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执意送蒋回南京,最终惨遭扣押,软禁半生。
在军法会审时,审判长李烈钧就曾询问张学良:
“你胁迫统帅这件事,是受人指使,还是自己策划的?”
“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所做之事,我自当之。我岂是任何人能够指示的?”
事后,李烈钧曾评价张学良:
“不愧是张作霖的儿子。”
作为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实行兵谏。又敢为常人所不能为,亲自送蒋回南京,属实令人钦佩。
既然如此,由老帅张作霖亲手带出来的20万东北军得知少帅被软禁后,为何在西安无动于衷。
按理说,东北军大都是跟随少帅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而在当初张学良欲前往南京之时,其中不少将领也都表示反对。
可是,当少帅真正被囚禁时,将近20万的东北军将士,却没有一人前去营救。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东北军内部难道真的没有做出行动吗?
奉军的过去,矛盾的攒积要弄清楚奉军的内部情况,还得从老帅张作霖那时讲起。
杨虎城的秘书米暂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东北军虽然看上去统一,实际并非如此。地域界限是一方面,派别差异又是一方面。”
其实这话也比较容易理解。
因为张作霖不同于北洋那些出身高贵的军阀,他是保安团出身,其实和土匪没太大区别。
或许也是这般缘故,老张非常注重发展教育,给他手底下的“文官”待遇也非常之好。
在《少帅》中有这样一幕:张学铭抱怨为何自己只能吃“粗粮”。
“那些文官为啥能吃细粮,我也要吃。”
结果老张反手就给他了个大嘴巴子。
自然而然,张作霖手底下也吸纳了众多得力干将,如一直不对付的杨宇霆和郭松龄。
而如果研究奉军最初内部派系的话,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派。
第一派就是“元老派”,大多是跟随老帅白手起家的那群“结拜兄弟”,诸如汤玉麟、张景惠、张作相等人。
这些人虽然资历老,威望高,但是能力终究有限。
第二派就是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
士官派的许多人都是杨宇霆向老张推荐的士官生,大多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相比于元老派属实进步许多。
杨宇霆更是号称“小诸葛”,历任奉军参谋长、司令部总参议等重要职位,是张作霖尤为倚重的左膀右臂。
他在协助张作霖统一东北后,还曾两次代表张作霖参加督军团会议,足见老张对他的重用。
而在杨宇霆刚刚上任后,就联合自己的老同学徐树铮,给老张送了件大礼。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秦皇岛劫械案”。
张作霖用“忽悠”来的这批军火迅速武装奉军,直接扩备七个混成旅,大大提高奉军的实力。
而在那个军阀混战时期,奉军更是唯一一支同时拥有海陆空三军的部队。
不过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人物,冲击了士官派“一家独大”的局面。
那就是郭松龄,陆军大学高材生,张学良后来的老师。
因此,以郭松龄、张学良为首的第三派出现,被称为“陆大派”。
这一派的成员大多是毕业于陆军大学、保定军校以及奉天陆军速成学堂的学生,是受到清末军事教育体制成长起来的一批军人。
但陆大派却深受士官派排挤。
久而久之,双方围绕各自利益难免展开争斗。只不过这种争斗大多都是“暗流涌动”的。
虽说士官派掌握着奉军的指挥中枢,但实际上的兵权却掌握在旅、团及其以下的军官手中,也就是陆大派中。
如此看来,三派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牵制的局面。只不过在老帅在世时,其表现得并不强烈。
我们知道,大部分军阀的背后都有列强这座靠山,盘踞在东三省的张作霖也不例外。
只不过老帅是出了名的“老油条”,虽然和日本走得近,却也让日本人吃了不少哑巴亏。
起初,日本想凭借东北这块“跳板”,实现其“早有预谋”的侵华计划,但无奈数次被老张带进沟里。
对此,1916年,日本人还对张作霖进行过一次暗杀,时间还是选择在大小姐张首芳出嫁当日。
可老帅不但安全脱身,还及时现身在女儿婚礼上。
于是,在1928年,日本人又谋划了一场刺杀,制造“皇姑屯事件”。这一次,老帅没能躲过劫难。
但其实,“皇姑屯事件”的爆发,还和一个人有着间接关系。
此人就是郭松龄。
当初,郭松龄因不满张作霖的“论功行赏”而起兵反奉,虽然最终老郭时运不济,兵败身死。
但他的骤然倒戈打乱老帅的原定计划,张作霖不得已只能请日军出兵平定。
不过没想到的是,老张很快就反悔了。他公然撕毁和日本人签订的合约,耍起了赖。
这可给日本人气得不轻。于是对方直接将张作霖暗杀在回奉的路途中。
当然,关于直奉战争后,张作霖为何把江苏督办的职位给杨宇霆,而非郭松龄这件事。
有观点表示,这是张作霖在有意压制郭松龄,以防将来儿子接班后被牵着鼻子走。
但郭松龄被杀,父亲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却处处受到杨宇霆掣肘。
长此以往,张学良憋屈得很,却又显得有些孤立无援。
于是在1929年1月10日晚,“杨常事变”爆发,杨宇霆和常荫槐被处死于大帅府老虎厅。
接连失去两大谋士,这对刚刚接手奉军基业的少帅来说又究竟是好是坏?
