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铸造暴秦,五项内容不是严刑就是峻法,被车裂其实不冤

好学雪梨 2024-12-10 12:44:19

公元前356年,一个从魏国逃亡而来的公孙鞅,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开启了震动中原的变法。

这场旷日持久的改革,不仅让秦国从一个被六国轻视的边陲小国一跃成为威震诸侯的强国,更为此后二百余年的秦国凝聚了血与火的基因。

这场变法的缔造者商鞅却因得罪太子,在秦孝公驾崩后惨遭车裂。

细看商鞅变法的五大核心内容:军功爵制、兵农合一、土地私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无不渗透着以暴制暴的强权思想。

这位改革家最终葬身于自己缔造的严法之下,不得不说是历史的重大讽刺,但细究其变法内容与结局,或许这般结果早已注定。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图强。

彼时的秦国,因地处西陲,与戎狄杂居,长期被东方六国以夷狄视之。

即便秦国占据了周人的发源地,这种轻蔑的态度依然未变。

山东六国在完成社会制度变革后,国力蒸蒸日上,尤其是率先变法的魏国,更是实力遥遥领先。

面对如此局势,年轻的秦孝公深知,若想改变秦国积弱的现状,唯有通过变法才能救亡图存。

为寻求变法良策,秦孝公不惜重金,广招天下贤才。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孙鞅逃离了魏国。

在魏国期间,公孙鞅虽有济世之才,却始终不受重用,甚至还要提防来自权贵的陷害。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公孙鞅来到秦国,与秦孝公一见如故。

两人相谈甚欢,秦孝公惊喜地发现,这位逃亡者正是自己期待已久的变法能人。

秦孝公向公孙鞅许下重诺:若变法成功,必将裂土封疆以报。

然而公孙鞅只求一方庇护之地,婉拒了这般厚赐。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公孙鞅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变法之效立竿见影,秦国很快就击败了魏国,夺取了西河之地。

秦孝公再次提出要以土地封赏,公孙鞅依然推辞。

最终,秦孝公将商地赐予公孙鞅作为食邑,自此,公孙鞅更名为商鞅。

这场变法的开展可谓彻底,秦孝公对商鞅的支持力度空前。

从军事、农业到商业,从刑法、土地到人口,事无巨细,无不被颠覆重建。

旧制度被摧毁,新秩序正在建立,整个秦国焕然一新。

这场波及全国的大变革,正式拉开了秦国称霸中原的序幕。

商鞅变法的核心举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军功爵制的改革。

这项改革彻底打破了世袭贵族制度,让军队战斗力得到空前提升。

在这项制度下,军功完全按照斩杀敌人的数量来计算。

不分贵贱,只要杀敌够多,人人都能获得相应爵位。

这种制度激发了军队前所未有的战斗热情。

战场上,秦国士兵为了获取军功,个个奋勇当先,不要命地争抢人头。

军功爵制的成功实施,让关东六国尝到了苦头。

秦军在战场上的凶悍表现,让敌人闻风丧胆。

为了进一步巩固军事实力,商鞅还推行了兵农合一制度。

在变法之前,作战全靠封建主带领自家兵力参战。

而这些士兵大多是替封臣耕作的佃农,与国君没有直接关系。

战争结束后,他们就会回到封地继续耕作。

商鞅变法后,强制推行小家庭制度,打破了大家族的统治。

所有人口都要接受统一征税,直接归属于国君管理。

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在和平时期耕种土地,战时则变身为军人。

他们不再效忠于封臣,而是成为了国君的直系力量。

土地制度的改革,更是为秦国的军事力量提供了强大支撑。

商鞅废除了沿袭已久的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这让普通农民有了获得土地的机会。

土地私有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征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更是让关中地区变成了富饶的粮仓。

商鞅认为,商人虽然富有,但难以准确征税。

相比之下,农业生产一目了然,便于管理。

通过鼓励农业生产,打击商业活动,秦国成功积累了大量粮食储备。

这四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军功爵制激发战斗力,兵农合一巩固统治,土地改革提升产能,重农抑商充实国库。

这些制度改革为秦国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力突飞猛进,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时的秦国,俨然已经成为一部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

