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入伍,我成为一名工程兵,79年突然被调往深圳,人生因此转变

素笺情丝 2025-03-26 16:15:37

1978年,我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理想,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程兵。那时的我,每天重复着修桥铺路、挖坑填土的简单工作,虽然辛苦,却也感到无比的踏实和自豪。可谁又能想到,仅仅一年之后,我的命运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突如其来的调令。

“你收拾一下,明天就走。”排长王志刚丢下这句话,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我愣在原地,手里的搪瓷碗险些落地。“深圳。”他只留下这一个地名。深圳?那是哪里?为什么要去?我满心疑惑,却无人解答。那一夜,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我的思绪回到了78年的冬天,我告别了家乡的亲人和熟悉的土地,怀着满腔热血踏上了军旅生涯。成为一名工程兵后,我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虽然训练艰苦,生活清贫,但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我始终坚信,我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这份信念支撑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夜。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和刘建国、张工三人就登上了南下的火车。拥挤的车厢里,空气混浊,各种气味交织在一起,令人窒息。我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忐忑。

到达深圳后,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失所望。泥泞的道路,低矮的房屋,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与我印象中的南方截然不同。这里甚至比我的家乡还要落后。“咱们来这儿干什么?”刘建国不解地问道。“修路。”张工拿着地图,眉头紧锁。

接下来的日子,比我想象中更加艰苦。我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吃着简单的饭菜,每天顶着烈日搬运土石,扛着沉重的沙袋。这样的日子看不到尽头,我时常感到迷茫和无助。

“老李,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刘建国躺在铺上,汗流浃背地问道。“谁知道呢。”我无力地回答,只能咬紧牙关默默坚持。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没有放弃,我们坚信,这条路不仅是为别人修的,也是为我们自己铺就的。

意外还是发生了。一天傍晚,一辆卡车在转弯时侧翻,刘建国被压在了车底。我急忙和战友们一起把他救了出来,他的腿伤得很重,骨头都露了出来。幸运的是,经过抢救,他的腿保住了,但却不得不提前退伍。“老李,回头来看看我啊!”临走时,他一瘸一拐地站在车边,大声地朝我喊道。

半年后,路终于修通了。站在崭新的柏油路上,我感到一阵释然,同时也感到一丝迷茫。路修好了,我的未来在哪里?正当我准备回原部队时,排长却告诉我,组织上有新的安排,让我留下。

我留在了深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两年间,工厂拔地而起,高楼鳞次栉比,曾经的荒凉之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我逐渐明白,我们修建的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连接深圳与香港、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1982年,我退伍回到了家乡。面对父亲的质疑,我讲述了在深圳的经历,最终得到了他的理解和认可。之后,我找到了刘建国,他开了一家小作坊,日子过得还不错。我们一起喝酒聊天,回忆着那段艰苦却难忘的岁月。

几年后,我带着父亲来到了深圳。站在当年修建的道路上,父亲感慨万千。这座城市的变化让他惊叹不已,他终于明白了我当初的选择。

在深圳,我还遇到了儿时的伙伴李小梅,她丈夫去世后,生活十分困难。我用退伍的补助金帮她开了一家小卖部,让她能够自力更生。她问我为什么帮她,我笑着说:“可能是当兵养成的习惯吧。”

如今,我常常会想起在深圳修路的那段日子。那段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让我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这条路,不仅通向了深圳的繁荣,也通向了我的未来。只是啊,这条路最终会通向哪里,谁又能知道呢?

0 阅读:0

素笺情丝

简介:感谢关注