很多人都说,如果当初杨宇霆还在,那么即使爆发九一八事变,东北也不会沦陷得如此之快。
而此时的张学良已经完成“东北易帜”,并即将对东北军内部进行一次大动作,整训军队。
一方面,成立诸如抗日同志会等具有联共抗日思想的秘密组织。
另一方面,少帅对东北军全军进行人事调动,用大批青年军官替换此前的老年军官。
虽说少帅这顿操作确实对东北军的发展起到一定良好效益,但这也进一步激化了少壮派和元老派的矛盾。
而通过本次整训成长起来的少壮派,更是为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内部就是否解救张学良而引起的轰动,埋下了伏笔。
二二事变爆发,争端酿成悲剧老帅那个时期,奉军各派系间就彼此矛盾,相互争斗。
少帅接手东北军后,曾经以王以哲等老将为代表的“少壮派”,现如今已经可以称为“元老派”。
而以孙铭九为代表的这些小辈,也由于张学良的提拔和重用,逐渐成了新的“少壮派”。
开头提到,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被软禁在南京,难道东北军就真的没有做出任何动作吗?
其实是有的,此事件围绕“少壮派”与“元老派”展开,且愈演愈烈。
话说南京方面扣押张学良之后,就命令中央军大举进攻西安。
老蒋这般不地道的做法引起不少人不满,如此一来岂不是又要激起内战?
对此,杨虎城联合周恩来共同发表谴蒋通电,并命令东北军和17路军严阵以待,准备迎敌。
其实蒋介石这样做已经是公然违背当初的约定,如果他不及时收手,舆论浪潮将会压倒式地向他扑来。
或许是有所察觉,抑或早有预谋,老蒋转而向西安方面发送了两个和平解决的方案:
方案一,17路军仍归杨虎城指挥,原地不动,东北军大部分调往甘肃,红军回陕北,中央军进驻潼关至宝鸡铁路沿线各县。
方案二,17路军全部调往甘肃,东北军调往河南、湖北两地,并调任杨虎城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兼17路军总指挥。
经过一番商讨,周恩来和杨虎城表示可以接受甲案,也就是方案一。但前提是需要他们释放张学良回陕西。
老蒋自然不乐意,当即回信:
“释放张学良为不可能之要求。”
于是在1937年1月21日,东北军和西北军内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做出让步,接受甲案。
虽然当初张学良在临走之际,就指定于学忠作为东北军最高负责人,代理军中事务。
可由于他本人并非东北人,原先也一直是在吴佩孚所部,因此在东北军的根基尚浅。
反倒是此时的王以哲,在郭松龄和杨宇霆纷纷被杀后,他作为“元老派”的中心人物,说话倒是有着绝对的分量。
所以在少帅被留在南京后,以王以哲、何柱国为首的“元老派”几乎掌握了军中实权。
所以少壮派认为,元老派接受甲案,就意味着接受和平解决,放弃拯救张学良。
对此,“少壮派”第一个站出来:
“我们反对。”
双方既然意见存在分歧,那就请出个中间人来调和一下吧。于学忠紧急赶赴西安。
但最终的结果没有改变,无论元老派说啥,老于都是频频点头,表示同意。少壮派怒不可遏:
“少帅待你不薄,你却如此忘恩负义。”
于学忠哑口无言,却也只能频频点头。
虽然“元老派”这么处理,确实对维护西安事变成果,阻止内战爆发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他们没有考虑到一点。
那就是东北军将士们的心理波动。
当听闻王以哲宣告接受甲案时,东北军很多将士们不禁声泪俱下,要誓死拥护少帅回归。
“少壮派”也纷纷恳求王以哲,询问这件事是否还有商量的余地,却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
“元老派”这般行为引起众人的不满,孙铭九等人逐渐对其起了猜疑之心。
难不成王以哲他们这样做,是想独霸东北军?
