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当晚,老人赵振英和儿子一家人坐在客厅观看新闻联播,正巧当时在播放中国战区南京日军受降仪式的纪录影像。
一旁的儿媳注意到,视频一播放,坐在沙发上的赵振英,立马直起腰,双手分开放在腿上,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
正当她感到奇怪时,突然听到赵振英低声感叹道:
“当年我也参加过受降仪式啊。”
由于声音小,加上内容实在令人不敢置信,她只当是自己听错了,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晚上睡觉前还将此事当笑话讲给丈夫赵精一,她带着笑意说:
“咱爸看新闻的时候不知道说了句什么,我给听成他参加过日本投降仪式了。”
赵精一知道父亲年轻时当过兵、打过仗,但一直以来父亲对这些过往很少提及。
若是真的参加过,怎么会不愿意提起呢?大概是一时糊涂。
直到三年后,一个远房亲戚的到访,才让他意识到,原来当时妻子并没有听错,父亲真的参加过南京受降仪式。
亲戚到访,揭开秘密2008年春节期间,一对年轻夫妻作为远房亲戚前来看望老人赵振英。
两人对远征军的历史很感兴趣,经常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与信息。
这次是从家中长辈口中得知赵振英曾经当过兵,貌似还与远征军有些关系,便前来拜访。
得知二人到来的意图,赵振英老人有些兴奋,平日里儿子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也就很少提及。
现在居然有两个年轻人愿意去听他讲这些往事,了解当年的历史,他是既高兴又骄傲。
面对两个求知若渴的“听众”,他如数家珍地讲述着种种往事。
当天三人一番酣畅淋漓的交谈结束后,这对年轻的夫妻对赵振英愈发好奇。
因为在交谈中,他很少提及自己的具体身份和事情,却能对当时很多事件侃侃而谈,如果只是一个普通战士,大概率只能泛泛而谈。
于是,这对夫妇回家后便根据他的名字和部队番号在网上进行搜索,按照显示顺序挨个点进网址查看相关信息。
正当俩人没什么收获时,黄埔军校网上两年前的一个帖子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一个名为晏欢的帖主在这个网站上传过几张照片,一张是名为“陆军新编第六军军官俱乐部开幕纪念”的大合照。
另外几张拍摄的是一个红色的小日记本,上面写着许多人的亲笔签名。
巧的是,众多签名之中,赵振英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个发现让俩人异常兴奋,他们迫不及待地打通赵精一的电话,向他确认这件事。
可没有照片赵精一也无法确认,只好让他们将照片用传真机传过来,他再仔细看一看。
等照片传来,看到上面清晰的亲笔签名,他惊奇地发现,这竟然真的是父亲赵振英的字迹!
下班后,他将照片带回家,第一时间便拿给父亲看,询问这是否是他的签名。
看到照片,赵振英也很吃惊,说:
“这的确是我签的,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得到父亲的亲口承认,赵精一有些兴奋,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便给那对年轻夫妻打去电话,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随后他按照两人给的信息,找到那则帖子,并试图联系发帖人。可距离帖子发出已经过去两年,他并不确定自己一定能成功。
可好在那人这两年也一直在积极寻找照片上的人,一番周折之后,两人顺利接通了联系。
心怀愧疚,尽心弥补在通话中,晏欢诉说了这几张照片的来历。
晏欢是位香港人,他一直知道自己的外公潘裕昆曾是一名国军军官,可以前的他因为对这段历史不了解,连带着对外公的身份也不感兴趣。
直到外公去世后的一天,他在图书馆内找资料,偶然间翻到一本讲述中国远征军历史的书。
许是出于对外公不了解的愧疚,鬼使神差之下,他从书架拿下这本书,寻了处座位便开始阅读。
随后他惊讶地发现,外公潘裕昆的名字在这本书竟然被反复提及。
从那时起,晏欢对自己的外公以及中国远征军产生出极大的兴趣,开始四处搜集相关资料,试图拼凑出外公完整的一生。
两年前,他在网上查找远征军的信息,无意中点进一个美国网站,这个网站他此前从未点开过,未承想里面竟陈列着许多与远征军有关的史料。
这个网站的发现让他喜出望外,因为上面的许多史料都是他此前未曾见过的。
之后他便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对这些资料的研究之中,从中获益匪浅。
在此期间,他在这个网站上发现了上文所提到的照片和红色日记本。
通过仔细辨认,他发现日记本上的亲笔签名,很多都是他熟悉的名字,那些都曾是他在资料中查到的,他外公身边有所提及的人物。
抓住这个线索,他联系到这个网站的建立者,一位名为尼尔·葛顿南的美国人。
对方说网站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父亲约翰·葛顿南从战场上带回的,他曾是新6军14师的一名美国少校联络官,因此这些东西都是绝对真实的。
于是,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晏欢将这两件史料转发到国内的黄埔军校网之上,希望能够找到与此相关的人,去了解当时那段历史。
上传之后,陆续有人联系晏欢,称自己的父亲是照片上的某个人。
可惜联系到的人中,大多数照片上的本人早已过世。
正当晏欢觉得这两件史料背后的故事不会再重见天日时,赵精一打来的这通电话又带给他新的希望。
父亲的一生那天晚上,俩人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长途电话。
聊天中,赵振英为晏欢讲述了大合照以及亲笔签名的背后的故事。
与此同时,那些与赵振英相关的不为人知的历史也被缓缓展现在众人面前。
1937年7月23日下午,那是赵振英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天。
这天,他搭乘着离开北平的最后一列客车,车上尽是“七七事变”之后,逃离北平的难民和学生。
为了安全,车头不得已需要挂上一面白旗,以表示对日军的屈服。
车行驶得很缓慢,他甚至能看到远处日军阵地上,有日本人拿着望远镜向车内张望。
无论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车头白旗,还是日军扫视而来如有实质的目光,都让这个热血男儿涌出一阵屈辱感。
那一刻,赵振英产生了一种冲动,他要下车去拔下悬挂的白旗,要拿起枪去与敌人拼杀。
于是在离开北平后,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反抗侵略的洪流中去。
此后的七年间,他抗战的足迹遍布多个省份,从湖南到云南,从四川到广东。
他作战英勇,一路晋升,随远征军入印缅作战时,已经成为一名少校营长。
1945年8月,南京受降仪式前夕,蒋介石为向日本彰显中国军威,特派王牌部队新六军进驻南京。
赵振英作为第一营的营长,被上级委派负责仪式当天的警戒工作。
他回忆当年接到任务时,感到异常兴奋,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出一出八年前的那口恶气。
仪式当天,他头戴军帽,穿上自己几天前特意到裁缝铺定制的马裤制服,脚蹬一双长筒马靴,腰间别着一把配枪,神气极了。
能够见证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可是赵振英却极少提及此事。
后来儿子问其原因,他解释说觉得自己的身份不光彩。
之前因为曾经的身份,自己挨过打、挨过骂,还坐过牢,时间久了就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晏欢,赵振英打开它记忆中上锁的匣子,为我们揭开了一个老兵的故事,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结语事后,晏欢的朋友邓康延在听说这件事后,决定成立一个摄制组,以赵振英为原型,拍摄一部纪录片,名为《发现少校》,就从大合照和红色日记本讲起。
对于历史来说,无论大的事件,还是小的个人命运,都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样本。
赵老的身上的故事,为我们观察他所处的那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历史不再是书上冰冷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人,或是一群人的一生。
-END-
【文|过冬】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