该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商家的宣传口号。
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了解产品的成分和添加剂情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5e6381d7f558b13e84f2ba8d899fe78.jpg)
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过分追求 “0 添加” 的商品。
最后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 “0 添加” 商品的监管力度,规范商家的宣传行为,打击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安全、健康、优质的商品,特别是针对婴幼儿的食品,更该如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1502fbacec53496704f5aa761ca0a9.jpg)
在消费市场的浪潮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宣传口号所包围,而 “0 添加、0糖0脂” 便是其中极具迷惑性的。
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某些时候却被不良资本家利用,成为了精心设计的文字陷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151080c22ee0dd4d08ca14a048bc25.jpg)
我们不能任由自己在这些陷阱中徘徊,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加强市场监管,才能让消费市场更加透明、公正,让那些真正优质、安全的产品脱颖而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6455b5bd173945369eee507343694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ad4598e1eb210aa57a0a813a6968f9.png)
市场监督管理半月沙龙在 2022-02-09关于《探讨!预包装食品标签中虚假标注"不添加""0添加"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的认定思路和查办技巧》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fe03b1af34d7f4960451a848d78d700.png)
光明网在2024-10-18关于《“其他没了”“0+”是食品品牌的注册商标?包装上少玩文字游戏》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ff332c4d5178afa2271e9a2aaf65d4.png)
红星新闻在2023-03-03关于《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食品标注“零添加”是误导消费者,建议整治涉食品顽固谣言》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6fb87a0a86020d739922fdddfc6792.png)
澎湃新闻在2023-12-04关于《调查了800种零添加商品,却发现加了81种添加剂:“0添加”“不干净”》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9c4fb1e6c60a4093032c176df51d67.png)
央广网在2024-11-26关于《“0糖0脂”把家长骗得好辛苦……这样挑零食,孩子更健康!》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ad6e1befd5f3ff6686466b852562d7.png)
这不吃那不吃干脆什么都不吃,氧气都别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