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
紧接着,二二事变爆发。
孙铭九等一行人闯进病重在床的王以哲家中,将其乱枪打死。
同时被杀的还有“西北剿总”参谋长徐方,交通处处长蒋斌以及一名少将副官。
而“少壮派”之所以选择走此险径,是因为他们认为,只要除掉王以哲,就可掌握军中实权,进而达到自己拯救少帅的目的。
但他们想错了,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所预想的那样进行发展。
东北军的分裂,矛盾深入剖析如果说当初士官派和陆大派没有彻底闹翻脸,是因为老帅的牵制。
那么如今少壮派和元老派没有闹到台面上,是因为少帅还在位。
但是,自从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后,东北军群龙无首,军心动荡,众多高级将领中却没一人能站出来执掌大局。
而当少壮派杀掉王以哲后,事态也没能按他们最初所预想的那样去发展。
尚在一线作战的刘多荃得知“二二事变”的消息后,气愤不已,立即率领大军杀回西安,要为大哥报仇。
早有预谋的诸如沈克、檀自新这些中高级将领,也趁着军中混乱,纷纷卷铺盖投奔老蒋。
前有大军压境,后又将领背离,少壮派发现局面已经发展到自己难以掌控的地步,于是便推出于学忠来主持大局。
但是老于的表现属实不咋地。
最后还是周恩来和杨虎城出面,以处死当时枪杀王以哲的特务连连长为代价,才缓和了这件事。
那么,你说东北军当时究竟想不想拯救少帅?
其实,无论是少壮派,还是元老派,都是想的。
少壮派且不必说,可元老派不是反对拯救张学良吗?
其实,当初元老派的既定策略是先行稳住蒋介石的势力,进而达到中央军撤兵的目的,所以他们选择和平解决。
因为他们猜测蒋暂时不会处死张学良,因此更应保存自身实力,这样才能为日后拯救少帅做准备。
但也不排除他们是有私心的。
也恰恰是由于他们在想法上有所保留,导致其没能及时做好东北军内部的动员工作,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虽然我们常说,奉军中大多都是曾跟着老帅在白山黑水中斡旋,一步一步打下奉系江山的老弟兄们。
但究其根本,它作为军阀集团的性质是难以改变的,“兵为将有”的内部特征是难以磨灭的。
这种特点就使得军队在老帅掌权时还好,因为张作霖左右逢源,懂得牵制。
到了少帅手中也还凑合,因为各级将领对张学良还算忠诚。
可恰恰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东北军一旦失去张家父子的统领,那么曾经所谓的“父老乡亲”,甚至说基于土地的乡亲情结,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
更何况后期的东北军中,还有许多将领并非出身东北。
士兵们跟着将领干,将领又不想好好干,甚至有的想投敌,有的想退缩,都在各自谋划着各自的出路。
试问,这样的军队为何不会分崩离析?
比如闹着要杀回西安的刘多荃。西安事变后,他就曾多次与中央军秘密接触,考虑自己退路。
还有很多东北军高级将领纷纷接受南京方面伸来的“橄榄枝”,大大破坏东北军团结。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东北军内部将士们的意识觉悟是不同的。
我们常说,东北军就像一群“绿林好汉”,有着极其浓厚的侠义之风。
这种风气一方面受到地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少帅的极力熏陶。
张学良接手奉军后,其爱国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东北军的发展。军中逐渐涌现出一批爱国将领,但这终究不是全部。
前文提到,旧社会下的军阀性质,使得东北军在失去张学良这一统帅后,大部分人优先考虑的,并非怎样去“抗日”,而是去考虑自己所处在的集团利益该何去何从。
再者,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达成的“三位一体”共识也在张学良被扣押后,逐渐呈现分裂之势。
当初,东北军能够选择加入“三位一体”格局,是本着两个原因的。
其一,保存东北军内部实力。其二,才是合作抗日。
张学良被扣押后,东北军发现自己连最高统帅都不在了,兄弟们怎样生存都成问题,还谈什么“三位一体”!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远在南京的张学良也逐渐对“三位一体”失去信心。他担心老蒋会“狗急跳墙”,置东北军于水火之中。
最后,就是南京方面的有意分化。只能说老蒋布了一盘大棋,还赢得很漂亮。
蒋介石表示:
“解决西北问题,要以政治为主,以军事为从。”
他一方面派遣中央军给前线的东北军施加压力。
另一方面,则果断抓住东北军内部的矛盾,逐步分化其内部小团体,引诱大批中高级将领投靠南京。
“如此前后策应,刚柔并济,乃易达此目的。”
可见,老蒋就是抓住了东北军内部的致命弱点。
而其实,延安方面也曾指出:
“东北军是有转变为抗日军队的可能的统治阶级的雇佣的军队。”
因此,张学良在被南京方面扣押后,他的结局就已然注定。
东北军并不是不想救,只是其在失去张学良的统领后,压制已久的内部矛盾在极短时间内迸发出来。
主观条件的阻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他们自己都乱了阵脚,又怎么去团结起来,拯救少帅呢?
结语而遭到审判的张学良在军事法庭上的发言,全然没有为自己辩解,因为也无需辩解。由此,足见此时他就已经做好接受最坏结果的打算了。
回过头来,二二事变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东北军的分崩离析,对抗日大局来说,也是有利有弊。
这一事件过后,全国人民纷纷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浪潮中,在中国大地上书写一段又一段的革命传奇。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
参考资料: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的蜕变及原因》 凤凰网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对东北军的整训》 凤凰网
《东北军的内争与西安事变:以少壮派为中心》 王春林
《西安事变后的“二二事件”述论》 刘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