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已有预感,特朗普对中国一意孤行,注定和6年前一样的结局

寒凡和世界 2024-12-26 12:04:46

“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特朗普的商人套路,总是让人叹为观止。他习惯先给对手一个“下马威”,再摆出一副“我愿意谈”的姿态,逼对方屈服。这一招,他用在欧洲、日本、加拿大身上屡试不爽。但当他把同样的套路搬到中国时,却被狠狠地“上了一课”。

6年前的贸易战,特朗普以为自己能压中国低头,却没想到最后吃了“硬骨头”。现在,他又蠢蠢欲动,想故技重施。沙利文对此一针见血:和中国的竞争需要管理,而不是一味施压。可惜,特朗普似乎并不打算听。

要说特朗普的“关税战术”,可谓“前无古人”。2018年,他以知识产权问题为由,宣布对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规模,当时绝对算得上史无前例。他还特意留了一个“征询公众意见期”,表面上是听取建议,实际上是给中国留了个谈判窗口。这招他用在欧洲、日本、加拿大身上都奏效过——先放狠话,再等对方主动上门服软。

可惜,这次他的对手是中国。面对这样的威胁,中国没有选择妥协,而是迅速反击,对3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随后,双方你来我往,关税战一轮接一轮,直接把全球经济搞得天翻地覆。

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2018年5月。明明中美两国刚刚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双向投资,结果特朗普转头就撕毁协议,宣布继续加征关税,还威胁如果中国敢报复,美国会加倍奉还。中国的回应也很干脆:要打就打,奉陪到底。

这场贸易战持续了两年,直到2020年疫情爆发,双方才逐步偃旗息鼓。但它留下的后遗症却一直没消失:美国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物价,资本市场动荡不安,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口号最终成了一句空话。

美国的套路,为何总是失败?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说白了就一个字:压。他的逻辑很简单,只要不断施压,最终中国会像其他国家一样妥协。这种“商人思维”,在谈判桌上或许有用,但在国际博弈中,却显得过于简单粗暴。

中国的反击,直接打破了特朗普的预期。美国对600亿美元商品加关税,中国立刻对30亿美元商品征税;美国加码到340亿美元,中国也对等反制。每一次,美国都想逼中国让步,但结果却是中国一次次用行动证明:不怕打,也不怕拖。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似乎低估了中国市场的韧性。在他眼里,中国会因为关税而陷入经济困境,最终不得不屈服。但现实却是,中国不仅顶住了压力,还通过扩大内需、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经济韧性。反倒是美国,因贸易战导致物价上涨,民众怨声载道。这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让特朗普的“强硬姿态”变成了笑话。

沙利文的建议,特朗普会听吗?

作为即将卸任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的发言显然带着不小的无奈。他强调,美国与中国的竞争需要“负责任地管理”,在对抗的同时也要寻找合作的可能。这种“竞争+合作”的模式,才是稳定中美关系的关键。

但特朗普显然对这套“和稀泥”不感兴趣。在他眼里,对华政策就是一场交易,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就能从中国手中拿到“广场协议”式的成果。沙利文对此并不看好,他明确表示,特朗普的商人思维或许适合对付小国,但对中国来说,这种强硬施压只会适得其反。

历史为何会“押韵”?

贸易战的结局,沙利文早有预感。他指出,如果特朗普在第二任期继续强硬对华,结果很可能和6年前一样:美国市场动荡,消费者受损,策略失败。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它总会“押韵”。从2018年的贸易战到今天的中美竞争,美国始终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华策略。无论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还是沙利文的“竞争与合作”,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中国来说,关键不在于美国如何施压,而在于如何保持定力,推动自身发展。

写在最后

有人说,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就像一场赌博。他总以为自己能赢,但每次都输得更惨。沙利文看得很清楚:与中国的竞争要讲规则,而不是靠一腔蛮力。可惜,这些话特朗普大概不会听。

那么,未来的中美关系会如何发展?答案或许就在两个字:较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美国如何施压,中国都不会退让半步。

0 阅读:148

寒凡和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