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中的关键一战发生在卷峪沟。1940年9月2日清晨,八路军十六团因准备不足,防守的羊儿岭被敌军突破。面对此境,左翼纵队指挥官周希汉迅速决策,命令十六团与三十八团主力在炮兵支援下,对羊儿岭的敌人发起正面反击。战斗异常激烈,持续了整整两小时,仅三十八团就有三百多名战士伤亡,包括一名副营长和两名连长不幸牺牲,还有一名营长和一名连长受伤。经过激烈战斗,八路军最终成功收复羊儿岭,为卷峪沟的安全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日下午三时,马坊方向开来一支日军大队,对三十八团把守的红崖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与早晨十六团在羊儿岭的战斗情况不同,三十八团此时已在红崖布防完毕,并修建了一些防御设施。日军多次组织多路突击,但均被成功抵御。左翼纵队司令员周希汉致电团长蔡爱卿询问战况,蔡爱卿给予了他坚定的答复:“司令员请宽心,我蔡某人在此,阵地必在,日军休想跨越红崖一步!”
夜幕降临,八路军依然稳固控制着羊儿岭与红崖。时至晚九点,周希汉接到了新的指令:“指挥机关与民众皆已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现命令你部左纵队撤离当前阵地,向昔阳地区转移。”
周希汉感到压力骤减,安排运输队转移伤员完毕后,随即命令部队离开战斗位置。
羊儿岭的战斗自清晨六点三十分起爆发,直至夜晚九点三十分方告落幕,整个过程长达十五个小时。十六团与三十八团均全力以赴,遭受了重大损失。其中,三十八团的五连几乎全员牺牲,最终仅由该连指导员带领残余的十一名士兵撤离战斗位置。
尽管战斗异常艰难,但这次战役成功保护了指挥中心和民众安全,其重要性远超普通胜利。由于指挥中心和民众是从卷峪谷地被解救出来的,因此在军事历史上,羊儿岭战役常被称作卷峪谷保卫战,使得这个原本鲜为人知的谷地声名鹊起。
左翼队伍告别羊儿岭后,向东行进,在大东足区域集合等待进一步指令。次日清晨,当部队抵达集合点时,全员都显得兴奋不已,原因在于他们已经连续十三个日夜未能得到充足的休息与饱餐。
周希汉正打算躺下休息,以便恢复体力,这时,一名参谋匆匆跑来,神色兴奋地向他通报:“参谋长,各位首长已经到了。”
“哪里来的高级领导?”周希汉感到十分意外。
请你到外面去瞧瞧。
周希汉快步走到大门外,立刻理解了参谋为何如此兴奋——到访的全都是北方局与总部的领导!
他们受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及邓小平之托,特地前来探望部队。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紧紧与周希汉相握,对他言道:“希汉,你们昨日的战斗表现坚定,毫不退缩,战斗成果显著!”
北方领导机关与指挥中心特别派遣的慰问团队,明确表达了对周希汉及其麾下左翼纵队的深切肯定。近期,周希汉及其左翼纵队所经历的艰苦战斗,几位高层领导均有目共睹。他们关切地望着周希汉,说道:“瞧你眼部浮肿如此严重,确实需要找个时间充分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