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对党忠诚、站位全局、人民至上、实事求是”;
“要增强‘四种本领’,增强科学谋划本领、专业运作本领、改革攻坚本领、执行落实本领”;
“要弘扬‘四种精神’,发扬敢闯敢干精神、追求极致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奋斗精神”;
…………
2月5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雄安新区召开2025年作风建设大会。会上,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强党性、增素养、提境界”主题,以过硬作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实现“上台阶”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雄安新区召开2025年作风建设大会。刘向阳摄
这是雄安新区自2021年以来召开的第七次作风建设大会。作风建设大会每次聚焦一个主题,解决作风领域阶段性突出问题。七次作风建设大会究竟给雄安新区带来了什么?
雄安新区召开2025年作风建设大会。刘向阳摄
服务疏解落地更有力度,服务项目建设更有效率,服务企业发展更见成效,服务群众生活更加可感,深化体制改革更添活力……一以贯之抓作风,推动雄安新区拉框架、显雏形、展五新、聚要素、上台阶,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
办事不求人 最多跑一次
——聚焦优化服务、重塑流程,“雄安服务”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春节前,恒安嘉新(雄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刚从北京迁移到雄安新区。2月5日,该公司工作人员王坤梅来到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说起整个迁移过程,王坤梅用了“高效、便捷”两个关键词。“迁移手续全程网办,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等业务办理只需在网上提交相关材料,两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公司迁移。”在办事过程中,王坤梅感触最深的是雄安新区行政审批的高效率,这也为企业扎根雄安、发展壮大注入“强心剂”。
雄安办事“高效、便捷”的密码是什么?从新区召开的第七次作风建设大会上,可以寻出端倪。“第一次作风建设大会聚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审批流程再造,实现‘三集中、三到位、三个一’。”会上,张国华书记这样表示。
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雄安媒体中心王伟倩摄
时间回溯到2021年,当时的雄安新区还存在审批要找好多人、进好多门、跑好几次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年2月23日,雄安新区召开第一次作风建设大会。会上,张国华书记提出,“雄安新区自今天起,就要吹响打造‘雄安服务’品牌的号角。核心内容是审批事项最少、工作效率最高、办事成本最低、服务态度最好。”
此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新区每年持续深入推进的重点事项。从全面实行“三集中、三到位”,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一枚印章管到底”的审批模式,到“大厅之外无审批,政务服务全覆盖”的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再到推动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全部完成,效率整体提升77%……持之以恒的高位推进,实现了在新区“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雄安服务”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是转作风的主要目标之一。“能力平庸、思想懒惰、行动散漫是作风建设的‘大敌’,必须让庸懒散在新区没有生存空间。”在2022年2月7日召开的第四次作风建设大会上,张国华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发展大局,突出“提升能力、优化服务”这条主线,着力提升干事创业的水平。
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办事群众。河北日报供图
现在雄安的服务效能咋样?企业一趟不跑,就能搞定难题。
得益于京津冀12345热线“一键互转”,慧来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招商部部长许佳没跑一趟就为公司办好了从北京到雄安新区的跨省迁移手续。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雄安新区设置便民热线营商环境专席,实现“热线+专席+职能部门”三方联动模式,高效助力疏解,做好企业的贴心顾问;收集、采纳企业和群众建议,转化为推动部门实际工作、促进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目前,12345热线接通率、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雄安新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公现场。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供图
如今,雄安树立起这样一种理念:抓工作就要抓作风、抓作风就是抓工作,摒弃“等靠要”“推拖绕”“庸懒散”,把事了掉、把事办成、把事办好已成为广大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掌握方法论 干事有效能
——建立三大体系、提升干部状态,让大家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近年来,雄安新区容城县作为征迁安置、服务疏解、建设发展主阵地,征迁回迁任务交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
“在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以‘组织谋划、协调推进、督查落实’三个工作体系为抓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上率下、攻坚克难,进一步提升机关作风建设、高效开展各项工作。”雄安新区容城县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完成58个整体征迁村、64个分步征迁村的征迁安置任务,搬迁群众11.61万人,回迁安置10.31万人,实现了从和谐征迁到幸福回迁的跨越。同时,他们靠前服务、主动对接,推动16家央企三级子公司落户容城,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雄安新区回迁居民王军华在新家和妻子畅想美好生活。雄安媒体中心刘潇摄
建立“组织谋划、协调推进、督查落实”三大工作体系,在2021年5月7日召开的雄安新区第二次作风建设大会上提出,最终目的是坚持以系统观念抓落实,本质上是工作方法论。在这次会议上,张国华书记强调,“新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各部门都要从这三方面来审视不足,健全机制,抓好落实。”
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强组织谋划,解决“如何谋事”的问题,引导大家主动思考,出主意、想办法,想在先、干在前,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协调推进,解决“如何干事”的问题,把问题解决掉,把中梗阻去掉,把堵点消除掉,全面凝聚工作合力。加强督查落实,解决“如何干成事”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督查体系,加强全过程管理,该奖励的奖励,该问责的问责,推动各单位高效运转。
雄安新区启动区金融岛片区财富大厦项目建设正酣。雄安集团城发公司供图
仅隔2个多月,2021年7月26日,雄安新区召开第三次作风建设大会。此次大会,着力提升干部队伍工作状态,进一步形成日夜兼程建新区、风雨无阻抓发展的干事氛围和工作导向。通过持续健全三大体系、提升干部状态,营造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进而推动未来之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化总部、华能总部建设场景陈世豪摄
优质完备的新功能加快配置。中国星网正式迁驻办公,华能总部、中化总部加快开展内部精装修,中矿总部、首批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加快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基本选址落位,央企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192项京雄政务服务实现“同城化”办理,209项资质资格互认。
清新明亮的新形象充分显现。加快发展昝岗片区,雄安国贸中心、雄商高铁、雄忻高铁、京雄快线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搭建全域IPv6、全域鸿蒙生态、全域感知系统数字基础设施,20余个智慧场景落地。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淀区野生鸟类增加至295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森林覆盖率由新区设立前的11%提升至35%。
