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关税政策,可谓是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场关税战,不仅让各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也让人们纷纷猜测,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关税战持续,美国离 “再次伟大” 越来越远?特朗普上台后,喊出了 “让美国再次伟大” 的口号,而关税战似乎成了他实现这一目标的 “利器”。他认为,通过提高关税,可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回流,从而重振美国经济。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关税战打响后,美国的贸易伙伴们纷纷采取反制措施,这使得美国的出口受到了严重冲击。美国的农产品、汽车、飞机等行业,都陷入了困境。美国农民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堆积如山的农产品腐烂;汽车制造商的成本大幅上升,竞争力下降;飞机制造商的订单也大幅减少。不仅如此,美国消费者也深受其害,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他们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
事实上,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真实意图,并非是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而是为了阻碍中国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美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在制造业、科技、贸易等领域的不断突破,逐渐威胁到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美国曾经是 “世界工厂”,工业极为发达。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将大量低价值制造业下放到其他国家。虽然这让美国经济在短期内更加强大,但却导致美国实体经济逐渐空心化,过度依赖进口商品。而美国自身的保护主义,又使得其芯片等高精尖技术产品无法大量流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贸易逆差。
然而,特朗普的如意算盘似乎打错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愿意配合美国的要求。毕竟,中国如今是 “世界工厂”,是最大的制造业强国,拥有先进的生产力。与中国脱钩,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中美之间的高关税使得两国贸易受阻,中国开始积极寻找其他合作伙伴。美国不卖的高科技产品,中国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美国的能源和农产品,中国也能从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找到替代。加拿大从美国手中抢走了出口给中国的石油订单;巴西的大豆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港口;澳大利亚则获得了中国的天然气和牛肉订单。
面对美国的压力,日本和英国也做出了明确的回应。日本直接送给美国一个 “Made In China” 的存钱罐,表明拒绝限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英国财政大臣则公开表示,选择和中国脱钩是非常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