农民化身战士,粮食转化军备,整个国家都在为征战做准备。

这种改革成果来之不易,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的顺利实施,商鞅不得不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

商鞅深知,要确保变法的顺利推行,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执行手段。

于是,他设计了一套严密的连坐法律体系。

在这套法律体系下,一人犯罪,全家受罚。

邻里之间也要互相监督,一人触法,相邻五家同罚。

为了让民众真正信服新法,商鞅做了一个著名的“立木为信”实验。

他在城南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城北,赏金十两。

面对如此简单的任务,却无人敢轻举妄动。

商鞅又加码,宣布赏金提升到五十两。

终于有一个人动心了,上前把木头搬到了城北。

商鞅立即兑现承诺,赏了这人五十两黄金。

这一举动让民众看到,新法令是真正要认真执行的。

随后,商鞅颁布的法令更加严厉。

在秦国,私自结党者处死,通奸者割鼻,说谎者割舌。

法网严密到了极致,甚至连衣着都要统一标准。

商鞅规定,士农工商各阶层必须穿着不同服饰,违者重罚。

为了禁绝商业投机,商鞅甚至规定,民间不得私藏金银。

所有财富都要用来购买土地和农具。

这些严苛的法令背后,是残酷的执行力度。

秦国各地设立督察官,专门负责监督法令执行情况。

即便是贵族子弟触犯法令,也要一视同仁地处罚。

商鞅还在咸阳城中立下铁鼎,上面刻着新法条文。

为了震慑潜在的犯罪者,处决场面往往在闹市进行。

行刑时,还要在街头张贴罪行告示。

这种严刑峻法,让秦国民众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高压政策,让变法得以顺利推行。

秦国的治安状况迅速好转,街不拾遗,路不闭户。

民众虽然生活在高压之下,但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这种近乎变态的严刑峻法,为秦国换来了表面的和谐。

但暗流涌动的反对声音,也在不断积累。

特别是在贵族阶层中,对商鞅的不满与日俱增。

这些被剥夺了特权的旧贵族,正在等待着反击的机会。

而商鞅本人,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制定的这套严刑峻法,最终会成为斩杀自己的利刃。

当秦孝公驾崩后,所有的矛盾终于爆发。

商鞅的悲剧源于他得罪了太子嬴驷。

在变法期间,太子两次违反法令,商鞅不徇私情,依法处置了太子的老师和家臣。

这种公正执法的态度,在太子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等到秦孝公驾崩,太子继位为秦惠文王,商鞅的噩梦开始了。

新王即位后,朝中反对商鞅的势力蜂拥而出。

他们纷纷上书,指控商鞅专权乱政,意图谋反。

面对这种局面,商鞅决定逃往魏国。

他曾经制定的法令成了阻碍他逃命的绊脚石。

当商鞅来到关市想要住店时,店主要求他出示通行证。

这正是他当年制定的法律:客人住店必须出示通行证。

由于匆忙出逃,商鞅并未携带通行证。

店主坚持依法办事,拒绝为商鞅提供住处。

无奈之下,商鞅只能继续逃亡。

他在魏国也未能找到容身之所。

当年被他打败的魏国,怎会收留这个仇人。

走投无路的商鞅,最后逃回了自己的封地商邑。

可惜,追兵早已在那里设下埋伏。

秦惠文王下令将商鞅车裂,这是商鞅立法中最为残酷的极刑之一。

行刑时,五匹马分别拉住商鞅的头颅和四肢。

商鞅临死前发出了千古名言:“吾欲为治,而反受败。

自今以往,天下之士安敢以仁义自托于主上乎!

”商鞅的悲惨结局震动了整个中原。

然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秦惠文王在处死商鞅后,并未废除商鞅变法。

相反,秦国继续沿用商鞅制定的法度。

这套制度为秦国带来的强大国力,让秦惠文王不得不承认其价值。

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秦国的军事力量不断增强。

此后的秦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令人畏惧的强国。

一百多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

他所采用的许多制度,都是对商鞅变法的继承和发展。

商鞅以自己的生命验证了变法的残酷性,却也用自己的智慧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他的身体被车裂,但他的法度却长存千年。

这位改革家的结局充满悲情,但他的变法理念却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

直到今天,人们讨论变法改革,依然绕不开商鞅这个名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