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我当修理兵修坏机器被罚去发电,后面才知这是给我的转干机会

素笺情丝 2025-03-26 16:14:56

1978年的春天,我站在团部办公室,心情如同这乍暖还寒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却驱不散我心头的阴霾。就在几分钟前,我被告知获得了转志愿兵的名额,这本该是天大的喜讯,可我的思绪却飘回到一年前,那个让我刻骨铭心的冬天……

那一年,我踌躇满志地进入修理所,幻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技术骨干。一次操作失误,我将一台重要的通信设备修坏了。领导的训斥、同事的侧目,让我无地自容。最终,我被调到了偏僻的发电房,美其名曰“另作安排”,实际上是被“下放”了。

带着失落和不甘,我来到了发电房。那里环境简陋,三面环着低矮的土坡,风一吹,沙尘便扑面而来。和修理所的整洁明亮相比,这里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心里暗暗叫苦,难道我的军旅生涯就要在这种地方黯然收场了吗?

发电房的老刘师傅热情地接待了我。他看出我的沮丧,笑着鼓励我说:“小林别愁眉苦脸的,发电这活也不差,只要干出成绩,哪儿都能出彩!”我嘴上应付着,心里却并不认同。发电能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开机器、加油吗?

很快,现实就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发电机的保养工作远比我想象的复杂,机油、水箱、滤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柴油没加够,机器可能半夜熄火;轴承没涂黄油,第二天就锈得转不动。每天忙完,还要接受后勤处的检查,稍有疏忽就会被批评。

我记得第一周,我整晚盯着发电机,生怕出问题。结果机器没坏,我却累得够呛。刘师傅看着我疲惫的样子,笑着问我:“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活不简单了?”我苦笑着点点头,总算明白了这工作的辛苦和责任。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逐渐适应了发电房的生活。一次深夜,团里连夜运送物资,车辆出现故障,需要紧急供电。凛冽的寒风中,我毫不犹豫地赶到发电房,启动了机器。看着战友们在灯光下忙碌的身影,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却也意义非凡。

我开始用心钻研,琢磨如何节省柴油,提高效率。经过反复试验,我找到了最佳的运转频率,每个月竟然能为团里省下不少油料。我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表扬,这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好景不长,家里的变故再次给了我沉重一击。母亲的来信告诉我,父亲病重,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哥哥一个人身上。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是留下还是回家?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我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了刘师傅,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林啊,我明白你的难处,可你想过没有,家里人把你送到部队,是希望你能有出息。如果你现在回去,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刘师傅的话点醒了我,我最终选择留下,并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能用自己的成就来告慰家人。

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发电、保养、修理,什么都抢着干。刘师傅经常开玩笑说:“小林啊,你这劲头,放哪儿都能干出点名堂来!”我听了只是笑笑,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

时间来到1978年的春天,我意外地被老马叫到了办公室。我忐忑不安地站在陈副团长面前,以为自己又犯了什么错。陈副团长却笑着告诉我,团里决定推荐我转志愿兵,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我一时愣住了。

“小林啊,别这么紧张,这次叫你来,是好事!去年那事你还记得吧?你犯了错,团里确实有点失望,但后来一直在观察你。这一年多你在发电房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军区刚下发了转志愿兵的名额,团里决定把这个机会给你!”

我激动得难以言表,连忙向领导表示感谢。走出办公室,温暖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我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感激。当天晚上,我写信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

几个月后,我如愿以偿地转为了志愿兵,并回到了我心心念念的修理所。我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对待每一项任务都精益求精。后来,团里交给我一项重要的任务——修理一台老式雷达设备。时间紧,任务重,我连续两个晚上没有合眼,终于将设备修复完成,并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赞扬。

如今,我站在领奖台上,接受“修理标兵”的荣誉称号。回首过去,我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在发电房的那段经历,如果不是领导和战友们的帮助和鼓励,我或许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正是那些看似不顺的经历,磨砺了我的意志,成就了我的成长。

那么,您认为,人生中的挫折究竟是阻碍还是机遇呢?

4 阅读:845

素笺情丝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