高端高新的新产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空天信息、软件信息服务、城市鸿蒙、科技金融等系列高端产业对接活动,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正式成立,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3大产业链逐步成型。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中关村科技园等高质量运营发展,27栋主题楼宇签约企业超300家。
创新创业的新人才加速集聚。中关村千家企业、百所高校、百家科研院所、万名首都大学生系列雄安行活动成效显著,170多位院士、600多批科研院所、800多批高校到访雄安。实施“雄才十六条”和15项配套实施细则,实现“雄才卡”常态化申领,累计发放1.4万余张。
高效顺畅的新机制全面成型。完善大部门制运行模式和工作机构设置,稳妥有序推动新区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新型住房制度。健全“两级管理、三级服务”管理体系,推行“一呼联应”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
…………
雄安新区金湖公园与城区航拍。刘光昱摄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开发面积覆盖20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014万平方米,4792栋楼宇拔地而起。城市综合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商业服务功能加快配置,综合承载、要素集聚、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穿工装到穿西装、从穿胶鞋到穿皮鞋,雄安正在向城市管理体制加快转变。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蓬勃发展。
敢担当 勇创新 善作为
——围绕强能力、增本领,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雁翎大街办公楼正式办公,华能总部、中化总部主体结构实现封顶,中国大唐、中国华书记电已完成供地……新区首批疏解项目形象已经凸显,我们正全力承接第二批疏解项目。”日前,在雄安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利用组办公室,负责人尹芳展开一张土地出让项目谋划图进行介绍。城市画卷加速铺展,尹芳和同事们成就感满满。
中国星网大厦。耿辉摄
土地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要素。一直以来,如何建立与新区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土地利用和供应模式,加快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尹芳和同事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一张白纸建未来之城,面临诸多情况都是全新的,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尹芳说,既要依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又要依据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实际,通盘统筹研究论证,坚持节约集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强度,精准配置土地资源。只有全面创新用地模式,才能精准承接疏解、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尹芳想起2023年1月29日召开的以“强能力、增本领、转作风、促发展”为主题的雄安新区第五次作风建设大会。会上张国华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敢字当头、干字托底,在扛事担事中练就‘铁肩膀’。”
中电信产业园夜景。陈世豪摄
“这坚定了我和同事们排除万难、大胆探索的信心,遇到问题不退缩,碰到矛盾不回避,迎难而上才能解决困难,才能不负组织培养和重托。”尹芳说,她和同事们实地踏勘每个拟供地地块,主动拜访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学习最新政策,持续到国内先进地区调研、学习借鉴成熟经验。同时,还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每个土地难题详细记录在册,再通过每月定期组织昆山、上海、杭州等专家咨询会议去逐一破解。通过不断地磨练,他们专业化素养和业务能力也提到了极大提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升,为创新打造与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相适应的土地利用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土地供应方式,从单个地块土地供应出发积累经验,探索出让、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出让等多元化供地方式,灵活满足了不同市场主体用地需求;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探索实施了“片区综合开发、宗地融合开发、地块混合开发”三个层面的土地混合开发和复合利用模式;完善土地价格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以三类成本分摊机制为基础建立了“五级、三类”基准地价体系,并制定了“产业分类、年限分等、地价分档”的产业用地地价体系…随着团队素质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他们为新区探索形成的土地利用创新性成果越来越多。2024年尹芳团队所在的自然资源利用组被人社部和自然资源部授予“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基准地价更新、土地混合开发分别获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一等奖和二等奖。
随着雄安新区印发《河北雄安新区多元化土地利用和供应管理实施办法》,具有雄安新区特色的“混合开发、多元供应、地价均衡、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和供应体系也已形成,为持续推进城市化和产业化良性互动提供了依据,助力了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宣传网信局供图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区将高标准、高质量作为最根本的工作要求。通过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第六次作风建设大会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雄安新区持之以恒锻造政治定力、营造机制活力、塑造专业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勇创新、善作为的干部队伍,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供坚强保障。
——锻造政治定力,让干部敢担当。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必修课”,多渠道与正定、宁德、浙江、上海、北京干部代表交流。加强干部政治教育,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督考联动、以事察人”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容错纠错、澄清保护和规范问责机制,为敢为者兜底。
——营造机制活力,让干部勇创新。探索“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多能少”用人机制,细化操作指标体系。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奖”和“高质量建设发展奖”,推动干部主动谋创新、追求高质量。
——塑造专业能力,让干部善作为。实施基础骨干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用好实战一线师资,构建全覆盖、纵深式、常态化干部教育体系。开办“青年雄才大学堂”,开展“订单式”培训。组织干部赴先进地区跟岗锻炼,提升干部聚产业人才、促疏解发展能力。
张国华深入启动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如今,“政治过硬、改革意识强、能力水平高、敢闯敢干、清正廉洁、高素质专业化”已经成为雄安干部的标准画像,一支精简、高效、协同的基础干部队伍基本形成。
当前,新区许多工作仍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滚石上山。“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要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党性修养、锻炼过硬本领、提升精神境界,以过硬作风保障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在雄安新区召开的第七次作风建设大会上,张国华书记斩钉截铁地说。
作风建设,每个部门都是主体、每名干部都是形象。雄安新区各级党员干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于担当、团结奋斗,让作风建设体现到干事创业实际行动上,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雄安实践的新篇章。
来源:雄安发布(雄安媒体中心 李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