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的辽宁营口:小贩对镜头打着哈欠,风景地宛若江南水乡

醉薇聊历史 2023-08-14 21:27:09

地处辽东半岛中枢位置的营口,被西方人称为“Newchwang”(牛庄)。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将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列为通商口岸。事实上,最初的牛庄是指位于太子河下游左岸的一个商业发达的小镇,并不是当时营口的所在地。

1861年4月3日牛庄正式开埠, 当英国侵略者乘坐军舰对牛庄港口进行考察时,发现真正的牛庄河道淤浅,大船无法进入,于是强行把适合大船出入的辽河入海口营口(当时叫没沟营)称为牛庄。侵略者丑恶的嘴脸由此可见一斑。

本组图片大多出自一位英国摄影师之手,姓名不详,拍摄时间为1923年;个别照片为日本人同时期拍摄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百年前老营口的真实情况。

辽河码头

1923年的辽河码头,一个小贩站在自己的水果摊后面,抱着膀等待顾客光临。他旁边的摊主显然等得有些倦了, 张大嘴巴打着哈欠,摄影师无意中把这一瞬间给记录了下来。

码头小贩

当时的码头也是小贩们的聚集地,这是坐在码头聊天的另外几个小贩,从图中可以看到他们摆摊所使用的工具各有不同,有独轮车,有挑子,还有带提手的椭圆形食盒。

河边建筑

在距离码头不远的辽河边上,建有一座简易的木板小屋,周围有不少人在活动。房屋前用白布搭起了一座遮阳棚,供来往旅客在此歇脚饮茶。近景是两只带有玻璃柜的货挑子,里面盛着一些小食品和小玩意,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偶尔还能看到这种卖货的挑子。

露天货场

码头附近的一处露天存储场,地上堆放着很多竹编器物。一名背着手经过的码头工人正注视着镜头,不远处是一位扯着小孩子的妇女,小孩子没有穿衣服。

城内街景

被日本人称为“中国人街”的城内老街,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但是街道的路边比较泥泞。街边的店铺上装饰有巨龙,非常醒目。这里是集中售卖布匹和成衣的地方,远处可见“富顺布局”和“同顺衣庄”的招牌。

头道街

头道街是营口最早的商业老街,即现在的辽河大道,是当时营口的主要街道,因此比较宽阔且平整。图为街边一家典当铺,门前装饰有巨大的彩绘龙头,有着非常浓郁的中国传统商业气息。

西北街

营口西北街又叫二道街,是一条位于头道街北边的临河街道(现在叫滨河大街)。 图为当年的西北街景象,路面整齐地铺着石板,有不少行人在街头活动。

新市街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最终以日本人胜利结束。 日本人替代沙俄侵占营口之后,开始大兴土木,兴建新的街市,吸引大量的日本民众来此居住生活,以达到长久霸占的目的。

僻静街景

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几匹拉着大车的马正站在街边休息。一只黑猪在附近的地上努力翻找,试图寻到一点食物。看其体型瘦长,好像一条狗似的,显然是缺乏食物造成的。

厢式马车

一名车夫牵着马的缰绳,引导着马车走在一条小巷子里。因为西方人最早在北京见到这种马车,因此称之为“北京马车”,事实上,当时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马车在运行。巷子的道路铺着石板,非常平整。巷子两边是一些民居建筑,墙壁上贴着大大小小的广告。

街头一瞥

这是正午时分摄影师拍摄的街头照片。前景是一名挑担子的男子背影, 两头驮运货物的驴子走在他的前面,一个人力车夫依靠在车上等待着客人,道路两边有不少的电线杆。

商铺门前

一名男子挑着担子经过商铺门前。担子是最原始的运输工具之一,也是当时依靠人力搬运物品的最常见工具。

盖州火车站

盖州站原名盖平站,位于营口盖州站前街,修建于1903年。清末沙俄占领东北后,修建了中东铁路,盖州站便位于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上,后被日本人占据,成为日寇掠夺中国财富的重要枢纽之一。

风景如画

最后和大家分享几张美丽的风景图画,如果照片下不是标注着“Newchwang”,小编还以为是山东济南的大明湖,或者是秀丽的江南水乡。

水边建筑

长满了水草的池塘上,停泊着一只小木船,岸边是排列整齐的房屋,房屋中间,有一座中国高大的传统式楼台建筑尤其引人注目。

全景图

这里是一处河塘密布的地方,河塘边上有一条大路,路上停放着很多人力车。路的另一边是一座盖满房屋的大院落。因为年代久远,且标注的内容过于简单,无法确认在什么地方之地。小编感觉应该在熊岳城温泉附近。具体是不是,还请当地的朋友辨识。

0 阅读:4

醉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