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中国空军迎来重磅喜讯——继歼-20之后,第二款国产隐身战斗机歼-35A正式官宣!根据报道,空军在京隆重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并同时宣布了参加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的相关事宜。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会上证实“国产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将有机会与大家见面”。这意味着,空军已经对该机进行了正式命名,它不再是昔日的FC-31项目验证机,也不是外界纷纷猜测的歼-31,而是荣耀地被空军命名为歼-35A。
虽然歼-35A作为一款中型战斗机,在体量上相较于重型战斗机歼-20略逊一筹,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空军中的地位和意义。命名仪式的完成,标志着空军对这款战机的正式认可,也意味着接下来将是大规模的采购和列装部队。歼-35A的加入,不仅将极大地提升解放军空军的综合战斗力,更让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制式五代机的国家。这一成就,无疑将许多所谓的“西方老牌军事强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对歼-35A的定位非常明确——它是一款“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够执行夺取制空权的主要任务,还能胜任其他多样化的作战需求。无论是对地对海攻击、航空侦察,还是未来可能发展出的双座型号承担教练机任务等,歼-35A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而在“无人僚机”逐渐成为空中作战主流技术和装备的大背景下,未来可能诞生的双座型歼-35A还有望扮演起“有人驾驶母机”的角色。届时,它或许会被命名为歼-35AS或歼-35S,其中的“S”正是代表双座型的新命名规则。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歼-35在立项之初就是一机多型的设计方案,沈飞公司至少会开发四种机型。根据网络媒体曝出的资料,基本可以明确的有对外出口版的歼-31(也就是FC-31)、中国空军版的歼-35A、中国海军版的歼-35C,尚不明确的是双座版歼-35D电子战机,据认为属于垂直起降/短距滑行版,适合在4万吨级以上的两栖攻击舰上使用。
目前来看,空军的歼-35A进展较快,已经率先列装,根据“福建舰”进行海试的进度,相信歼-35C也不会托新型航母的后腿。这不仅是中国空军装备体系的一次重大升级,更可能预示着战术类非隐身战机采购和列装的逐步停止。像歼-10C和歼-16这样的非隐身四代半战斗机,或许将成为战术类主战非隐身机的最后篇章。随着中国空军装备体系内战术类主战非隐身机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未来或许只有像歼-16D电子战机这样带有特种机色彩的非隐身机还能继续活跃一段时间。而那些非主战类非隐身机,如教练-9和教-10等,也可能在未来面临来自双座型歼-35A的竞争压力。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中国空军向“全隐身空军”目标迈进的坚定步伐。尽管反隐身技术不断发展,但隐身能力在军用航空器中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美国空军在列装F-22和F-35两款战术类隐身战机以及B-2隐身战略轰炸机后,甚至开始探索在运输机和加油机等非一线军用飞机上应用隐身技术的可能性。这足以说明,“全隐身空军”的目标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展望未来,当备受期待的轰-20隐身轰炸机正式服役后,由轰-20、歼-20和歼-35A组成的“全隐身打击编队”必将傲视全球。随着隐身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空军有望超越“世界第二”的局限,与美国空军一争高下,共同争夺世界空军之巅的荣耀。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中国空军迈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