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建议高血压患者,除了饮食忌口,还坚持"2不睡3不做"

医路一童行 2024-12-03 03:21:52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我刚走进诊室,护士小张就急匆匆跑来:"主任,急诊室送来一位老爷子,血压260/150mmHg,情况不太好。"

放下手中的热咖啡,我快步走向急诊室。病床上躺着一位面色发青的老人,他叫张德明,65岁,退休教师。据家属介绍,老人早上五点起床去公园晨练,跑完步后突感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这才被路人发现送来医院。

"张老师,您平时有高血压病史吗?"我一边查看监护仪上的数据,一边询问。

"有啊,吃降压药快十年了。这段时间天气冷,我觉得没什么不适就自己减药了。"张老师有气无力地说。

我叹了口气,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太常见了。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血压平稳就可以随意减药,殊不知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特别是在寒冷天气下,血管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这时候擅自减药,无异于火上浇油。

经过紧急处理,张老师的血压逐渐平稳。我坐在病床前,决定给他好好讲讲高血压患者在寒冷天气下的注意事项。

"张老师,您知道为什么冬天是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季节吗?低温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血压自然就升高了。这个时候,除了按时服药、控制饮食,还要记住'2不睡3不做'的原则。"

"2不睡"指的是不要睡得太晚,也不要睡得太久。很多人觉得冬天冷,就喜欢赖床。其实这样反而会影响血压调节机制,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天睡7-8小时最为适宜。

"3不做"则包括:不做剧烈运动、不做大餐饱食、不做过度保暖。

张老师听到这里,若有所思:"我明白了,今天早上我确实犯了错误。天这么冷,我还坚持晨跑,还穿得特别厚。"

"没错,寒冷天气下,剧烈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改成适度的散步或太极拳。至于保暖,也要适度,过度保暖反而会加重血压波动,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度最适宜。"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天遇到的另一位患者。他是位企业高管,平时应酬多,血压长期居高不下。那天他因为饭局上大吃大喝,又去泡温泉,结果血压飙升到了240/130mmHg。

"张老师,您要记住,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寒冷天气下,很多人喜欢吃火锅、烤肉这些高盐高脂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血管负担,最好少吃为妙。"

"那吃什么比较好呢?"张老师问道。

"冬季可以多吃一些温性食物,比如红薯、山药、莲子等。这些食物既能暖胃,又不会刺激血压升高。蔬菜水果也要保证充足,特别是富含钾的香蕉、猕猴桃等,对稳定血压很有帮助。"

看着张老师认真记笔记的样子,我继续说道:"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情绪管理。冬天天气阴冷,很多人容易情绪低落。心情不好也会影响血压。建议您可以培养一些室内兴趣爱好,比如书法、绘画,既能陶冶情操,又不会受天气影响。"

治疗一周后,张老师康复出院。临走时,他握着我的手说:"谢谢医生,这次真是让我明白了,高血压治疗必须要坚持,以后我一定谨记您说的这些建议。"

目送张老师离开,我深深感慨: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需要患者终身管理。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期,更要格外注意。只要科学对待,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和高血压和平共处。

希望通过张老师的故事,能让更多高血压患者认识到冬季管理的重要性。毕竟,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值得我们用心呵护。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