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不是你家我家的问题,是大家的问题。
犹记得90年代,隔壁县是工业重镇,梅雨季节必定是硫酸雨。马路边的小水坑,家里的平顶屋,雨水蒸发后边上就是一圈圈黄色的污垢。我们还不知道这是硫酸雨,反而觉得别致惊奇。后来在县城读高中,每每停水就有非官方声音指责上游工业城市排污含重金属,导致江水污染不能使用。大学到了长沙,这个盆地城市的霾是极其严重的。晴空万里虽不稀罕 ,但雾霾天气稀松平常。
近年来环保治理富有成效,只是争议一路伴随。
争议最大的是焚烧秸秆。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就有将秸秆和杂草等晒干焚烧成灰,当做肥料洒回大地,顺带还能烧死虫卵。专家和官员却认为此举污染大气环境,简直贻笑大方。若是如此就应该杜绝小汽车上路,或者禁修公路了。环保拿捏最弱势的农民是万万不应该的,招致非议在情理之中。所幸今年政策终于松动了,不然后辈又得嘲笑今人了。
环保督察对于基层来说,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党建、创文创卫等重点工作齐头并进了。因为环保问题,不少企业铤而走险,不少企业关门大吉。地方政府为了应对环保督查,昏招频出导致各种各样的奇葩事件。关键法治建设要跟上,法律规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违背之后要如何按照哪一条处理,执法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千万不能搞脱离实际的严苛之法,搞宽泛的监督执法,一旦出问题了再找条条框框。
大国风范不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环保是全球问题,需各方合力应对。2019年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战略,退出巴黎协定;2021年拜登政府又重新加入巴黎协定。2025年特朗普卷土重来,会不会又放弃巴黎协定?再者欧洲国家标榜的环保问题,在俄乌战争的大背景下,油气资源的替代上,这都仿佛不是问题了。所以才会有人质疑,碳中和等问题会不会是西方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阴谋!
大家还记得央视柴静和丁仲礼院士的对话不?丁院士多次指出气候协定中有诸多限制中国碳排放总数的不利因素时,柴静却提出“平时都是以国别计算”的无稽之谈。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历史排量算不算?以国别计算,我们14亿人和英伦三岛几千万渣渣比?丁仲礼院士怒怼“中国人不是人吗”,同样是人,为什么我们就要减少排放?
环保不要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桎梏。
我们感受到了重视环保带来的利好,但不应该有“环保强迫症”。老百姓焚烧秸秆,烧散装煤,烧柴火是极其正常且必要的,不必过左执行。同样对于高污染企业,不是一刀切一关了之,该整改上设备的必须上设备,不达标该关停的绝不拖沓。
我们重视环保,但不能忽视尤其是底层人民的基本权益,应该在环保与发展,环保与健康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