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蟹:只在晚上才出来爬行的运动健将,我们这也叫“海马”

派大星的海底世界 2024-08-07 20:19:03

沙蟹因喜在沙滩上掘洞穴居而得名,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沙蟹科(沙蟹属、招潮蟹属、大眼蟹属、猴面蟹属、股窗蟹属等)多种甲壳动物的统称,在温海潮间带和潮上带是优势物种,常见的有招潮蟹、大眼蟹、猴面蟹等。

形态特征

体型和颜色:沙蟹体型较小,通常壳的宽度在2到5厘米之间。它们的颜色多为灰色、棕色或黄色,这些颜色有助于它们在沙滩环境中伪装。

壳:沙蟹的壳通常扁平且宽,有时带有一些斑点或条纹,以增加其伪装效果。

钳子:雄性沙蟹有一对不对称的钳子,一只非常大,另一只相对较小。雌性沙蟹的钳子则较为对称,且都较小。

步足:沙蟹有四对步足,适合在沙地上快速移动。它们的步足有较强的抓地能力,使得它们能够快速挖洞。

眼睛:沙蟹的眼睛位于长柄上,能够伸出壳外进行观察,帮助它们警戒周围的环境。

分布范围

沙蟹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分布范围东抵夏威夷群岛、北至日本南部、西达东非沿岸、南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我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沿海地区普遍都有分布。

生活习性

昼伏夜出:沙蟹大多是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沙洞里,晚上出来活动和觅食。

挖洞筑巢:沙蟹会在沙滩上挖洞,这些洞通常会通向潮间带,以避免白天的高温和捕食者。食性广泛:沙蟹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会吃各种有机物质,包括腐烂的植物、动物尸体、小型甲壳类和其他海洋生物。

善于奔跑:沙蟹善于快速横向奔跑,以逃避捕食者和寻找食物。

适应环境:沙蟹能够适应干湿交替的环境,它们可以长时间在干燥的沙滩上生存,也能在潮水涨落时活动自如。

繁殖方式

沙蟹的繁殖方式一般是通过体外受精来完成的。以下是沙蟹繁殖的主要过程:

交配:在繁殖季节,雄蟹和雌蟹会进行交配。雄蟹会使用他的交接器将精子传递到雌蟹体内。

受精:雌蟹在体内保存精子,等到适当的时机后将卵子释放到水中,与精子在体外受精。

孵化:受精卵会在水中孵化成幼体,通常称为幼蟹或蟹苗。这些幼蟹最初呈浮游状态,随着生长逐渐沉入海底。

成长:幼蟹通过多次蜕皮逐渐长大,最终发育成成体沙蟹。

食用价值

1.沙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2.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

3.沙蟹含有丰富的钙、磷、钾、钠、镁、硒等微量元素。

4.沙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5.沙蟹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受很多人的喜爱。

家庭烹饪

沙蟹粥

1、沙蟹半斤-1斤,洗干净,把壳一掀开就死了,稍微用水轻轻冲一下,去掉腮

2、备好姜葱、猪肉,肉用酱油腌一下,10分钟

3、锅放少少油,下姜,炒蟹,倒两勺料酒,翻炒几下,大概3分钟即可 。炒好的蟹倒进差不多煮好的粥里,再煮10-15分钟。 放盐、放葱

4、非常厚实的天然鲜味,加点白胡椒粉更好吃

仅供参考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